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大家不约而同地为许岩的这场行为艺术感到惊叹。
有人低声议论:“这孩子真是玩得极限,居然能在水下这么久,还能画出这么复杂的东西。”
虽然他们没法亲眼看到许岩水下的动作,但泳池四周的大屏幕清晰地展示了他头顶安装的摄像头所捕捉到的画面。
“天啊,我连在水里走几步都觉得费劲,潜水就更别提了。这孩子怎么能在水下呆这么久,还能专心作画?”
“他不觉得缺氧吗?怎么做到的?”
许岩在水下潜了三分钟,终于浮出水面,调整呼吸,然后将笔刷再次蘸上特制的颜料,再次下潜。
这片池子的面积并不大,是专门为儿童和初学者设计的浅水区,画满整个池底不过需要三次下潜。
随后,许岩换了支更细的笔,这次蘸的是深灰色的颜料。尽管他已经连续三次潜水,每次都憋气三分钟之久,然而浮上水面时,脸色都没怎么变,也丝毫没有缺氧的痕迹。
“卧槽!我同桌牛叉!铁肺啊!”冯仁杰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
这只深灰色的笔勾勒出了一只鲸鱼的形象,但水底的这只鲸鱼,脸上却露出痛苦的神色。在它身旁是同样深灰色的一团神秘物质,好像一只无形的手,将鲸鱼的生命力从它身体上抽走。
早在这学期刚开学时,许岩就曾在英语课上主动做了一次有关海洋保护的主题演讲,便是从寒假期间他在水族馆的经历切入——当然,隐去了当时是和张睿琦一起去的事实。
于是,在接到许岩邀请来看他“水中画展”的时候,10班的同学和一同受邀的高松然几乎立刻就猜到,许岩今日的作品,主题八成与保护海洋生物有关。
而围观的群众则有些困惑,四处打听:“这团黑乎乎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呀?”
这时,许岩刚好再次浮上水面,笔刷蘸上了之前画海浪用的白色颜料,轻巧地在深灰色的色块上刷刷几笔,像是阳光照射在油污表面,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看到这里,配上10班同学的热情讲解,现场的一些围观者开始明白了许岩这次行为艺术的主题。
这不就是世界新闻上时常看到的油轮泄漏事件吗?海水被污染,大批海洋生物死去……
然而,也有一些观众表示担忧:“这画作给孩子们看会不会太吓人了点?毕竟,画在儿童泳池里,好像有点不合适吧?”
站在一旁的一位三十多岁的孩子父亲听到这话,立刻反驳道:“拜托,这算什么呀?我小时候看宣传禁毒的海报,那才叫可怕!那些海报上把吸/毒者的面脸都不打码,活生生展示给我们看,宣传效果杠杠滴!相比之下,这画简直温柔爆了!”
“宣传保护自然,可不就是要把不保护的惨烈后果展示给你看嘛!”
许岩又画了一群鱼,五彩斑斓的,好像电影《海底总动员》里那群奇特又美丽的生物一样。还有一只栩栩如生的海龟,在浅滩处旁若无人地划动四肢。
可还没等观众们来得及叫好,许岩已经换上了一支棕色的笔刷,笔下渐渐出现破碎的垃圾、散落的塑料瓶,还有沉在海底的种种废弃物。
一条小鱼挣扎着游过,却无处躲避这些腐烂的碎片,被破碎的渔网缠住鱼鳍,无力挣脱。鱼群里的其它鱼离这些垃圾不远,却无能为力,只能看着同伴的生命力逐渐消亡。
接着,一只美丽的海龟出现在画面里,然而它的四肢被一个白色的塑料袋紧紧缠住。
“这就是海洋污染的结果吧?”有人在一旁议论着。
这时,围观人群中一个小孩突然扑簌簌落下泪来。她不久前刚看完一部讲述海洋污染的纪录片,那些画面如今眼前重现,让这个多愁善感的孩子感触颇深。
许岩的画作还未结束。他再次浮上水面,短暂调整后,重新潜入水底,手中换回了那两支蓝白相间的笔刷。
海浪再次将垃圾、油污、渔网等污染物一点点覆盖,画面里的海洋渐渐恢复了它应有的模样。最后,瓷砖上的大海终于变得平静祥和,蓝白交织,仿佛再度生机勃勃。
许岩终于浮上水面,这一次,他的脸庞微微泛红,显出些许疲惫。整个游泳馆安静了几秒钟,随即,暴风雨般的掌声骤然响起。有人急忙掏出手机,后知后觉地想要拍下这画面,然而水面的折射却让他们的镜头无法清晰捕捉。
隔壁大水池、温水区的游客听到这边的喧闹声,纷纷好奇地赶来围观。可当他们到达时,看到的却是一个年轻人穿着泳衣站在水池边,满身湿漉漉,正在接受围观群众的掌声与致意,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忽然,场边出现了一个身影,让许岩感到意外和愤怒。
“咳咳,各位,”此人清清嗓子,试图吸引周围人的注意,整了整西装,摆出自信的姿态,“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刚刚完成的作品,正好体现了我们水族馆的经营理念。一直以来,我馆致力于海洋生物的教育与展示,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即将举办的海洋保护展览,还有重新开放的洋动物表演……”
许岩有些懵逼,因为突然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水族馆那位好大喜功的经理。
你搁这儿喧宾夺主来了?
听了水族馆经理的话,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也有些反感,原来这什么绘画表演,只是一场商业行为,给水族馆打广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