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平王坐不了这个位置,总得有人来坐。我想不出,还有谁比我更合适。”
“我祖父南阳王,是高祖幼子。我姜韶华,是皇室嫡支血脉。除了平王之外,我的出身最佳。”
“我常年习武,身体康健,身手高超,不但足以自保,更能在乱境中取逆贼首级。”
“论治理朝政的能耐本事,就更不必说了。这几年来,南阳郡的繁荣富庶强大有目共睹。去岁我来京城,助堂兄打理朝政,几个月之内做出的功绩,大家也都清楚得很。”
“我麾下有诸多能臣武将,有忠心于我的十四县县令,北地平州洛州荆州,都愿对我效忠。还有许多州郡,种着南阳郡的新粮,我姜韶华只要振臂一呼,便有无数百姓愿拥立我为帝。”
“他们不在意我是女子,只要我能让他们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就足够了。”
姜韶华目光扫过众臣的脸孔,声音坚定有力:“你们心里都清楚,我是最合适的帝位继承人。如果愿意拥立我,我既往不咎,以后朝堂里没有丞相党,也没有太皇太后党,只有对朝廷忠心不二的臣子。”
陈长史反应最快,立刻高声道:“臣愿拥立郡主为新天子!”
崔渡陈瑾瑜马耀宗一同高呼:“臣愿拥立郡主为新天子!”
杨政已经彻底懵了。他主动请缨随行来京城,是想为郡主效力,彻查天子被谋害一事。万万没想到,会接连遇到波澜惊涛。现在,郡主竟要争位做女帝,这……这也太刺激太可怕了!
杨政头脑晕乎乎的,却已反射性地跟着喊了起来。
偌大的朝堂里,南阳郡的几位属官喊着拥立郡主,显然声势不足。
董侍郎面色变幻不定,短短刹那,心里涌过无数念头,最后,只剩下一个。
既然已经在郡主身上下了注,何妨赌一把大的?
替人做嫁衣,不如量体裁衣!辅政郡主,哪里及得上坐龙椅做女帝来得畅快?郡主有野心,更有与野心相匹配的能耐手段。怎么就不能做女帝了?
没有历史,创造一个便是了。
一念开,天地宽!
董侍郎目中迸出光芒,迈步上前,和陈长史并肩而立。不过,没等他张口,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抢先一步响起:“国不可一日无君!”
“平王心智不足,不堪大位。南阳郡主才德出众,有治理朝政的能耐才干。臣王瑾,请郡主登基为帝!”
第629章 争位(二)
此言,如石破天惊。
众臣纷纷转头看去。
年仅二十的中书舍人王瑾,温润俊美的脸孔上满是慷慨激昂,高声呼喊着:“请郡主登基为帝!”
论官职,王瑾不过是区区七品舍人。
可他还有另一层身份。他是王丞相精心教养出来的爱子,是王家未来的家主,也是丞相党官员心中默认的未来领袖人物。
王瑾忽然旗帜鲜明地支持姜韶华,这让丞相党的官员们几乎惊掉了下巴。
张尚书忍无可忍,站了出来:“荒唐!胡闹!历朝历代,从没有女子为帝的先例!南阳郡主能进朝堂听政,已是破了先例,破了国法家法。怎么能让她坐龙椅!我第一个不同意!”
扭了脚勉强来上朝的戴尚书,是朝堂里年纪最大的老臣。戴尚书没有急着表态,一双浑浊的老眼,飘来飘去。
周尚书是铁杆的丞相党,他深受王丞相提携之恩,素来以王丞相马首是瞻。王瑾坚定的表态,对周尚书显然影响不小。周尚书犹豫片刻,也没吭声,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倒是有几个平日和张尚书来往密切的丞相党官员,纷纷出言附和张尚书:“张尚书说得对!郡主于我们有救命之恩,我们感激不尽。如果郡主愿意辅佐平王殿下,我们都支持。做女帝一事,万万不行!”
“没错,这等荒唐事,我们绝不同意!”
嘈杂声一片中,董侍郎看一眼义愤填膺的张尚书,高声问道:“张尚书支持平王登基?”
张尚书慷慨激昂意正言辞:“这是国朝正统,理所当然。”
董侍郎冷然诘问:“敢问张尚书,平王殿下登基之后,谁替殿下听政理事?”
近支的实权藩王有五个,高凉王父子东平王父子联合谋反,要么死了,要么在等死。
淮阳王也在众目睽睽之下陷入“叛逆”旋涡,尚未脱身。武安郡王也是一样。这两个藩王,能不能保住性命,现在尚未可知。可见郑太皇太后绝不容他们两人沾染皇权。
也就是说,现在能辅佐平王的藩王,就只剩姜韶华。
然而,姜韶华不愿为人做嫁衣。想她出人出力,就得给她真正的地位权柄。
这个难题,怎么解?
张尚书大义凛然:“南阳郡主野心过甚,根本不宜辅政。大梁朝有这么多忠心耿耿的臣子,何妨像以前一样,由丞相辅佐新天子?”
董侍郎半步不让:“王丞相受了重伤,勉强救回一条命,以后怕是不能上朝理事了。丞相之位,又该由谁来担任?”
众目所瞩之下,张尚书一派中梁砥柱的气魄,向郑太皇太后拱手:“太皇太后娘娘,臣做了多年吏部尚书,自问对朝堂百官和政务都熟悉。如果太皇太后娘娘信得过臣,臣愿全力辅佐平王殿下。”
盛怒中的郑太皇太后,眉头跳个不停,满腔的怒火直接就冲着张尚书去了:“呸!你倒是会趁火打劫!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就凭你,也配做大梁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