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582章

第582章

  杨侍郎答道:“回郡主,这里有一百六十九份卷宗。”
  也就是说,一共有一百六十九桩命案。
  “命案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姜韶华看向杨侍郎。
  杨侍郎叹了口气,点点头道:“是。不敢瞒郡主,这命案也不是每一桩都报上来的。每一个郡县若是发生命案大案,郡守县令便要被吏部记上一笔,年底的考核便会大受影响。所以,命案隐瞒不报,是常有的事。”
  “半年内呈上来的有一百六十九份,被隐瞒下去的,至少是这个数字的两倍。”
  这是一个何等触目惊心的数字。
  姜韶华眉眼沉凝,沉默不语。
  杨侍郎继续低声道:“这都是因为天灾频频所至。为了一口吃的,就敢杀人抢粮。臣知道郡主一直在尽力推广新粮救济北方百姓,不过,北方二十州,总有郡主顾及不到的地方。郡主无愧于心,不必为此自责。”
  姜韶华淡淡道:“本郡主确实不必自责,应该自责的,是朝堂衮衮诸公。人心不安,民怨沸腾,众臣本该齐心合力,治理朝堂办好差事,让百姓们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可朝堂里到底是什么样子,杨侍郎身在其中,比谁都清楚。”
  杨侍郎哑然无语。
  朝堂里党争激烈,这大半年来,太皇太后党和丞相党几乎撕破了脸皮,闹得不成体统。
  郑太皇太后贤名被毁,安国公被弹劾闭门自省,王丞相也损失惨重,儿子坐了几个月大牢,刺史之位没了,前程尽毁。左大将军从边军主将,变成了神卫营统领。这期间相差何止千里。
  郡主来了之后,竭力弹压才有了短暂安稳。等郡主回了南阳郡,太和帝能不能压制住群臣稳住局势,委实不好说……
  这些念头,在杨侍郎心中一闪而过,却是不能诉之于口。
  杨侍郎定定心神,恭声道:“郡主时刻牵挂百姓,对百姓之仁厚怜爱,令臣敬佩不已。”
  姜韶华没心情再说这些轻飘飘的客套话,继续看起了卷宗。
  接下来几日,姜韶华除了看卷宗,便是在刑部各司转悠。别管她能看懂多少,总之,她人在刑部,刑部上下所有官员便都勤快得多。
  刺客一案,杨侍郎依旧在追查,不过,一直查不出什么有用的线索。看来,又将变成一桩“悬案”。
  “郡主,”秦虎悄然凑过来,低声道:“南阳郡送信来了。”
  姜韶华舒展眉头,从秦虎手中接过几封信。
  第一封是陈长史的来信,第二封是冯长史的。不甘寂寞的父亲卢玹,每次也会写信来,信中尽是些不痛不痒的废话,看不看都无妨。
  最后一封,是她的未婚夫婿长宁伯崔渡的来信。
  姜韶华看着信封上熟悉的字迹,目中闪过笑意,嘴角扬了起来。
  巧得很,今日随行的中书舍人是郑宸。
  郑舍人目力极佳,隔着九尺的距离一瞥,竟瞥到了信封上的名字。语气中少不得飘出一丝酸意:“长宁伯给郡主来信了?”
  姜韶华略一挑眉:“我们是未婚夫妻,彼此通信有什么稀奇。”
  郑宸被噎了一下,心里不快,却连吃醋的立场和资格都没有。
  姜韶华瞥一眼郑宸:“听闻郑家和范家已经议亲,很快就会下聘过礼,本郡主得恭喜郑舍人,得此良缘。”
  郑宸到底还是像前世一样,要娶范嘉宁为妻。
  范大将军做了边军主将,一跃成了军中第一号人物,兵权在握,在朝堂分量极重。郑范两家结亲,也是郑太皇太后乐见其成的事。
  郑宸和姜韶华对视:“彼此彼此,臣也要恭贺郡主,即将招赘婿进门。日后为南阳王府传承香火。”
  姜韶华淡淡一笑:“能延续南阳王府,是本郡主最大的心愿。”
  “本郡主要回宫,郑舍人可要同路回宫?”
  “臣要回安国公府,就不和郡主同路而行了。”
  姜韶华略一点头,骑着骏马回宫。郑宸则调转马头,向安国公府而去。
  两人背道而驰,愈行愈远。
  ……
  第517章 相思(二)
  姜韶华回宫后,先去见太和帝,再回景阳宫应对郑太皇太后。待忙完一切一个人独处,已是子时。
  此时,她才有时间看信。
  陈长史在信中禀报南阳郡半个月以来的种种事务,冯长史在信中诉苦亲卫营扩充太快王府钱粮压力颇大,父亲卢玹的信被放到一旁拆都没拆。
  崔渡的信就有趣多了。
  简洁有趣的炭笔画,熟悉的夸张风格,大头少年和少女彼此遥遥凝望。
  崔渡将所有的相思,都注入这副画中,什么都不必再写,她自然都懂。
  她伸出手指,在图上少年的脸颊上顿了顿,像是隔着千里摸了摸他的脸。
  银朱荼白早已识趣地退了出去。
  “小哑巴真是耐得住性子,这么久了就给郡主写了两封信。”
  “这你就不懂了吧!郡主整日忙碌,哪有时间情情爱爱的。小哑巴知道郡主的脾气,分寸拿捏得精准。既表达了相思之意,又不会太过黏糊令郡主分心。”
  两个丫鬟私下里闲话,还是习惯了叫小哑巴。
  荼白笑着扯了扯银朱的衣袖:“别总说郡主了,说说你和你的三宝哥哥。这次回南阳郡,是不是就打算成亲了?”
  银朱有些苦恼,捧着脸叹道:“我想等二十了再成亲。三宝哥本来也想迟些,可他爹娘都急得很,总催促我们两个快些成亲。不管他们,再等两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