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悄悄关注这边的商队众人都有些迷茫,说是被子它没有四边,说是衣服它没有袖口,非要说的话倒看上去像个洞穴,可这么个东西在这究竟有啥用?
  生活在公元七世纪的人不知道,在未来有一种东西叫睡袋。
  “睡吧,明早还要赶路。”
  徐墨阳没有野外生存的经验,对帐篷蒙古包之类的搭建也基本没了解,所以他所谓的睡袋,其实就是一床被子缝成圆筒状,再把一个底缝好的超简陋版本,也就是现在已经过了蚊子最多的时候,不然睡一晚上得闷一身痱子。
  叶娘子嗯了一声,把新一批煮到半熟敲碎外壳的鸡蛋放到卤水里,做好新一批茶叶蛋的前期准备工作,又给徐墨阳和自己的草席周围撒了一圈驱虫粉,检查了一遍车上的各种防打开装置,才钻进被筒里睡着了。
  叶娘子和徐墨阳的身上都栓了一根微微绷紧的长布条,谁要是想对他们的东西动心思,就必须先割断这根布条,而这一定会惊动至少一个人,也算是给物资做了个双保险。
  商队除了少数可以睡在马车上的,剩下的人基本都是在放了包裹或者空着的车上睡的,本来他们还觉得不错,至少没有睡在地上不是?可看到徐墨阳两人周全的准备以后,这能看到星星的车子突然就不香了。
  郑家药铺的要价虽然贵,但驱虫药的效果也的确好,至少徐墨阳醒过来的时候没有在身上看见可爱的小虫虫们开派对,从被卷卷里爬出来的时候也没有浑身酸痛,野外露营体验也算基本合格了。
  叶娘子起的比徐墨阳还要早一些,灶上的火已经升起来,卤水和茶叶蛋的香味已经逐渐浓郁起来,商队那边的人也起了一半左右,还有个青年冲着他们这边走了过来。
  “敢问这是何物?”
  第12章 茶叶蛋买卖
  在适应了叶娘子这个人工翻译后,徐墨阳和青年快速走过了相互客气的程序,来到茶叶蛋的售卖环节。
  “这是乞巧蛋。”
  徐墨阳无视了叶娘子震惊的眼神,他为了给茶叶蛋起一个好听的名字真是费尽了脑细胞,按照大石花纹起吧,大石也没有好听的别称;按照蜘蛛网纹路起吧,偏偏蜘蛛也没多少好名字;就算是厚着脸皮叫松花蛋,偏偏这花纹还不像样。
  “我家长辈曾说,这蛋以前是厨娘专门研究出来,给家中小辈吃的,当年家中有位女郎极受宠爱,生的貌美无双却体弱多病,偏又有些挑嘴,那苦药汁子一概不碰,于是花费重金求大夫给了药方……”
  徐墨阳其他的不行,但逻辑自洽的故事还是能编一编的,而且现在离出发还有一段时间,这个青年也不介意多听一段传说。
  “……后来,已经成了官夫人的女郎回乡探亲,定了这个名字,从此代代流传。”
  乞巧蛋,其实就是徐墨阳想到七夕时候女子要看蜘蛛结网,而七夕又被称作乞巧节,勉强搭上点边又比蛛网蛋好听,才给茶叶蛋定下的名字罢了,要不是怕膏药国那边的味道太重,徐墨阳甚至想叫乞巧子,毕竟这个时候的鸡蛋又叫鸡子。
  “当然,这也是听家中长辈说的故事,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晓,你若真把它当那治病的药,那八成也没什么效果。”
  不管青年信不信,补丁还是要打的,毕竟传说的本质还是讲故事,是为了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徐墨阳多赚些钱,而不是充当莫名其妙的神医。
  “你我萍水相逢也是有缘,送你一个尝尝味道。”
  产品展示环节完毕后,体验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徐墨阳不至于舍不得一枚鸡蛋。
  青年道了谢,拿着茶叶蛋就回去了,他们吃饭的时间是固定的,错过了就只能在路上自己解决了。
  徐墨阳做茶叶蛋的时候,刻意参考了小镇上普通人的口味,也了解了一些长途跋涉中的日常饮食,所以刻意调整了一些香料的配比,加重了茶叶蛋的咸味和鲜味,要是商队的人没尝过还好,一旦味蕾被打开,基本上就适应不了原来伙食的寡淡口感了。
  徐墨阳判断的没错,他的炒鸡蛋还没吃完,那个青年就又来了,不是大批量采购,只是出于个人嘴馋想买回去两个打牙祭,徐墨阳之前就已经计算过成本和利润,开出来的价格也并不算太贵,所以很顺利的做成了第一笔生意。
  “总算是开张了。”
  徐墨阳也松了口气,之前虽然在小镇上模拟过,但真的实战起来还是不行,不过至少已经把多购买有优惠的信息放出去也,也不算特别失败。
  也就是现在生意还比较好做,不然就他这种表现,在现代餐饮业的红海只有饿死的路。
  “你问问,还要走多久才能到村落城镇。”
  徐墨阳活动着双腿,抑制着自己想要揉臀的渴望,他算准了不少东西,却忘了古代的官道跟土路没什么差别,而不管是马车还是什么车都是一样的颠。
  “回头我们买些稻草之类的垫着,不然坐着太难受了。”
  这个时代的物价徐墨阳在小镇上就初步了解过,离首都绝对还有很长一段路,也就是现在还没发现棉花,不然他高低要给自己整个坐垫。
  叶娘子点点头,冲着商队那边过去了,她也是吃过不少苦头的,一双脚从早走到晚都不喘气的那种,可坐车考验的不是脚而是臀,这就很让人烦躁。
  “再过两天就有个村落能歇脚,往后还有几个镇子,到河州卫至少也要数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