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寨门口的日晷转着圈,已是亥时一刻了。
  今夜似乎格外的漫长。
  众人都陆陆续续地回了自己的屋里,陆令嘉留了下来帮着一起收拾碗筷。
  她走到张婶面前,看到对方的眼尾通红,心中的猜测更加确定了。
  她问道:“今日的生意不好?”
  张婶点点头,却又不知从何开口,双手握拳攥得紧紧地,最后强咬着舌根说道:“是我对不住大当家。”
  陆令嘉:“这有什么!做生意总有亏有赚,我们不仅没有亏本而且还赚了不少的,这已经很好了。”
  “可是...可是我们本来还想再赶一批出来的,现下还剩下这么多,这可怎么办才好!”
  陆令嘉看她真的一脸愁眉苦脸的模样,心想着若是没有什么解决办法,恐怕寨子里这几个人都要跟着张婶一起彻夜不眠了。
  只一次没卖出去胭脂,对她们而言打击怎么就会这么大?
  “这样吧,这些胭脂呢我想个办法找地方寄卖,你们接下来可以做些别的事情。
  这崖州城大部分人都还吃不饱穿不暖的,能买得起胭脂的也只是小部分的人,这个生意本来注定就不会长久的。”
  陆令嘉好说歹说,对着张婶分析完,可张婶还是面布愁云,时不时发出呜咽的声音。
  她以前也没干过心里疏导这工作呀!
  无证上岗,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宽慰:“这些都是小事,真的。”
  她说:“你看这些胭脂先前能卖这么多银子,谁能否认你们的功劳?”
  张婶拿手抹了抹眼眶的泪水,将心中的不安吞下一部分,哽咽道:“大当家,是我没用,拖累你们了。”
  陆令嘉扶额。
  她长叹一声,感觉很难说服这些习惯往自己身上揽责任的人。
  明明没有任何过错,却好像天塌了都是她们拿着竿子戳破似的。
  说白了,往好听点说,她们是责任心强;但往难听了说,这就叫“拎不清”。
  陆令嘉不想再劝,正准备回去,看到四叔风尘仆仆地赶了过来。
  四叔今天晚上怎么没一起用饭,他这是去哪儿了?
  □□叔急匆匆地跑到她的面前,连水都来不及喝一口,喘着大气说道:“陶陶,现在山下好些个人仿制我们的‘玩具车’和鲁班锁!”
  “什么!?”张婶听到后手里的抹布都掉在了地上,跟着迈步上前。
  她还没从上午胭脂滞销的状态回过神来,又遭受了接连第二个打击。
  陆令嘉却丝毫不感到意外。
  她给四叔倒了一碗茶,又搬来了凳子让他坐下。
  “不用急,这事我早就料到了。”
  四叔哪能不急,他今日在山下看到有人在卖这些东西的时候,急得嘴角都长了个燎泡。
  “那些人仿的逼真,几乎一模一样!价格也卖得比我们便宜,玩具车八十文,鲁班锁只要四十文!”
  陆令嘉:“这些东西一旦卖出去流通到市面上后,肯定就会有一些老手艺人研究,况且这些东西又没有什么复杂的工艺,所以有仿制品很正常。”
  张婶先急上了:“大当家,那现在可怎么办?”胭脂卖不出去,玩具要是再没人买,难不成又要坐吃山空?
  日子才好起来没多久!
  陆令嘉不急不躁:“我这还有好些玩具的样式,日后只要四叔做成的木工刻上‘陆’字,便算是我们的品牌。”
  “不管别人怎么模仿,大家永远都会记得,‘陆’字出品的东西永远是最新最好的!”
  四叔:“可是...这样行的通吗?”
  陆令嘉看着双手不断揉搓,一直踱步的张婶,眼睛突然亮了:
  “我突然有了个主意!”
  她的主意还是因为张婶。
  既然她们几个人因为卖不出胭脂开始焦虑,那就换一件能做长久的事情便好了。
  陆令嘉想让她们开始养蚕。
  崖州的气候温和,冬无严寒,且桑树终年生长不会休眠,一年四季都适合养蚕。
  每半月养一造蚕,一年就能养二十四造。
  蚕丝可以做蚕丝扇,织蚕衣,制蚕丝被等等……
  特别是织成绫罗绸缎能值不少钱!
  再说了,崖州这里多码头海峡,她还想着日后要组建一只自己的商船,走一走那“丝绸之路”。
  眼下,让张婶她们养蚕却还有另一个用意。
  她想让四叔做一个繅车出来。
  有了繅车,寨子里的女人们就可以自产自销,甚至可以将缫车卖给崖州城其他女性。
  兴许缫车的出现,可以帮助到崖州每个像张婶一样的女性。
  她的眼里燃起了熊熊的烈火。
  总要在这个世上留下点什么,证明她来过。
  陆令嘉跟四叔一合计,对方就鼎力支持,但是他说出口的话像一盆冷水又浇灭了陆令嘉的热情。
  “不过现在县城里已经有不少木工铺子在卖缫车了,只不过需要两人来同时操作,价格也高。”
  陆令嘉:“啊?”
  是她先入为先了,总以为古代什么东西都没有,自以为是个救世主可以利用现代的知识救人于水火之中。
  古人的智慧可一点不容小觑。
  四叔:“若是想做出独一无二又简便的缫车需要多费点心思,我明儿再去木工铺子瞧瞧,看看能不能有一些启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