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楚怀王:背后刺盟友一刀的到底是谁?你敢不敢承认?】
  【咋的,兵不厌诈懂不懂?】
  “如果你不愿意,我不会强迫你。”李世民温和地看着她。
  “我可不可以问一下,先生为何会选我呢?”嬴阴嫚没有直接拒绝。
  张良缓步走过来:“因为你能胜任这件事。东胡在故燕旧赵的北部,离如今最北的九原郡和云中郡尚有一千多里,路途遥远,难以传讯,以畜牧为生,曾与燕国战争频繁,但也会在燕国修的长城附近,以物易物,用牛羊换粮食布匹……东胡与大秦没什么大仇,若是从燕国和匈奴那算,说不定还算朋友,所以有联盟的可能。只是这个联盟的人选需要慎之又慎,关系到大秦在草原的布局。”
  嬴阴嫚认真思量许久,道:“可若是东胡和匈奴关系更好呢?”
  “那不可能!”李世民不假思索道,“你要知道,草原上根本不是铁板一块,因为环境恶劣,彼此争斗凶狠,都是一群豺狼虎豹,谁的刀快,谁就是道理。哪怕是匈奴自己,都是一个很松散的联盟,只要遭遇重创,就一定会土崩瓦解,各自离心,更别提东胡和匈奴。你要有这样一个认知,草原各部族之间和大秦的仇恨,远远不如他们彼此之间的仇恨大。”
  嬴阴嫚惊异道:“哪怕是匈奴?”
  “哪怕是匈奴。”李世民笃定道,“因为他们才是生活在同一片草原上的,互相争夺人口地盘牛羊马匹,已经几百年了,大部族杀光小部族的男人,抢掠女人牛羊,占领最好的牧场,都是常有的事。冬天一场雪灾下来,到处都是腥风血雨。匈奴不是一个民族,东胡也不是,它可能包含了十几个不同的部族,打仗的时候也是每个部族都出一部分兵马,凑在一起才是一支军队……”
  【天可汗现身说法,全是直接经验。】
  【毕竟二凤是真的兼职了草原可汗,不是挂名哦,是真的东亚共同体的皇帝天可汗,当时整个北境,漠南那一大片,所有游牧民族的新君由二凤任命的,官职体系就是大唐的体系,酋长到长安上班,部落之间发生纷争按大唐律法处理,类比一下就是现在的香港澳门,一国两制而已。可惜二凤之后,后来的大唐皇帝哪怕疆域挺大,但就没有他这样崇高的地位和实权了。】
  【来看看东突厥自己是怎么说的:贵族子弟,陷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唐婢。突厥之匐,弃其突厥名称,承用唐官之唐名,遂服从唐皇,臣事之者五十年。听起来惨不惨?爽不爽?】[1]
  【有“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兴旺……”那味了,果然不开心的时候就应该看看二凤,越看越爽。】
  【大唐掌握突厥五十年,吐谷浑三十年,西域一百多年,已经很不错啦。整个隋朝还没四十年呢。】
  【二凤骄傲叉腰,比比划划: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草原。手风琴.jpg】
  【要不是如今身份尊贵,二凤肯定想亲自带兵过去,横扫漠南。】
  【小霍:怎么哪都有我的事?】
  【没事儿,二凤有李靖李世绩,人家军神立的功可一点不比小霍差。封狼居胥知道吧?狼居胥山在大唐内部。】
  嬴阴嫚专注地听李世民讲了很久,沉吟道:“如果我促成了东胡和大秦的联盟互市,等匈奴被打残之后,我可不可以杀了东胡王,立我的孩子为王,我来主政?”
  刚刚还七嘴八舌的弹幕,霎那间安静如鸡,没有一个人说话,仿佛被镇住了似的。
  第64章 可以养几个男宠吗?
  【你们老嬴家的闺女都这么野的吗?政哥知道吗?】
  【真好,这年代的女孩子是有野心、有权力欲、有部分继承权的,还没有被压迫到林妹妹那种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程度。】
  【靖康之变和程朱理学盛行前,对女性的约束比较少,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
  【突然觉得阴嫚公主肯定能在草原活得很好,就这种心态,我一辈子都比不上。】
  李世民便悠悠笑了:“当然可以。如果你有这个心思,大秦会全力助你。”
  “那如果我不喜欢这个东胡王,嫌他年老丑陋还有王后,可以除掉他让他弟弟上位吗?”嬴阴嫚认真地问。
  【公主:我不在乎谁是东胡王,反正王后得是我。】
  【这哪里是王后,这是奔着女王去的。】
  “都可以。”李世民一口答应,“草原通常是兄终弟及,因为等孩子长大需要很多年,在无休止的纷争里不够稳定,而兄弟继位不需要等。上一任首领去世后,下一任弓马娴熟又有一定威名的首领立刻就可以接手部落,是大部分人都会认可的方式。”
  “但匈奴这一次不是。”嬴阴嫚好奇道,“他们近些年很稳定?”
  “虽然被蒙恬打击了一次,但只是退出了河南地,——也就是河套平原,没有太伤筋动骨……”李世民道,“我们换个地方说吧。”
  他让人去叫房玄龄,几人转到李世民平常处理公务的朝阳殿。
  一幅大大的地图挂在墙上,所有的郡县和山脉大河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用朱砂圈点勾勒了重点位置,所以嬴阴嫚一眼就看到了上郡附近那几个地点,尤其是阴山。
  “陛下。”房玄龄急匆匆赶过来。
  “坐,我们议论一下草原的事。”李世民笑了笑,自己却不坐,伸手点了点九原郡,道,“这里,就是蒙恬从匈奴手里夺回来的河套平原,是很难得的既适合放牧,又能耕种的土地,水草丰美,气候适宜,有阴山阻隔,水流平缓,连灌溉都很方便。匈奴败了之后,被迫北撤七百里,退到了阴山以北的漠南地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