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世民并不搭理近侍的无脑崇拜。
  他摇摇头,叹了口气:“青雀这小子着实不像话,前阵子与高阳起了争执,竟是因为他当众对高阳的生母不敬,说人家只是一介下嫔。朕看他是真的心大了,性子也养左了。观音婢怕也是察觉这一点,才会心急惊了胎。”
  唉,都是儿女债啊。
  李二陛下在心中感慨一声,已经打定主意,要好好治一治青雀了。
  “读了那么些圣贤书,都只叫这小子学会表面功夫,光顾着哄朕了。”帝王自嘲一笑,继而肃了面孔,“既如此,这万卷书就不要读了,叫他去行万里路吧。”
  张阿难心惊,颤颤巍巍问:“陛下,您的意思是……这就叫三殿下出藩赴任了?”
  李世民嫌弃地瞥他一眼。
  “就他那副书读到狗肚子里的模样,朕敢放心把封地交给他治理?”
  这话糙理不糙,张阿难点点头。
  李世民便又道:“朕是瞧着兕子那皇庄搞得风生水起,正是缺人干活儿的时候,叫青雀跟去,多跑跑腿,瞧一瞧民间疾苦,也好扭扭性子,变的落地务实一些。”
  别外头随便来个人一煽动,再画张大饼,他就敢自信满满的往前冲。
  只会给自家人添乱。
  想到这这些,李二陛下满腔感慨道:“这几个孩子里头,也就是兕子能有本事在青雀头上乱蹦乱闹了。”
  “朕觉着,她来治青雀,正正合适。”
  *
  兕子这一晚上睡得无敌香甜。
  等她用过朝食,正打算去新城面前溜达一圈,张阿难便带着帝王的旨意到了。
  兕子眨了眨乌溜溜的大眼睛,歪着头,不可置信地用食指指向自己:“我?真的吗,你没骗我?耶耶竟然真的舍得,叫青雀当兕子的小跟班吗?”
  张阿难被这副可爱样子萌的心都化了。
  “对,正是公主您。陛下圣旨都下了,老奴又怎么会哄骗公主呢。”
  在晋阳公主面前,张阿难总无意识地自称为“老奴”。他也不知是为何。
  兕子接过圣旨,自个儿翻来覆去看了三遍,而后叉腰仰天大笑:“哈哈哈,青雀,你也有落在我手里的时候!”
  张阿难袖着手,假装没听见。
  兕子开心够了,又有些犯愁地请教:“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去南山呀?青雀可以跑着去吗?到庄子里,兕子能让他去收拾猪圈里的堆肥吗?”
  张阿难忽然就明白了陛下的那番评价。他甚至觉得,陛下的用词过于委婉了一些。公主这简直是要骑在三殿下头上作威作福啊!
  出于好意,他弓着身小声提醒:“公主,点到为止,陛下不是才教过您君子之道。”
  小兕子怔了怔,狡黠一笑:“明白啦。”
  张阿难:“……”
  不,您肯定没明白!
  兕子可不管这些,满面欢喜地扬起下巴,吩咐松萝收拾收拾东西,顺带去请三殿下出发。
  她才不是什么君子呢,她是小人儿。
  嘻嘻。
  第14章 14 因为这是粪土啊!
  兕子的行动力向来很强。
  李二陛下从前还厚颜无耻地夸赞“这孩子都是随了朕啊”,只是这回他也着实没想到,这小丫头得了圣旨,当场就要喊青雀去南山。
  所幸,沉醉种田也不是什么坏事。
  李二陛下与长孙皇后无奈一笑,便允准了她们兄妹在冬日里来往南山。
  寒冬的山林间枯枝横蔓,日头苍凉,有着春夏所不具备的萧索。队伍进入皇庄内有一阵子,便在御苑前停下来。
  兕子从小窗探出脑袋,望见青雀挺着肥胖的肚腩,立在那特制的车驾上蹙着眉头,招呼宫人们来抬他下去。
  “你都十五岁了,怎么还像个奶娃娃,要人抱下车呢?青雀,没羞没羞!”
  小萝莉侧着头,用食指搓了搓自己的脸颊,又吐舌头做个鬼脸,一跃跳下了马车,稳稳当当落在地上。
  李泰的鼻子险些气歪了。
  这回他也不要人扶,费尽力气半蹲身子,像个圆球一般滚了下来,还差点脚下打滑摔倒。等到站稳了,才喘着气,将大肚腩晃了晃:“论长幼尊卑,本王都是你兄长,怎可无礼。”
  兕子最烦青雀满口“之乎者也,仁义道德”的,实际上,他连一颗橘子都不愿意分给妹妹。
  记仇的小萝莉招招手,请出圣旨:“可你现在是耶耶派给我的小兵。”
  “小兵就要有小兵的样子,别拿自己当个大葱。”
  李泰沉默了,恨不得用眼神把圣旨戳出俩大窟窿。
  早些时候,宋管事已经着人给越冬番茄搭好了攀爬架。每畦两行,分别向上吊起,足足有两米多高。今日来庄子上,兕子便是为了仔细检查番茄吊蔓、绕蔓和整枝打杈的状况,将那些根部的老叶、黄叶都及时摘掉。
  肥是昨日才施用过的,暂且不用管。倒是可以顺道浇浇水,疏去过多的果实。
  毕竟,小水勤浇,有助于肥力的吸收。而疏果可以实实在在提高坐果率,同时也避免了结果的大小年出现。
  一切妥帖,兕子将今日的三项任务全都派发给了李泰。
  她还特意捧着圣旨,嘱咐宋管事:“耶耶说了,要叫青雀多动一动,对身体好。你们不要跟他抢活儿干。”
  宋英成木着一张老实巴交的脸,瞥一眼三殿下,淡淡应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