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熏了一天的原始蚊香,整个院子里头弥漫着一股呛人的药粉味道。才一进门,李明夷就被自己的杰作呛了一嗓子烟。
  他快步穿过院子,隔了窗户向屋里探了探。
  出乎意料的是,除了那位阿婆,昨日的病人们也几乎都躺在房中。
  甚至连没有患病的缁衣不良人周满,也掂着匕首站在门口,听到靠近的脚步声,眼神立刻防备地瞪了过来。
  那张冷酷、傲慢的脸出现在视野里,他手上动作一顿,目光亦变得复杂。
  “病人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周满莫名其妙看着他。
  “如果你只是来玩匕首的。”李明夷瞟他一眼,“我建议你换个地方。”
  周满登时竖起眼睛。
  那张本就不算亲切的面孔上,天经地义挂着上位者的气势。只是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可无意中流露出的那股轻蔑,却精准地踩中了年轻人的尾巴。
  “病人都好得很,我挨个看着喝了药,暂且没有病危之人,大家也还没人出现什么冷热之争。”
  满意了吧?
  他抬起下颌,视线居高临下蔑视回去。
  “知道了,辛苦。”
  对方抬手拍拍他的肩。
  接着便掏出一卷银色的东西,将之在手上展开,目不斜视地从他身边走了进去。
  有那么一瞬,周满差点没克制住拔出匕首的冲动。
  “阿婆,我来看看你。”
  找到昨日最先发声那个阿婆,李明夷戴上听诊器,仔细倾听她的心肺情况。
  “呵……”
  心脏跳动的声音中,一声叹息似的、轻缓低沉的笑声从听筒里传来。
  李明夷抬眸看着她——痒吗?
  阿婆慢慢摇了摇头。
  “郎君多大了?”
  李明夷摘下听诊器,俯身听她说话:“二十九。怎么了?”
  “没什么。”阿婆含笑注视他关切的面容,“只是想我那小儿子,今年也二十九,和你一般大。”
  李明夷起身望了望四周:“他没来?”
  阿婆却垂眸看着地。
  “他……去啦。”
  李明夷循着她的视线低下头,半晌没说话。
  “郎君呢。”阿婆拍拍他的手背,慈爱地笑了笑。
  和其他乡亲抱怨的冷酷之人不同,这分明是双温暖的手啊。
  “家里人可好?”
  怎么好端端的,到了突厥人手底下?
  她用眼神无声地询问。
  滚烫的体温从手上传来,李明夷摇头:“不太清楚。”
  不管是一千年后的新世纪,还是数百里外的陈留,现在是什么光景,他都不敢轻易下结论。
  阿婆仿佛明白了什么,笑容慢慢淡去。
  “可怜的孩子。”她伸手触了触这张似乎不大爱笑的脸,“在突厥人手底下讨营生,很辛苦吧。”
  倒也不算。
  非要说的话,辛苦的人肯定不是他。
  不过,他并没有推开这只表达着接纳的手。
  “还好。”李明夷微微展唇,真心实意地道,“好歹还活着。”
  活着本身已经弥足珍贵。他想告诉对方的这句话,却被那含蓄的善意,先一步传达过来。
  其他病人的情况也大致和周满说的差不多。
  疟疾的病程大约可以分为四程,潜伏期、寒战期、发热期,以及凶险的出汗期。届时病人的体温可能从40摄氏度的极高骤然降至35.5摄氏度的低体温,在护理手段匮乏的古代,死亡率绝不逊于任何天灾大疫。
  目前他们使用的蚊香和中医的截疟法,最多仅在预防期和冷热相争前能有收效,一旦体温开始波动变化,病势几乎不可阻挡。
  简单查看过病人的情况,李明夷便折回山前,继续和两个突厥壮丁加班加点地赶制青蒿素。
  次日。
  经过活性炭块洗脱、酒精重结晶处理工序,反复被萃取出的棕色膏体,终于一步步转变成熟悉的晶体状白色颗粒。
  李明夷珍惜地将之一点一点取出,展在手心。
  这个被誉为中国传统医药赠给世界的礼物1,穿越了一千年的时光,再次凝聚在他的手中,带来奇迹般的希望。
  七日后。
  在不同体型的哺乳动物身上反复实验药理,之后李明夷又多次调整萃取步骤中的各项参数,几乎不眠不休、夜以继日,终于得出一个初步的用药方案。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谁又来担当那第一只人类小白鼠?
  虽然之前阿婆说过她愿意,但考虑年龄、体质等综合因素,李明夷并不觉得这是个优先的选择。
  “……小,小少主?”
  正在他头疼之际,执失思为略显讶异的声音从门外响起。
  下一瞬,脚步声急雨般袭来。
  九门重郡如今的小主人,理所当然地闯进这道门里,目光冰冷,直射过来。
  执失思为刚跟上一截,便被其步伐甩在后面,呆呆愣在原地。
  “你算计我们。”
  少年一把揪起李明夷的衣领,牙齿用力地磋磨,像在咀嚼被背叛的滋味。
  李明夷垂眸瞥了眼意料之外的客人。
  怎么跑这儿来发病了?
  见对方迟迟没有松手的意思,李明夷抬手按住那个他亲自手术过的关节,让疼痛提醒对方冷静。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