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薛老夫人猛然站了起来,怒道:“既然这样,你也别回荆州了。随你的公婆去博望县吧!离那个什么叶县女子学院还近一些。”
“以后你也不必回去了。省得我见了你闹心。”
说完,气冲冲地摔门而去。
薛六娘露出无奈的苦笑。
过了片刻,婆婆姚氏来了。
姚氏怀中抱着孙女,轻拍着哄睡了,小心地放在薛六娘身边。薛六娘转头看着小小的女儿,郁闷的心情舒缓了许多。
“听说薛老夫人冲你发火了?”院子就这么大,有什么消息动静传得飞快。薛老夫人大发雷霆的事,自然瞒不过姚氏。
薛六娘叹了口气:“是,我和祖母说了要去叶县女子书院一事,祖母很是不喜。”
姚氏不以为然地撇撇嘴:“你现在是陈家媳妇,陈家上下都同意的事,薛老夫人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按着时下风俗,女子出嫁后就是夫家的人,什么事夫家点头就行,确实轮不到娘家人拿主意。
这话虽然刺耳些,道理却没错。且站在她这一边。薛六娘心里一暖,低声叹道:“祖母让我别回荆州了。”
姚氏精神一振:“那就随我们去博望县住几个月。囡囡这么小,坐马车来来回回的也不方便,正好省了麻烦。”
薛六娘没有一口应下,柔声应道:“祖母年岁大了,脾气反复不定,说不定过几日就改主意了。再等一等吧!”
……
不得不说,薛六娘确实最了解薛老夫人。
薛老夫人气得两日没理会薛六娘,不过,囡囡倒是每日都要看几回。囡囡脸上的红晕渐渐褪去,皮肤白净起来,小脸蛋肉乎乎的,可爱极了。
薛老夫人越看越爱,到了第三日,去了薛六娘床榻边,板着脸孔道:“你要去哪儿,我不管你。不过,囡囡得带到荆州去,以后我亲自照看。”
薛六娘一脸为难:“我和婆婆商议过了。等囡囡半岁了,就送去博望县,以后孩子由婆婆照看。博望县离叶县不远,只要一日路程,我可以休沐的时候回去看孩子。”
薛老夫人皱眉不快:“那个姚氏,心眼小,一脸小家子气,哪里会教养孩子。”
薛六娘咳嗽一声:“不能这么说。我相公和小姑都是聪慧能干之人。”
“浩然是他父亲教导出来的,至于你那个小姑,是陈长史一手养大的,聪慧能干和姚氏可没什么关系。”薛老夫人说话刻薄得很。
薛六娘近来和婆婆很是和睦,不乐意听这些:“祖母别这么说,我婆婆读书不多,却也明事理,对囡囡很是疼爱。”
薛老夫人又恼了:“这也不行,那也不成。嫁出门的姑娘,果然就是泼出门的水。一颗心全向着夫家了。我是管不得你了。”
然后,再次摔门而去。
……
“薛老夫人又发脾气了?”
姜韶华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笑着听陈瑾瑜八卦。
陈瑾瑜成亲后和夫婿黏糊了几日,今日忍不住打着给郡主请安的名义来王府。马耀宗整日闲着也不习惯,索性一并来了王府。
马耀宗去陈长史那里,为来年郡主大婚操持准备。陈瑾瑜就陪着郡主闲话消遣。
“可不是?薛老夫人才来了五六日,已经发作两回了。”陈瑾瑜撇撇嘴:“这里是王府,她老人家还当时薛府哪!整日逞威风闹腾!大嫂还在做月子,耳根也不得清净。”
第541章 厉害
姜韶华对老人家还算宽容:“再忍几日。”
“这都腊月二十七了,薛老夫人也没有启程回去的意思。看来,这个年是要在王府里过了。”陈瑾瑜嘀咕道:“没见过这样的,大过年的赖着不走。”
姜韶华笑着瞥她一眼:“在我面前发发牢骚也就罢了,当着薛老夫人的面,可别乱说。免得薛老夫人不高兴。”
陈瑾瑜叹道:“我就是替我娘不痛快。我娘在家里从来没受过委屈,现在薛老夫人整日挑三拣四的闹腾,我娘还得忍气吞声地陪笑脸。”
到底是嫡亲的母女,平日里私下埋怨是一回事,真看到亲娘受委屈,陈瑾瑜哪里忍得住。
姜韶华有些无奈:“来者是客,且年岁大辈分长,我这个郡主,也不便撂脸子发脾气。”
她不愿和薛老夫人打照面,应付薛老夫人的重任,自然就要落在姚氏的身上了。
陈瑾瑜鬼点子多得很,眼睛骨碌一转,就有了主意:“等到岁末宴上,请薛老夫人一同赴宴,就坐我们女官一席。到时候,我们好好给老人家上一课,让她瞧瞧南阳郡女官们的厉害。”
姜韶华哑然失笑:“你看着安排吧!”
……
这几年来,南阳王府的岁末宴是所有属官和县令们最期待的盛宴。
十四县的县令们从年头忙到年尾,也只有这几日才会来南阳郡在王府里相聚来往。
“陈县令,一年未见,风采更胜往昔啊!”
“马县令老当益壮,今年孙媳又进了门,更是红光满面。”
“听闻叶县今年绸布的产量翻了一倍,赚了许多银子,百姓家家户户有余粮。这都是崔县令的功劳啊!”
博望县比阳县叶县稳居前三,陈县令马县令崔县令一进来,便受到了众人瞩目关注。
陈县令为人谦逊,马县令老而油滑,倒是崔县令,这几年来改变最为显著。原本的世家子弟的矜持傲气早已被磨平,变得沉稳了许多,拱手和众县令寒暄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