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739章

第739章

  总之,赵公公眼下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姜韶华笑了一笑,并未刁难赵公公,很快起身:“赵公公快起身。你我相识也有六年多了,赵公公私下里常为本郡主说话出力,本郡主岂会让赵公公为难。”
  赵公公感动得泪水涟涟,磕了三个头才起身。
  表忠心的话就不必说了。以他的身份,不该也不能说。不过,他心里的天平,愈发向郡主这边倾斜。
  太皇太后已经老了,还能活几年?大梁宫廷,以后终归是郡主的,凡事都该郡主拿主意说了算。太皇太后今晚这般恼怒,不是因为东平王父子被处死,而是姜韶华在这件事中透露出的态度。
  换而言之,这是一次角力。姜韶华进一步,就意味着郑太皇太后要退一步。这让掌控欲旺盛的郑太皇太后无法容忍。
  崔渡想跟着一同去景阳宫,姜韶华道:“我们祖孙两个说闲话,不宜有外人在场。你留在昭和殿,不必跟着去了。”
  有了外人在场,郑太皇太后更易恼羞成怒,难以收场。
  崔渡心领神会,点点头应下。
  ……
  一炷香后。
  地上的茶碗碎屑已经被收拾得一干二净,茶水都被收拾妥当了,看不出半点痕迹。
  郑太皇太后面色阴沉,盯着姜韶华。
  姜韶华似未看到郑太皇太后难看的脸色,像往常一般和颜悦色地请安问好:“祖母用过晚膳了吧!今晚胃口可还好?”
  郑太皇太后冷笑一声:“有你这么能干的孙女,哀家什么都不用做,什么也都不必操心,好得很。”
  姜韶华轻叹一声,十分诚恳:“我这般处置东平王父子,也是为了天家颜面。他们犯了重罪,送他们去黄泉便是。当众行刑凌迟,让所有百姓都亲眼瞧着姜家人受尽痛苦而死。这对天家并无好处,只会令百姓对天家失了敬畏之心。”
  郑太皇太后继续冷笑:“话说得好听,实则是因为什么,哀家心里清楚得很。”
  还能是为什么?
  东平王以密室里的书信,换来了一壶毒酒,死了个痛快。
  如果不是那几封书信掐住了郑家命脉,郑太皇太后也不会轻易点头退让,让姜韶华安安稳稳地住在昭和殿了。
  郑太皇太后新仇旧怨涌上心头,脸色愈发难看:“姜韶华!你别忘了,你堂兄活着的时候是怎么待你的。现在你继承他的皇位,就该为他报仇雪恨。你这般处置东平王父子,对得起你堂兄吗?对得起哀家吗?”
  姜韶华坦然应道:“堂兄地下有知,只会为大梁后继有人高兴。”
  郑太皇太后:“……”
  是,姜颂就是这样的人,手段不够强硬,心不够狠辣,温软又善良。
  如果姜颂还在世,对她这个祖母会恭恭敬敬,绝不会像姜韶华这般以她的软肋拿捏她处处和她角力。
  更可气可恼的是,姜韶华还一步步占了上风。
  郑太皇太后心绪翻涌,原本的无尽怒火,竟渐渐化为了悲凉,长长叹了一声:“哀家老了,不中用了。你有主见有能耐,哪里还将哀家放在眼里。”
  姜韶华能伸能屈,立刻放低姿态来哄郑太皇太后:“祖母别说气话。祖母半点不老,且精明能干。宫里这么多人和事,我既不熟悉,也管不过来,还得由祖母替我操劳。”
  郑太皇太后抓着姜韶华的话头,沉着脸说道:“东平王父子你已经处置了。哀家现在说什么都迟了。淮阳王和武安郡王,你为何不一并处置了?”
  “别说什么堂堂正正坐龙椅这等傻话。这两人留着,后患无穷。你下不了手,此事就由哀家来办。”
  淮阳王和武安郡王两人若得了势,绝不会容平王安然长大。她也绝不会让他们活着离开京城!
  第657章 登基
  郑太皇太后从来不是心慈手软之人,说到最后一句,杀气森森。
  姜韶华看着郑太皇太后:“祖母,我已经答应过他们,会留他们性命。他们都会写自贬为庶人的奏折,还会献出家业,充实国库。”
  杀了不也一样能拿过来?
  郑太皇太后心里冷哼一声。
  姜韶华加重了语气:“杀戮是双刃剑,能杀人也会伤了自身。大梁要靠法度治国,不能凭着一己好恶或尚未发生的隐患就随意杀人。此事一旦成了风气,日后朝堂和宫中风气也会随之混乱。”
  “请祖母听我一言,只要淮阳王武安郡王安分守己,就容他们活着吧!”
  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就算是为平王积德了。”
  郑太皇太后:“……”
  最后这一句,再次掐住了郑太皇太后的软肋。
  如果姜韶华真的是冷酷好杀之人,谁有隐患就杀谁,那凭什么要一直照顾平王长大成人?暗中下手除了平王,才是一劳永逸!
  从这个角度而言,她应该盼着姜韶华心慈手软才对。她一味逼迫姜韶华对淮阳王武安郡王起杀心,确实站不住脚。
  郑太皇太后用力呼出一口浊气:“罢了,哀家听你的就是。”
  姜韶华微微一笑,好言宽慰安抚郑太皇太后一通:“祖母也不用太过忧心。藩王想作乱,一要有兵,二要有钱有粮。淮阳王武安郡王要被贬为庶人,家业也都献上来,以后再无养兵的能耐,也翻不出风浪。”
  “再者,朝堂众臣皆拥立我为天子。真正心向着他们的,能有几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