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871章

第871章

  姜韶华身侧分别是宋统领和陈舍人,身后一众身高力壮的亲卫,声势浩荡。
  亲卫们大半留在景阳宫外,约有二十多亲卫跟着天子进景阳宫。
  “祖母,”姜韶华行晚辈礼,亲热地喊了一声。
  郑太皇太后笑呵呵地应了,然后心疼地叹了口气:“哀家知道国事要紧,皇上也得保重自己的身体。瞧瞧你,眼下都有青影了,定是这几日都没睡好。”
  姜韶华也随之叹气:“南方受了水灾,一想到有数以万计的百姓衣食无着,朕哪里还能吃得下睡得好。”
  郑太皇太后嗔怪道:“这是天灾,非人力能抗拒。救灾赈济安顿百姓,也不是一两天能做完的事,再急也得吃好睡好。”
  姜韶华笑道:“还是祖母最疼我。”
  郑太皇太后扯起嘴角,一脸慈爱:“你是大梁天子,朝堂大事要靠你,后宫这一堆老少,也都指着你。哀家能不心疼你么?”
  心疼归心疼,绝口不提出银子的事。
  姜韶华也不急,陪着郑太皇太后闲话,等平王来了之后,一同去用晚膳。
  平王这半年来又长高长胖了一些,脸孔白白嫩嫩,是个俊俏的胖子。且无忧无虑,整日都开心得很。
  平王对姜韶华十分亲近,硬是要坐在姜韶华身边。姜韶华微笑着为他夹菜,替他擦拭嘴角,一套动作做得行云流水。可见平日没少照顾平王。
  郑太皇太后乐呵呵的,一派祖慈孙孝。
  待用完晚膳,平王被领走了,祖孙两个各自捧了杯清茶。这才到了关键的时候。
  姜韶华没有过多绕弯子,很快便道明来意:“祖母,只靠户部筹措钱粮赈灾,远远不够。我已经写信去南阳王府,让冯长史将能动用的钱粮都先拿出来。”
  郑太皇太后装着听不懂,一味夸赞天子大义。
  姜韶华道:“内务府这边,也要出银子出力。”
  郑太皇太后立时像被摘了心肝一样:“不成!内务府是天家私库,怎么能动用内务府的银子,哀家不同意。”
  姜韶华抬眼看过来:“国库是朕的国库,南阳王府是朕的南阳王府,内务府,也是朕的内务府。朕要动用内务府的存银,谁能阻拦?”
  郑太皇太后:“……”
  郑太皇太后被噎得一口气上不来。
  预料中的恳求软话妥协退让一样都没有,盘算的好处自然也都落了空。因为姜韶华就没打算用好处来换她的点头。
  郑太皇太后猛然起身,伸手怒指姜韶华的鼻子:“姜韶华!你在和谁说话?”
  姜韶华神色不变,淡淡道:“太皇太后娘娘又是在和谁说话?”
  态度竟十分强硬,寸步不让。
  郑太皇太后脸上的肉抖动了几下,脸色变了又变,显然是气到了极点,在彻底翻脸的边缘徘徊。
  姜韶华冷冷地看着郑太皇太后,缓缓说道:“朕登基快一年了。”
  “六部尚书,换了三个。朝中众臣,对朕还算敬畏。政务也算顺遂。”
  “军队这里,朕发足军饷,对几位将军都敬重。彻底收服他们,是迟早的事。朕派出亲卫去各州驻军,半年多下来,也颇有些成效。”
  “南阳郡那边,有精锐的南阳军,还有忠心耿耿的亲卫营。朕一声令下,他们会听朕的号令,刀山火海也敢闯。”
  “朕是大梁天子,做什么都名正言顺。”
  郑太皇太后脸孔抖动得愈发厉害,平日略显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姜韶华。仿佛是即将亮出獠牙的毒蛇。
  姜韶华不为所动,继续说了下去:“朕一直敬着太皇太后,因为朕继承了堂兄的皇位,应该代堂兄奉养祖母。身为天子,也该为天下人做孝道表率。绝不是朕怕了谁。”
  “太皇太后不妨仔细想想其中的道理。”
  一片死寂般的安静。
  赵公公早已低下头,掩去眼中的震惊。
  他也没料到,皇上的态度会这般强硬。甚至有主动撕破脸的架势。
  如果郑太皇太后咽不下这口气,今日闹得不欢而散,接下来会如何?一场宫变,令宫中天翻地覆。难道,接下来宫中又要有一场动乱了?
  真是越想越惊恐。
  无言的对峙,大概只维持了短短片刻,又或许过了很久。
  赵公公的耳畔,终于响起了郑太皇太后的声音:“哀家要思虑几日。”然后,冷笑了一声:“皇上该不是连几日时间都等不了了吧!”
  姜韶华淡淡道:“朕一直都很有耐心。从登基等到今时今日,再等几日也无妨。”
  第775章 峥嵘(二)
  姜韶华起身离去。
  郑太皇太后坐着,久久未动。
  赵公公缩在角落里,也没敢动弹。只悄悄抬了抬眼。然后,就被郑太皇太后骇人的面色惊住了,迅速垂下眼皮。
  他伺候太皇太后二十多年,很熟悉主子的脾气。暴怒时会杀人,冷笑时有人要遭殃。最可怕的,就是眼下这样。
  就如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滚出去。”
  赵公公连应声都不敢,麻溜地滚了出去。
  待在角落里的林公公,不动声色地走到郑太皇太后身边。
  ……
  随着天子走出景阳宫的陈舍人也是一脸懵。
  这就翻脸了?
  往日皇上忍来忍去,为何今日忽然掀了桌子?
  现在正是赈灾的要紧关头,郑太皇太后要是铁了心和皇上作对,也是一桩不大不小的麻烦。皇上为何选这等时候翻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