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他制止了楚怀存想要拉起他的手。
“外面的人比我更有价值,”
他说,“我不能让你犹豫,他们中最小的一个才二十多岁。而我呢,我已经这把年纪,身体脆弱到一阵风就能毁掉我。就算看到外面的阳光,也会在很短一段时间内死去。”
所以他就要求独自一个留在这个地方,这个只差一个拐角就能站在外界的光线下的地方。但这里属于黑暗,周围是死寂的甬道,一个天然的墓穴。
楚怀存不会忘记他方才说自己“在死之前还能看到阳光”时眼睛里闪烁着的眼神。
那当然不是真的平静。
但是当这样一个选择摆在这样一个老人面前,他除了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命运,还能做些什么呢?一边是家族幸存下来的小辈的安危,一边是只能作为拖累的自己。他知道自己是负累,也猜到了自己此时的模样。
他看着楚怀存,心中满是悲悯。他生怕面前的年轻人被迫做出选择,于是选择先一步提出这个残酷的结论。
这个世界上发生过太多选择和牺牲的悲剧了。
蔺伯缓缓滑落在地上,他的目光出神地望向拐角处透进来的一点光芒。不是阳光,那仅仅是皎洁的、青色的月光。他感受到身下冰冷的石地,那股寒意几乎要使他战栗。腿上的伤口裂开了,此时不住地往下淌血。
他面前的楚怀存仍旧站着,不过蔺伯知道他马上就会去做他必须做的事情。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
误解。
面前老人眼中对生的渴望一点点黯淡下去,他的唇边含着莫名的微笑。这当然是一种遗憾,但也未尝找不到可以宽恕的部分。
然后楚怀存再一次俯下身,他没有放开手中的剑,但是另一只手再一次向地上的老人伸去。他的眼睛就像剑锋一样闪闪发亮。
换一个人或许会接受残酷的命运,他会选择较为简单的道路,并且安慰自己那是唯一的一条路。他会提前开始他的哀悼。
但这是楚怀存。
他从一开始就不打算放弃任何人,即使计划出现了一些变动,他也并不认为在这么早的阶段就宣告失败是一件值得被称赞的牺牲之举。与这相反,剥离名誉和地位带来的种种华丽的东西,留在楚怀存身上的,是不可动摇的锋利的内核。
他简明扼要地再次拉住老人的胳膊,老人太瘦了,轻飘飘像是一截镂空的木头。
虽然这真的很难——
“相信我。”楚怀存说,“还没到要抛弃哪个人的地步,在最后一刻之前我永远不会这么做,我尝试过被迫放弃的滋味。渊雅会非常想要见到您的,你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亲人了。即使只是尝试,您愿意为他坚持到最后一刻吗?”
老人错愕地看着他。
而此时楚怀存已经一边护着他,一边开始向外走了。楚怀存冰冷的眼睛将周围的一切都飞速地捕捉下来,以对接下来剑锋朝向何方进行最精确的推定。正因如此,他没有留意到蔺伯复杂的眼神。不过,他确实没必要注意到眼神之类的东西。
只需要察觉到在他搀扶之下的蔺伯,也在努力地靠自己的力量向前移动,就能明白他的选择。
“假如到了那一刻,”
蔺伯严厉地说,“你就必须放下我。”
楚怀存并不犹豫地颔首,这个动作换来了老人眼中最终定格的宽慰和释然。此时他的瞳孔终于映照在了幽暗皎洁的月光下,而他的剑尖也已经微微抬起,青色的光芒在剑刃上若隐若现。
他的手稳得不像话,剑客的一双手仿佛是用玉器雕成。
这当然将是一场苦战。
但楚怀存认为,或者说可以肯定——他并不会是输掉的那一方。
第159章 鸣金鼓
楚怀存猜得不错, 面前这批人并非为他而来,而是别有目的。当他们取得金銮殿里的老人血淋淋的命令时,绝不会预料到他们设想中温驯如绵羊的受害者此时四散而逃。想到陛下的怒火,侍卫的脸色一瞬间比这群溃逃的人还要难看。
弓箭在暗沉的夜色中毫不犹豫地对准了那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们:
“不许动!你们这些大逆不道之徒, 现在低头认罪, 迷途知返, 陛下或可饶你们不死。”
血淋淋的暗示却并没有如他们的意愿动摇这些人的意志, 月亮悬挂在天上,像一枚青色的岩石,冷漠地照耀着人间发生的一切。终于得到自由的囚徒宁可将他们的鲜血洒在大地上,也决不愿回到冰冷的牢笼中。
他们朝某个方向奔去, 脚步踉跄而坚决,眼珠——仍旧有眼珠的那些人, 眼睛和侍卫们一样是漆黑的。目睹那样的眼神,有一部分侍卫不知为何仿佛有一点犹豫,双手颤抖起来。
然而只听见领头的宦官不容置疑的命令:“拉弓, 放箭!”
开口说这话的内侍是陛下身边的亲信,他看着老人如何示下这道命令。殿中的老人脸色阴沉, 瞳孔也残忍地放大,眼白只剩下薄薄一层。他像是罩着龙袍的恶鬼, 眼神中流露出浓重的怨毒,在宣之于口时把季瑛召至身边,仿佛享受般看着他的眼睛:
“……让他们听听他们的长公子撒了怎样愚蠢的谎言, 才导致他们没了性命。这是对你的惩罚,你的族人全都是因为你而死的。”
陛下动了真怒,下头的人自然不敢含糊。即使内心稍稍有所动摇,也很快安慰好自己, 手指搭在弓弦上,血腥味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