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曹殊并不意外,他点了点头。
“你怎地不惊讶?”季蕴蹙眉,疑惑道。
“前几日就听说了。”曹殊神色无奈道。
季蕴瞬间感觉无趣起来,她问:“曹哥哥,我们这是要去何处?”
“到了。”曹殊停下来,抿起一丝浅笑。
季蕴抬头望去,才发觉他们走到一处池塘旁。
周遭生长着许多芦苇,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好像笼上了一层轻薄的金纱,显得格外安宁。
“好美啊。”她望着天边的落日,感叹道。
曹殊微微侧目,他将季蕴揽入自己的怀中,目光温和道:“公主前几日来信,她已经助我恢复功名。”
“果真?”季蕴靠在曹殊的肩膀上,惊喜道。
曹殊微微一笑,随即点了点头。
“太好了。”季蕴抬眸,笑道。
“蕴娘。”曹殊垂下眼帘,他漆黑的眼眸注视着季蕴,面色变得凝重,低声道,“公主查明药斑布之案,官家决定封她为亲王,她此次来信的目的,便是要我入朝为官。”
“曹哥哥,那你是如何想的呢?”季蕴明白过来,她轻声问。
“我不晓得,公主帮曹家洗刷冤屈,我应当报答她的恩情,可是……”曹殊蹙紧眉头,沉吟道,“蕴娘,你认为我该如何?”
季蕴思忖片刻,沉声道,“曹哥哥,你自幼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入朝为官,替君分忧的吗?不过晚了三年而已,如今你又在犹豫什么呢?”
“我明白了。”曹殊眉头逐渐舒展起来。
“不,曹哥哥。”季蕴摇头,她语气柔和道,“我说得再多也无用,一切都得看你自己是如何想的,无论你做出任何决定,我都支持你。”
二人依偎在一起,他们看向天边,落日慢慢地西沉,一阵风拂过,岸边的芦苇随风飘动。
水鸟立在水面上,尽显孤独。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1。”曹殊眼睫轻垂,他眸底泛出柔色,轻声道,“蒹葭依水而生,就好比你我,蕴娘,对于我来说,你就是给予我生命的水。”
季蕴微怔,她抬眸看向他。
“当初我颓废在书铺中,是你多番鼓励我,没有你,就没有我,蒹葭冬日枯萎,明年春日还会再次发芽,所以无论你去何处,我都会再次追寻。”曹殊抱紧季蕴,他漆黑的眼眸凝视着她,低声道。
季蕴低下头,她脸颊泛红,唇角微微上扬。
暮色渐起,水光潋滟,天边犹如晕染的水墨画似的,芦苇丛徜徉在温和的落日下,宛如一副动人的画卷。
曹殊修长的手握住季蕴的手,他莞尔一笑,嗓音温和:“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季蕴耳后根隐隐发烫,她没想到曹殊说起情话来,叫人如此不好意思,便局足不安地靠在他的怀里。
“蕴娘。”他低声道。
季蕴面容羞涩,她抬起眼眸,应了一声。
“咱们成婚罢。”曹殊神色格外缓和,语气认真道。
季蕴怔了怔,她眼睫轻颤,竭力地压下心底的起伏,手指绞着衣袖。
她小声道:“好。”
第148章 完结
永延十七年,春。
鲁国公主查明药斑布之案,女帝龙心大悦,下令册封其为鲁王,入朝参政。
太子和鲁王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其党羽各自为营,朝堂之下暗流涌动,明争暗斗此起彼伏。
何毓入了鲁王的阵营,借此摆脱柴晋的控制。
二人再次相见,是在朝堂上,为各自的阵营针锋相对。
短短数月之间,东京城的局势变幻莫测,风谲云诡,皇位之争正式打响。
崇州落了一场细雨,春光渐暖,万物复苏,枝头的黄莺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城中的亭台楼阁点缀在这绿意盎然中。
余西季家大房的四娘子季棉要出嫁了,匹配的是扬州知州的长子李谨和。
崇州权贵前来吃喜酒,祝贺这对新人喜结连理。
一个月后,陈密致于秋后问斩的消息传遍崇州的大街小巷,百姓们高兴不已,感叹这都是他罪有应得。
知州的位置暂时空缺,就在百姓们好奇新知州何时上任的时候,余西季家二房的三娘子也要成婚了,嫁的自然是曹家三郎,去年药斑布比试,二人就因有私情传得沸沸扬扬。
曹家昭雪平反,重振门楣,听闻女帝已下令恢复曹殊的功名,怕是日后就要入京为官了,季家再无理由阻止。
曹桓亲自来季家下聘,季家长辈都挺不自在的,从前两家退婚,关系闹得很僵,没想到几年过去,两家不仅没有老死不相往来,反而又要结亲了,只不过这次新娘子换了一个人。
季蕴和曹殊成婚的日子定在三月初二,实乃良辰吉日。
外人得知婚期纳闷起来,暗忖这季家上个月刚嫁女,这个月又嫁女,未免也太心急了些。
其实真正心急的不是季家,张氏原本是不同意的,她还想让季蕴在自己身边多待一段时日,奈何曹家那头等不及,季蕴也无异议,便只好由着他们去了。
转眼之间便至成婚的日子,桃花盛开,春色格外宜人。
季宅屋檐廊下挂满了红绸布,阖府上下其乐融融,季家的亲眷以及城中权贵前来赴宴,只见门楼下张灯结彩,一阵鞭炮声响过后,小厮们引着宾客们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