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297章

第297章

  冯长史反应极快,立刻看向郡主:“郡主,南阳军的军费也会被减掉三成。”
  姜韶华道:“这三成军费,由王府补上。现在世道混乱,南阳郡的兵力越强越好。这等时候,不能让士兵们泄气寒心。”
  冯文铭在心里算了算,勉强点头:“今年玉米红薯丰收,贩卖出去能换回大笔银子,正好填补上这个缺口。”
  提起卖粮,一直没吭声的闻主簿陡然有了精神,张口说道:“郡主,汤家分了三路人,每一路人马带着一万石新粮。按着之前定下的粮种价格,这三万石粮食,应该能换回七八万两银子。”
  “账不是这么算的。”宋渊张口道:“每一路粮队都有五百亲兵随行,这些亲兵要吃粮要军饷,万一遇到民匪打仗,会有死伤,还要银子抚恤。”
  “如果真计较起来,卖粮根本不划算。郡主也不指望卖粮能换多少银子回来,而是借着这个名义推广新粮。让玉米红薯这两种高产量的新粮在北方落地生根,让百姓们填饱肚子。”
  “这是郡主的一片仁厚之心,不能以银子来算。”
  能让沉默寡言的宋统领张口说出这么一大通话,也就是为郡主了。
  闻主簿呵呵笑道:“宋统领说得没错。不过,能换回些银子,总是好的。”
  冯长史点头表示赞成:“闻主簿说的对,蚊子小也是肉。”
  他这个长史一点都不嫌弃。
  姜韶华接过话茬:“也得做好最坏的准备。”
  最坏的准备是粮食被饥民抢走。不但推广不了新粮,还可能遇到暴乱和危险。姜韶华此言一出,众属官齐齐叹了一声。
  这年月,想做些事太难了。
  “朝廷动静,陈长史继续盯着,有什么消息,立刻来回禀。”
  陈卓肃然应下。
  姜韶华又吩咐冯长史:“南阳军那边的军费,请冯长史尽快准备。我这就写一封信,让人送去南阳军营。尽快安定住所有将士的心。”
  冯长史面色郑重地应下。
  姜韶华又看向宋渊:“宋统领,亲卫营每隔三日送一回信,此事就交由你负责。一旦有什么异动,立刻告诉我。”
  宋渊拱手领命。
  紧接着,姜韶华又吩咐工房加紧打制刀枪兵器盔甲。马舍人负责购买战马事宜。另有林林总总的政务琐事,都一一安排下去。总之,人人都有差事忙碌。
  ……
  两日后,朝廷公文缩减军费的公文送进了南阳军营。
  众武将轮流看了一遍,看后或义愤填膺或面色铁青。
  “我们驻军不及京军,也就罢了,竟然连边军也压我们一头。”
  “我们驻军镇守州郡,保护地方平安,怎么就不如边军了。”
  “边军左大将军是王丞相走狗,现在王丞相大权独揽,左大将军可不就威风起来了。张口就索要两百万两的军费!还不是从我们嘴里刨食。”
  “呸!老子舍了老娘和媳妇儿女,天天在军营里待着。连口饭都不让吃饱。”
  众武将吵吵嚷嚷,于崇神色不变,从袖中又拿了一封信出来:“这是郡主的来信,你们瞧瞧吧!”
  郡主来信?
  众武将一愣。
  李铁反应最快,伸手接了信,看后喜形于色:“大家都别吵了。郡主在信中说了,朝廷缩减的军费,郡主会给我们补齐。”
  还有这等好事?!
  武将们眼睛齐齐一亮,立刻挤过来看信。不知是谁嚷了一句:“郡主这般对我们,我们以后就都是郡主的人。哪怕郡主要反了朝廷,我也跟着郡主。”
  于崇瞪一眼过去:“说什么浑话!郡主忠君爱国,仁厚宽和,爱惜百姓,怎么可能谋反。”
  那个武将讪讪一笑,伸手扇自己一巴掌:“我这张嘴没个把门的,就爱胡说八道。不过,我对郡主的心是真的。”
  第262章 动乱(一)
  南阳军因为有南阳王府支撑军费,这道朝廷来的公文几乎没翻出水花。其余陆续接到公文的各地驻军却炸了锅。
  三成军费,绝不是个小数字。每年军费从兵部拨下来,自动就少了两成。这算是兵部截余,也是惯例了。剩下的八成到了军营,驻军统领留两成,其余大小武将再瓜分个两成。最终能到士兵手中的军饷,也就是四成左右。
  现在朝廷一下子缩减三成军费,上上下下都得少拿银子。谁愿意将嘴里的肥肉往外吐?
  各州驻军纷纷上奏折,大吐苦水,索要军费。一时间,堆积在昭和殿御案上的奏折如山。
  王丞相倒是沉得住气,主动去觐见太康帝:“无论如何,要先保住边军安宁。内忧可以慢慢解决,外患一定要拦在边关。臣这就让兵部再下一道公文给所有驻军,今年减的三成军费,等日后年景好了国库充盈了,就给他们都补上。”
  太康帝点点头,声音低沉虚弱:“太子年少,不通国事,还请丞相多多费心。”
  王丞相肃容拱手:“请皇上放心,老臣一定会尽力辅佐太子殿下,绝不容任何一处出乱子。”
  太康帝目中闪过欣慰,低声道:“满朝文武,宫中内外,朕最信得过的就是丞相。有丞相在,这大梁朝堂就安稳得很。”
  王丞相是三朝老臣,门生遍布朝野,势力庞大。这几年若不是有太后党制衡,朝中早就成了王丞相的天下。
  之前太康帝为了平衡朝堂,暗暗扶持安国公一派。如今病倒不起,就不能再纵容两党相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