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觉睡醒,时间直接从从上午到天黑。
  “还真别说,被那天幕云里雾里一通催眠,睡得更香了。”
  数算不是他专长,相比较这种完完全全高屋建瓴的科目,他更中意靠近现实生活的其他几门。发现、总结、实践……
  “编书人有点小心思啊,故意把可以精简的变得冗长,一本书可以教授的,却分了教辅和试卷,累累试卷看不见头,真是可怜。”
  他双手拢起袖子,离开竹林,归家去。
  同一平行时空,有一小簇人期待着数学课。
  贾宪,著书《黄帝九章算经细草》,他在周围少有遇到沉浸于数算之人,却在天幕上看到了熟悉的开方运算。
  就是天幕上的人看着都不怎么喜欢数学这一学科,一个个学得满脸狰狞,考的唉声叹气,叫他可惜。
  沈括,大概是出身足够支撑他进行各种阅历,他对世界很是有兴趣。
  上到天文地理,下到地方方志和国家律历,娱乐如音乐、医药、卜算,闲来还玩考古,最充实的是他主业是当官和政治。
  数学是他的爱好之一,写了蛮多书,如《梦溪笔谈》就有会圆术、算圆弧度……但这些书难觅知音!
  每次数学老师在讲台上做出失望样子对方蜻等人发火:“你们是我教过最差的一届!”,沈括都能理解师长对学生蠢笨茫然的无奈。
  方蜻读书,很多观看天幕的人不知道有什么用。方蜻那时也不知道。
  但她从周围环境知道,不读书是不正常的。
  方蜻高一分班选了理科班,很多观看天幕的人附和老师和学生们蹦出的“女生擅长文科,男生擅长理科”,不知道理科班有什么用。
  尤其方蜻并不是非常聪明的人,她学理科并不轻松。
  他们和她们,总是在天幕上看到这个人看书刷题、问同学问老师,主打就是一个勤能补拙,这一次比上一次提升一点点。
  但这次方蜻知道有什么用。
  国家太大了,每个地区的教育政策都不一样,她这个省份,分文科班理科班后报考专业也分班受影响,她选“更轻松的”文科班,成绩好破天,她想去的学校专业也不会录取她。
  一百天很长吗?
  倒计时99天、98天、97天……30天、29天……白驹过隙。
  终于到了高考。
  方蜻认认真真检查身份证、准考证、笔,她才不想在这关键时候掉链子呢。
  这两天她爸妈换着来送她去考试,吃的饭菜也往清淡靠。
  听说是关键时刻有家长想要吃好点,大鱼大肉人的肠胃不吸收,反而拉肚子,纯纯负面影响。
  老师刹那就变个样子,严肃不翼而飞,笑眯眯地对考场前的学生们说,“放松点,三年都过去了,太紧张反而影响考试状态。”
  “是啊,高考很重要,但是路是死的人是活的,道路千千万,哪行都能吃上饭。认真考,务必检查啊!高考一定要要对得起你们自己!”
  有的老师不搞这种,死卡着叮嘱:“做不出来的先跳过回头做,大题的分能不丢就不丢!”
  “别人东张西望或者你们给他们看看你们别搭理,高考不同于其他时候,被抓到作弊会严惩的,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关注别人,实在有什么事叫监考老师!懂了吗!”
  “明白!”
  铁门拦住了街道上密密麻麻的家长。
  天幕拦住了数以亿计的观看者。
  宋朝。
  林幼玉凭着九岁考得女状元被皇帝赐的孺人诰命,周旋各色官员、才子、贵妇人,使自身得有些许名利。
  林母看着天幕与荣有焉:“我儿比他们聪慧太多,他们十七八才能考取功名……只是她们后来会有怎样的成就呢?”
  林幼玉笑道:“咱们接着看就是了,娘多与好处看,总是与她人比对恐移了心性。”
  唐朝。
  武媚娘本与李治在殿中闲话家常,被天幕上人山人海吸引。
  李治扫过那无数张紧张的脸庞:“满是父母的牵挂之心,原来不论古今,天底下的父母对孩子都是一样顾虑。”
  她眉目温柔,手搭在腹部嗔他一眼,“我们的孩子听到您这个父亲的话,出生后定是最亲近你的了。”
  武媚娘的子宫中,孕育了她和皇帝李治的第三个孩子。
  她自从在感业寺重得圣宠,不仅从先帝的妃嫔变成新帝的妃嫔,子嗣没怎么停歇过,还在前几天,被李治顶着朝臣不满封后。
  如今,她膝下有长子李弘……还曾有个没有平安存活的女儿。
  孕期激素使孕妇情绪比平时变化许多,想到早夭的安定公主,任她如何宽慰自己也掩不住悲伤,李治便也将注意力从天幕移到了身边人上。
  封后自然是要大办的,没一会,帝后这对夫妻就商议好了封后典礼和祭祀要做的事……
  这时,武媚娘委婉表示要将祭祀先帝的日期往后推。李治笑了笑,默认了。
  天幕上,跟着方蜻视角看事情发生,诸多零碎,难以成型。
  但武曌作为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性皇帝,方蜻上历史课老师是一定会讲到的,她常玩的朋友霍燃燃又是个喜欢巴拉巴拉讲各种历史相关事情的话痨。
  李治就这样,在天幕出现没多久就“嘭”一下被各种信息炸成碎片。
  全世界都在看他的小妈文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