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姜韶华心里一阵唏嘘。
太和帝的声音再次响起:“你设计的政务考核表,真的能派上用场吗?如果他们弄虚作假,该如何应对?”
姜韶华回过神来,笑着说道:“不是如果,而是一定会有人弄虚作假。官场上,人人都要脸面,谁也不愿排在最后被人笑话,还得写请罪折子。有人会勤勉当差,有些心思活络脸厚心黑的,少不得就要耍弄心思手段了。”
太和帝皱眉:“那考核表岂不是形同虚设?”
“这倒不会。”姜韶华眸光一闪:“这就是一条鞭子,鞭策他们用心当差罢了,对大部分臣子都有用处。那些耍手段的,只要不太过分,不必管他们。要是太过明显过火了,逮住一两个惩治一番,也就是了。”
“简而言之,抓大放小。在南阳王府,我就是这么管理王府属官的。我只管吩咐差事下去,他们怎么安排怎么做,我并不干涉,只看结果。”
“时日久了,谁当差仔细用心,谁敷衍了事,也就看出来了。”
提起南阳王府,姜韶华自信从容,目中含笑。
太和帝都忍不住羡慕嫉妒了一回:“你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十四县巡查,王府里一应事务都交给属官,陈长史冯长史一个掌外务一个管内务,将王府里打理得十分妥当。听闻其余属官,对你这个郡主也忠心耿耿。你比朕还小三岁,手段能耐可比朕强多了。”
姜韶华失笑:“这怎么能比。南阳郡才多大点地方,堂兄身为天子,要掌管大梁千万里江山和数之不尽的臣子。这两者之间的难度,有天壤之别。”
可姜韶华来了京城,才几日功夫,就弹压住众臣,令朝议顺利进行,处置完了堆积的政务。向王丞相示好,安抚住安国公,顺便拉拢示好左大将军……
如果他脸皮厚一点,完全可以归功于自己。没有他的信任和全力支持,姜韶华做不到这些。
可惜,他修炼还不够,脸皮也没厚到这个地步。他很清楚地知道,哪怕是他病愈了亲自上朝,也做不到这一步。
亏得姜韶华是个姑娘家,如果有这等治国才干的人是姜颐,他这个天子便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
这些念头,在太和帝的心里一闪而过。
姜韶华似未看出太和帝眼底的一抹失落黯然,陪着太和帝闲话片刻,便告退离去。
出昭和殿后,姜韶华才暗暗松一口气。
每日周旋应对心眼比筛子还多的朝堂重臣,要哄住郑太皇太后不作妖,要鼓励要安抚病中敏感脆弱的天子,饶是她精力充沛意志坚韧,也有些疲惫。
……
一夜过来,姜韶华再次精神奕奕地站到了众臣面前。
照例先是小朝会。
大概是昨日的政务考核表起了作用,今日小朝会进行得格外顺畅。不过两个时辰便结束。
此时还没到正午,众臣没有留下用午膳,各自回各自的衙门去。
“周尚书请留步。”姜韶华笑吟吟地叫住了工部尚书。
周尚书心里一凛,陡然生出不太美妙的预感:“不知郡主有何吩咐?”
其余众臣也有些诧异,纷纷看了过去。朝会都结束了,郡主单独叫住周尚书做什么?
就见南阳郡主笑着走到周尚书身边,亲切地说道:“我在宫中闲着无事,想随周尚书去工部转一转。”
周尚书:“……”
众臣:“……”
这哪里是转一转,这是要去工部巡查。
为什么第一个挑工部?理由也不难猜。户部拨了一大笔银子去工部,留着修建河堤之用。这也是近来朝中最重要的一桩政务大事。
天子不便轻易出宫,南阳郡主可没这个困扰,想出宫便出宫,要去工部便直接张口。
第491章 覆手(四)
周尚书惊愕片刻后,很快拱手应道:“郡主要去工部,臣岂敢阻拦。只是,郡主是千金之躯,工部衙门里都是男子。郡主只身前去,只怕多有不便。”
姜韶华微笑道:“本郡主不是只身前去,要带上陈舍人和宋统领他们一同去。再者,本郡主在南阳郡便时常去属官衙门里闲转,看看他们平日都怎么当差做事。没有什么不方便。”
看这架势,今日郡主是一定要去工部了。
周尚书心里暗暗叫苦,一时又想不出推拖的办法,下意识地看向王丞相。
王丞相咳嗽一声,为周尚书解围:“郡主年少,对六部衙门好奇,想看衙门如何运转。工部近来因修建河堤一事颇为忙碌,只怕对郡主招呼不周,失了礼数。也请郡主体谅一二。”
姜韶华这些日子和王丞相相处得还算和睦,王丞相张口说情,姜韶华很给面子:“丞相所言有理。本郡主之前没说,今日就要去工部,确实仓促了。这样吧,本郡主五日后再去。”
给你五天时间,应该足够工部把那些不能见人的勾当都收拾起来了。
姜韶华依旧目中含笑,看着很是和气。
周尚书却觉如芒在背,后脊梁阵阵发凉,挤出笑容应是。
姜韶华笑道:“那就说定了。五日后,本郡主去工部。”
然后,目光一扫,掠到了洪侍郎的脸上。
洪侍郎心里一个咯噔。果然,郡主下一句便如追魂索命一般:“我今日去兵部吧!”
“昨日我去探望郑尚书,郑尚书颇有些忧虑兵部衙门。本郡主正好代郑尚书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