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季蕴瞥见季梧微红的双眼,立即猜出她先前哭过,小心翼翼地问:“二姐姐,你是有什么不快之事吗?”
“让你见笑了。”季梧闻言眼中含着泪意,挤出一丝笑道。
“二姐姐,你但说无妨。”季蕴握住她的手,轻声道。
季梧苦笑道:“蕴娘,不瞒你说,自从和离后,我整日闷在家中,你那日在祠堂和我说的一番话,我思来想去,愈发觉得这样浑浑噩噩的日子没有意趣,今日便去寻了父亲,他如今年纪也大了,我想学习料理家中的生意,也可帮他分担分担。”
“你能想通,这真是太好了。”季蕴欣喜道。
“可父亲却又顾虑,说我如今和离,不适合抛头露面。”季梧眉心蹙了蹙,她垂眸,睫毛遮住眼底的黯然。
季蕴愣了愣,她没想到季惟会如此说,这不是故意往季梧的伤口上撒盐吗?
“伯父的意思许是怕你再受到伤害,他是关心你。”她安慰道。
“你不用安慰我,我都明白。”季梧叹道。
“那伯父后来怎么说呢?”季蕴问。
“父亲说让他考虑几日,他虽为家主,但族中耆老权利甚大,多方牵制着,想来坐在那个位置上高处不胜寒,其中怕是也有许多不得已,我明白他的苦楚,可我心中还是难过,你说,他是不是嫌弃我,给季家丢脸了?”季梧潸然泪下,啜泣道。
“怎么会呢?”季蕴心中一慌,她连忙安抚道,“伯父他是疼你的,他当初支持你和离,又怎么会嫌弃你呢,你莫要胡思乱想。”
季梧低声啜泣着,泪水如潮水般涌出,顺着眼角落下。
“人这一辈子就是要为自己而活,你和离并没有错,二姐姐,你能跳出火坑已经胜过这世间的绝大数女子了,你也不必纠结旁人如何说,要在意的是自己是怎么想的。”季蕴神情认真,一字一句道,“耆老权利再大又如何,自古以来权利的更迭如此之快,没有人能永远站在顶峰,生老病死是最寻常不过的,所以只有当权利握在自己的手中时,你想做什么再也没有人能阻止。”
季梧双目怔怔地注视着她。
姐妹二人在卧房内低声交谈,不觉间天色渐暗,季梧神色恢复如常,起身告辞了。
云儿送季梧出去后,她重新走进卧房,却瞧见季蕴神情凝重,问了一句:“娘子,您在想什么?”
“没什么。”季蕴心不在焉,摇头道。
云儿收拾着茶具,正准备出去的时候,季蕴忽然出声唤她。
“云儿,我想明日见师父一面。”她抬头,叹道,“有些话必须当面同他说。”
云儿略微诧异,她见季蕴下定决心的模样,点头道:“是。”
“就约在城中的茶楼,师父爱茶,也不知崇州的茶他吃不吃得习惯。”季蕴神情恍惚,轻声道。
“奴婢知晓了。”云儿颔首。
翌日。
季蕴同云儿至茶楼,她蛾眉敛黛,头戴团冠,身穿水色的长褙子,下身则是素白色的三涧裙,浑身带着一股淡雅的气质。
她倏然想起那日秦观止所说的话,便决定不戴帷帽。
季蕴深吸一口气,她鼓足勇气,在云儿的搀扶下走下车舆,抬头看向茶楼的门楼。
主仆二人面色平静地走了进去,却惹得来往的客人纷纷侧目。
“你瞧,那不是季家三娘子吗?”有人惊讶道。
“嘘,小声点。”
话音刚落,茶楼中的目光登时聚集在季蕴的身上。
季蕴状作没有听见,她在众目睽睽之下,同云儿走上二楼,在靠窗的包厢瞧见了秦观止的身影。
她低声道:“师父,久等了。”
“无妨,我才刚到。”秦观止闻声转头,微笑道。
季蕴慢慢地走了进来,随即在秦观止的对面坐了下来,而茶炉中正煮着茶,一股淡淡的茶香飘了出来。
秦观止抬眸,他瞧见季蕴没有戴帷帽,有些意外道:“看来你想明白了。”
“是啊,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1,日子是自己过的,所以无论旁人说什么,弟子都不会放在心上。”季蕴弯起唇角,笑道。
第133章 瑞鹤仙(三)
秋行同云儿颇为自觉地退了出去,包厢内只剩下秦观止和季蕴师徒二人,气氛瞬间陷入安静之中。
“师父,您向来爱吃谢源茶,今日可要尝尝崇州的茶叶,虽说不如歙州的出名,但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季蕴弯起唇角,笑道。
秦观止点头,他神情淡泊,面上无甚神情。
竹帘轻轻飘动,桌前的茶炉中烹煮着茶水,壶口已渐渐飘出了一股茶水的清香。
窗外的街道人潮不断,青石板路上宝马香车熙熙攘攘,河面上的游船顺水飘着,船上的乐妓弹奏着古筝,吟唱着现下京中时兴的曲子,歌喉宛转悠扬。
半晌,在一片喧嚣中,茶水已经煮得滚烫,泛起了沸腾的浪花。
季蕴正为如何开口而苦恼时,她闻声瞥向茶壶,立时想上前帮忙,可手还未碰上茶壶,却被秦观止出言阻止。
“你坐回去。”他目光温和道。
“师父,您是客,还是弟子来罢。”季蕴急忙道。
秦观止深邃的眼眸注视着她,他微微一笑,嗓音缓和道:“你不擅煮茶,小心被烫着,为师来即可。”
季蕴抬眸,与秦观止的视线交汇在一处,她触及到他的眼眸时,顿时心生几分心虚,便也没有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