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再者,此事有姜韶华在前冲锋陷阵,郑太后自己不必出面。成不成的,郑太后都没什么损失。怪不得说得这般轻松。
姜韶华对郑太后的心思了如指掌,也不揭穿说破,点头应是。
郑太后面色缓了一缓,又温声哄了姜韶华一番。
……
天黑之后,众臣各自离宫回府。
丧事已经到了尾声,再多的悲痛也禁不住这么多日子折腾和消耗。王丞相满面疲惫,在长随的搀扶下进了寝室。
他实在疲累,甚至没有精力召集幕僚议事,很快便躺到了床榻上。
刚闭上双目,王瑾便来了。
王丞相睁开眼:“你不在宫里守着,跑回来做什么?”
王瑾坐到床榻边,低语道:“我放心不下父亲,特意回来看看。”这是怕父亲被南阳郡主气出个好歹来。
儿子这般孝顺,王丞相心里颇觉安慰,再一想到牙尖嘴利的南阳郡主,顿时心头火起,忍不住重重哼一声。
“太后娘娘仗着身份倚老卖老胡搅蛮缠,这个南阳郡主,却是以小卖小,撒泼胡闹。”
王瑾心想郡主那些话说得其实很有道理,父亲分明是理屈词穷。这和郡主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毫无关系。
不过,做儿子的,总不能戳父亲的心窝。
王瑾顺着王丞相的话音道:“父亲是一朝丞相,宽宏大度,胸襟宽广,不必和一个姑娘家计较。”
王丞相冷哼一声:“南阳郡主是南阳王一手养大的,行事做派都像南阳王,可不是什么好惹好欺负的。谁要是把她当成普通姑娘,非吃闷亏不可。”
顿了顿,又沉声道:“再过三日,皇上就要下葬。看这架势,姜韶华怕是也要跟着去皇陵。”
王瑾一惊:“这不能吧!女子不扶棺不进皇陵,这是朝中惯例了。”
“朝中还有女子不入朝堂的惯例。”王丞相冷笑:“姜韶华今日还不是去了?”
不但去了,还大展神威,将丞相和吏部尚书刑部尚书都喷了一通。
太子没有表态,其实就是一种态度。至少,在这件事上,太子是站在姜韶华这边的。
还有一个郑太后,一个安国公,另有许多暗中和南阳王府有往来的官员。这么一算,姜韶华背后竟有一股庞大的力量。
这股力量,平日藏在暗处。今日终于露了峥嵘。
王瑾依旧一脸震惊:“照父亲这般说来,郡主要是执意扶棺木进皇陵,岂不是谁也拦不住。”
王丞相目中闪过寒光:“这事由不得她任性妄为。”
王瑾知道父亲的脾气,既然这么说,就会想尽办法阻拦。
他的脑海中闪过那张凌厉无匹又美得熠熠闪光的脸庞,心忽然如烛火一般摇曳不定。
“你趁早歇了不该有的念头。”王丞相冷不丁来了一句:“这等野心勃勃的女子,根本不能娶进门来做媳妇。”
王瑾脸孔有些红,不怎么自在地咳嗽了一声:“父亲怎么忽然说这些。我之前确实对南阳郡主心存好奇,所以想见一见。”
“现在见也见了,她对父亲十分不敬,我岂会和她再有往来。”
“你能想清楚最好。”王丞相脸上没什么表情,声音却格外冰冷:“离她远一些。”
王瑾低声应是。
……
第285章 棋子(二)
被人当做棋子冲锋陷阵,身为棋子会是什么感受?
屈辱,不甘,失望,悲愤……种种负面阴暗的情绪,姜韶华通通都没有。
人生如棋,这个巨大的棋盘上,人人都是棋子。在没有掀翻棋盘的勇气和实力之前,就该冷静以对。
郑太后拿她当棋子,殊不知,在她眼里,郑太后也不过是一颗用来遮蔽风雨的棋子罢了。
宫中行事,你利用我,我利用你。彼此相互利用,达成共同的目标,这便够了。
最重要的是,她根本不在意郑太后。
对一个不在意的人,又怎么会失望愤怒。
隔日,姜韶华趁着太子吃午饭的空闲,低声和太子说了一番话。
太子有些犹豫,低声道:“韶华堂妹,此事怕是会惹王丞相恼怒不快。”
姜韶华立刻扯郑太后做大旗:“这是太后娘娘的意思。我也是依着娘娘心意行事。”
太子哑然。
对这个权欲过盛的祖母,太子其实心底颇有些忌惮。只是,到底是亲祖母,一直对他疼爱有加。便是从政治立场而言,郑太后和安国公一派,也是一股绝不容小觑的力量。
郑太后要借着姜韶华这柄宝刀,对着王丞相露一露锋芒,如果此事能成,便能压下王丞相的威势……
说到底,一个年轻热血的少年太子,哪里甘心被权臣压制?
一念至此,太子骤然心动,神色也为之一动。
姜韶华一直留意着太子的神色变化,见状低声道:“殿下放心,此事我一个人担着。绝不会攀扯太后娘娘和殿下。”
太子想了想道:“此事不能闹腾太过,以免被众臣耻笑。”
这也就是默许了。
姜韶华眉头微微舒展,偶一点头。
她告退离去,没走几步,一个熟悉的脚步声追了上来:“韶华表妹……”
姜韶华停步转身,目光淡漠。
少年话语一顿,换了个称呼:“郡主请留步,我有话要和郡主说。请郡主随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