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754章

第754章

  现在皇上这般大方,直接全部充进了国库,立刻就解了户部的燃眉之急。
  董尚书拱手进言:“按着惯例,高凉王府抄没来的家产,应该有半数都充入内务府。皇上都拨来户部,划归军费。内务府那边是否会有些看法?”
  这就是董尚书说话的含蓄之处了。
  内务府不过是皇家的奴才,为皇室打理内库金银,皇上想怎么处置高凉王府抄没来的金银,内务府哪有什么资格“有些看法”?
  真正会有些看法的,是贪财的郑太皇太后。
  姜韶华心中了然,正色道:“眼下最要紧的,是先筹措出军饷来。尤其是驻军军费,这几年来一再克扣减少,士兵们连口饱饭都快吃不上了,哪还有力气操练打仗。”
  “朕登基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发足所有军饷。衣食也要供应充足。”
  兵部丁侍郎第一个出言附和,对天子大拍马屁:“皇上忧心普通士兵的军饷衣食,感天动地。臣一定要将今日之事,写在兵部公文里,随着军饷一并送到各军队。让所有士兵都知道皇上的一片仁厚之心。”
  众臣纷纷侧目。平日真看不出来,不吭不哈的丁侍郎原来这般会说话。怪不读轻轻松松就做了代理兵部尚书。看来,要不了多久,这个代字就要拿掉,成为真正的兵部尚书了。
  汪侍郎暗暗咬牙。
  他接连写奏折为驻军索要军费,是为了给户部难堪,顺便给新帝添堵。谁曾想,皇上竟这般舍得,直接将高凉王府的家业都充做了军费。眼见着丁侍郎大出风头,他心里嫉恨不已。
  姜韶华目光掠过汪侍郎的脸孔:“接下来,还有东平王府抄没的家业,淮阳王府武安郡王府的八成家业,都一并充做军费。”
  “想来,今年的军费应该是够了。
  第670章 钉子(一)
  早朝散后,亢奋激动的纪尚书一路快步去了户部,招呼户部众臣准备接手高凉王府查抄来的家资。
  户部一众官员都是精神一振:“尚书大人说得可是真的?高凉王府抄没来的所有家资,真的全部充入国库?”
  “这还能有假,皇上金口玉言,千真万确。”户部左侍郎抢着笑道。
  右侍郎笑着接过话茬:“皇上心系军饷连年不足的驻军,今年要发足发齐军饷,还要给他们发新衣,吃饱饭。”
  “这是第一笔,后续还有东平王府抄没来的家产,再有淮阳王府武安郡王府的八成家业。我们户部今年总算能宽裕些了。”
  众官员喜气洋洋,七嘴八舌:“皇上真是仁厚明君!”
  “有这样的天子,是驻军之福,更是我等臣子之福啊!”
  “接下来我们可有得忙了。”
  抄没来的家产,也不是立刻就都能用的。金银可以直接拿来买粮食做军服发军饷,古董字画玉器田庄商铺之类的,都得处置变现换成银子。
  在处置的过程当中,有些“损耗”不足为奇。譬如一处铺子,原本市价两千两银子。要急着发卖变现,折价一半都不稀奇。买走铺子的,当然也得是消息灵通之人,说不得就是户部某某官员的亲戚好友。
  这也都是户部历来操作的惯例了。国库确实空荡荡的,户部官员们可半点不穷。大梁官场上下贪墨早已是常态,户部掌管全国钱粮,当然也一定是油水最足的地方。
  户部官员们听闻高凉王府家产全部充入国库,个个喜形于色,不仅是因为国库即将丰盈,更是因为他们也将迎来一场“盛宴”,可以盛得盆满钵满吃得满嘴流油。
  纪尚书重重咳嗽一声,示意众人收敛一二:“诸位都安静,本尚书有些话要嘱咐你们。”
  “皇上刚登基,暂时还算和缓圆融。不过,诸位应该都记得,去年皇上还是郡主的时候,是怎么巡查六部的吧!”
  “大家伙儿做事都利索些,别伸手太长贪婪过度,惹皇上不快。到时候被皇上拿来做筏子,来个杀鸡儆猴。”
  众官员闻言心中一凛,各自收敛笑意,正色领命。
  就在此刻,天子近臣陈舍人来了。
  陈舍人如今是朝中唯一的女官,也是离天子最近的臣子,简在帝心前途无量。纪尚书是老派官员,对女子做官并不赞成。不过,大梁朝都有女帝了,差遣女官确实更为便利。说不得以后就是朝堂常态。
  纪尚书领着一众官员拱手相迎。
  陈舍人笑吟吟地捧着一本册子上前:“高凉王府抄没的家资目录原本在宫中,皇上令我抄录了一份,送来户部。请纪尚书接着,接下来便可照着这一份目录清点接收了。”
  纪尚书忙双手接过:“多谢陈舍人。”
  接下来,自然要客气地挽留一二:“陈舍人请里边坐,喝杯清茶再回宫复命。”
  懂事的,这时候就该告辞走人了。
  户部现在要忙着清点对账入库处理,还要核算军册算出各驻军需要的军饷衣粮等等,一件件一桩桩都是事,足够户部四十多人忙的。这等时候,哪有时间应酬陈舍人?
  没曾想,陈舍人半点不识趣,欣然就应了:“我以前曾随皇上来过户部几日,对户部运作颇感兴趣。今日正好闲着无事,就随便看看好了。”
  纪尚书:“……”
  户部一众官员:“……”
  陈舍人似未看到众官员略显僵硬的神情,笑着对纪尚书道:“纪尚书不必管我,户部该怎么忙怎么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