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473章

第473章

  “要是南阳军跟着动了,定会惊动朝廷。到时候打起口水仗来,本郡主倒是不惧,却会大大影响到孙太医那边。”
  南阳军名义上是朝廷驻兵,没有朝廷公文,不得妄动。
  此刻,姜韶华实在腾不出手来和王丞相争个高低。
  于崇只得闭上嘴。
  姜韶华一声令下,南阳王府上下都跟着忙碌起来。
  冯长史接到命令后,半个字都没多说,立刻拨了一大笔银子给马舍人,又拨了一大批粮食给亲卫营。
  亲卫营里人人悍勇不畏死,去平州十分危险,却人人争着要去。宋渊按着郡主的吩咐,家中独子不选,没成亲没有子嗣的不选,有兄弟者优先。
  孙泽兰也接到了父亲和兄长的来信,心中忧虑难安。无奈亲卫营和平州相隔数百里上千里,从平州传一封信回来,快马赶路也得八九天。她能做的,是趁着这个机会写信,请人一并带去平州。
  ……
  之后,平州的消息陆陆续续传回南阳郡。
  收拢尸首焚烧一事,整整延续了近一个月,才勉强做完。在这期间,孙太医等人每日熬药散药。
  大概是死的人太多太多,能侥幸活下来的,要么身体素质更好,要么就是运道特别好。孙太医研制出的新药,也慢慢见了效果。瘟疫渐渐停止,不再传播盛行。
  已经患了瘟疫的百姓,被召集安顿到一处。每日都有人陆续因瘟疫而死,好在有些症状轻的,喝了汤药后好转。这给了所有人希望。
  好消息中,也夹杂了一些人死去的噩耗。
  譬如跟随孙太医父子去平州的女子中,有一个病死在路途中,还有一个刚进平州就被感染了瘟疫。之后治疗无果,很快死去。
  再譬如,随行的两百亲卫里,有人因乱民冲击而死,有人因保护孙太医而死。还有几个感染了瘟疫,正积极喝药治疗……
  不管如何,整体情势总是往好的方向进展。
  第419章 平州(二)
  南阳郡主的亲卫,带着大批的粮食和药材前往平州。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朝廷。事实上,姜韶华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她亲自写了两封书信去京城,向太和帝和郑太皇太后解释此事。
  太和帝看完信后,松了一口气,对左右几位中书舍人叹道:“韶华堂妹聪慧仁厚,行事果断。朕不及她!”
  说完,将书信给他们传阅。
  王瑾看完信后,忍不住赞了姜韶华一番。
  郑宸却道:“这原本是朝廷应该做的事,现在却让一个南阳郡主做了。朝廷还有何颜面?”
  太和帝看一眼郑宸:“朕一开始就要派人去平州,被王丞相拦下了。王丞相坚持认为,平州背叛朝廷,瘟疫是天谴,是平州人咎由自取。”
  “朕拗不过王丞相,只得听之任之。万幸韶华堂妹出人出力,替朕勉强挽回一些颜面。”
  太和帝的话是对着郑宸说的,言语中的软刺却是冲着王瑾去的。
  王瑾眼中露出羞惭,却不便出声,依旧沉默不语。
  身为人子,不能说父亲的不是。身为臣子,理当为君分忧。他这个中书舍人,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清楚了。
  郑宸今日张口,却是另有目的:“现在平州乱军几乎都死在瘟疫里,从瘟疫中活下来的百姓听闻不足三成。臣请皇上下旨,派钦差前去平州,安抚民心。”
  这哪里是安抚民心,分明是去抢功吧!
  王瑾眉头微动,看了郑宸一眼。
  李博元憋不住话,张口道:“南阳郡主已经派人前去,治瘟疫发粮食,平州已经安定了。皇上这时候派钦差去,郡主定会恼怒不快。”
  高凉王世子姜颐笑嘻嘻地接了话茬:“韶华堂姐胸襟宽阔,可不是那等锱铢必较小鸡肚肠之人。皇上派钦差去平州,一来名正言顺,二来,也有彰显朝廷既往不咎宽恕平州百姓之意。”
  王瑾眉头又是一动。
  什么时候,郑宸和姜颐竟走得这么近,一个鼻孔出气了?
  太和帝耳根子确实有些软,被郑宸姜颐轮番一劝,便有些动摇了。
  王瑾咳嗽一声道:“皇上,臣有一言,不吐不快。朝廷从一开始便放弃平州,去岁南阳郡主派孙太医去平州,朝廷也是默许的。现在孙太医在平州刚做出些样子来,朝廷便急急派钦差去,委实有抢功争功之嫌。既不体面,也会伤了皇上和郡主的兄妹情分。”
  “再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孙太医本来就是朝廷命官正五品太医,代表的就是朝廷。等平州事了,皇上重重厚赏便可。”
  太和帝也觉有理,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郑宸微微眯眼,看了王瑾一眼。
  王瑾坦然回视。
  两人四目如箭,在空中飞了一个来回。
  姜颐看在眼里,忽然笑道:“王舍人真是有趣,从南阳郡回来之后,处处向着南阳郡主说话。莫非王舍人今后想去入赘南阳王府?”
  说完哈哈笑了起来,仿佛这个笑话很好笑。
  郑宸笑不出来。
  王瑾也没笑,他正色说道:“世子请慎言。这等话,并不好笑,而且显得格外轻浮。郡主明年便及笄成年,这等有损郡主闺誉的话,世子还是别说了。”
  姜颐碰了个硬钉子,也有些笑不出来了。
  王瑾转头看向太和帝:“臣恳请皇上三思,不要做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