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远处有道熟悉的身影跑来,是牧放云。
  宋将军冲她笑了一下,似在向她道别。
  郁卿回身望着他,心中忽然涌起一阵冲动,鬼使神差地问:“我还能再来找你吗?”
  “有何不可?只要牧参军答应就好。”
  宋将军说完,望向郁卿身后。
  郁卿扭头一看,不仅看见牧放云的身影,更看见火光微微照亮了黑夜,不明显,但仔细看便分得出。
  她顿时脸色苍白:“这是北凉人来了吗?”
  宋将军摆手笑道:“南方援军到了。”
  牧放云气喘吁吁安慰道:“莫慌,那是禁军。”
  郁卿顿时放下心来,片刻后,又猛地提起:“什么禁军?”
  牧放云耐心解释:“我们截获了线报,北凉新王要攻打饶州,陛下调了五万东都禁军来,命我们一定要活捉他,押做人质。”
  不知为何,郁卿心中惴惴不安,她仰头问:“那陛下来么?”
  宋将军和牧放云都否认了,他们没收到御驾亲征的消息。况且陛下日理万机,需在朝中坐镇,不是战事吃紧,怎会亲来边关。
  第57章 就抱一下
  他们仔细解释着缘由, 言谈中牧放云甚至还有不解,定北军和禁军从未合军作战过,真打起仗来, 说不定自己先起了内讧。此举有悖用兵之道,连他这个小参军都懂。不知陛下为何一定要活捉北凉新王。
  宋将军斥责他祸从口出, 既是活捉,肯定要拿来换东西。至于换什么, 不需一介七品参军妄加揣测。
  听他们来来往往, 郁卿终于明白,牧放云这性子的确太耿直, 但郁卿不懂什么军政要事, 她直接拉走了牧放云,免得二人吵到不可开交。
  五万禁军驻扎在饶州外的消息,竟无人知晓。
  东家怕打起仗来帛肆断货,赶着南下去采买,让郁卿帮着打理三日铺子。东家娘子再过段日子就要临盆, 也催他快去快回。然而这一去就翻了年。
  这场仗来得磨蹭, 胜得极快, 北凉王被生擒的消息传来城中, 东家娘子也生产了。
  外头打仗好似对城中影响不大,她依旧坐在前头缝补作活计。
  军中兵曹进帛肆盘查貌阅,东家娘子还给她打掩护, 说郁卿是自家亲妹,唤作玉娘。兵曹随便在纸上记下,又摸摸帛肆中售卖的绢棉,说要商议征购的事,东家娘子便把孩子交给郁卿, 让她先照看一下。
  孩子很好哄,抱一抱就不哭,郁卿继续做着手头活计,时不时看看日头。
  如此寻常的一日,冬日晴朗,青石板缝残余雪,门前人们口中呵出白雾,来来往往。
  连战事都无法打破城中平静,郁卿哼着小调穿针引线。
  再次往向铺门口时,她心脏猛地跳到嗓子眼!
  郁卿迅速矮下身,捂住自己的嘴,蹲在帛肆的前柜后。
  后堂的长帘近在咫尺,左右对开。她头皮发麻,猫着腰,轻轻抱起装孩子的竹篮,慢慢掀起帘下的一角,几乎是蹲着爬了进去。
  后堂昏暗,厚实的棉帘遮蔽日光,挡住喧嚣,稍稍有了些安全感。
  因太过惊恐,郁卿双腿发麻,使了好几次力,才手脚并用坐到墙边的矮椅上。
  她仰头靠在墙边深呼吸,努力平复过速的心跳。
  其实她也不确定,刚才看到的身影是不是谢临渊。
  他并未着龙袍,而是穿着玄色窄袖劲装,蹙眉看着前方,旁人正围上来讲话。
  就这么微微一晃,郁卿看清他侧脸的一瞬间,立刻矮身蹲下来。
  或许日光太明亮刺眼,使她杯弓蛇影。但谢临渊怎会亲来边关?宋将军和牧放云都说了,不可能。
  好在他目不斜视地往前走,以他的步速,顷刻就能掠过铺门口,而她坐得本就矮,蹲得速度够快,他应该没看见她。
  思及此处,郁卿渐渐找回了力气,颤巍巍站起身,抱着提篮躲到后院去。
  她不敢再出门看第二眼了,无论是不是谢临渊,罢以四把巴一柳9留3。等东家娘子回来,她要立刻跑。
  她停在堆雪的院墙下,捏着竹篮边,心中又升起强烈的不甘。
  凭什么,明明她过得很好,他只要稍稍路过,就轻易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迫使她心惊肉跳逃跑,躲藏到下一个地方,重新开始。
  但再不甘心,也没办法。
  牧放云近日忙于战事,没来找她。否则郁卿定要问个清楚,谢临渊在不在边关。
  不知过了多久,孩子感受到冷意,哼哼出声。郁卿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在室外待了太久。她转动手臂脖颈,缓和着紧绷酸痛的筋骨,走回后堂里。
  前堂传来客人的高呼:“有人在吗?掌柜的?”
  郁卿应了声:“在!稍等。”
  厚实的花青棉帘对开间,有一线光亮。
  郁卿快步走去,腾出手来掀。
  长帘却先一步,猛地被男人修长劲瘦的手挑开!
  霎时,阳光照破后堂昏暗,空中微尘翻滚。
  谢临渊逆光站在门口,墨发束冠,深黑眼眸,面容白得冷淡,毫无血色。
  郁卿脑袋嗡的一声,钉在原地。在他暗沉眸中看见自己的倒影,日光完全暴露她惊慌模样。
  谢临渊眼瞳微动,将她灿金潮湿的圆眸,颤动的长睫,微微张开的朱唇,惨白的面色尽收眼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