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怎么回事?突然那么安静,灯也灭了。10班搞的灯光秀出故障了吗?”
“这故障太不巧了,也太破坏观看体验了吧!本来还以为是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呢!你别说,在出故障之前,我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了。”
“我也是!今年暑假,我刚跟爸妈去了趟千灵峰,那里可是猴子的天堂!山上猴子的叫声,跟台上的女生小提琴拉的声音简直如出一辙。说真的,我都有些替高一10班可惜了。这么精彩的表演,就因为设备故障而……”
这位同学话没说完,一阵低沉有力的敲击声从王笛栖身的石头装饰处传来,“咔咔”,缓慢却富有节奏。
葛希瑶也重新加入了演奏。就像先前模仿猴子鸣叫一样,这一次,她依然没有正儿八经地拉一首好听的曲子,而是继续在用小提琴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特殊音效。
她握住琴弓的右手在较小的幅度内快速游走,拉出的声音短促又尖锐。随着节奏的加快,她的琴弓来到离琴桥很近的地方,声音变得更加刺耳。
与此同时,王笛敲击架子鼓的节奏逐渐加快,音量也迅速增强,仿佛在在猴群中传递着一种紧张的情绪。
猴群的确显得焦躁不安。在前台表演的四只“猴子”抓耳挠腮,彼此依偎,四处张望,寻找让他们感到不安的声音来源。
潘梦影扮演的小猴子目光敏锐,率先发现了声音可能的来源。她急切地奔向剩下三只猴子,激动地朝远处指去。靳文蕾、沈建、卢浩三人随即效仿,把手架在额头前方,做出张望的动作。
10班后方分成两排站着的合唱团圆也重新开口。这一次,口中没有具体的歌词,只有一声声快节奏的“啊——啊”。这歌声起初极为短促而高亢,随着时间渐渐流逝,10班同学这阵没有内容的吟唱,也渐渐舒缓了下来。
前排四位猴子演员动作同样放缓,表情变得平静。原本让人颇为紧张的气氛逐渐缓和,急促的鼓点和尖锐得仿佛爆鸣的小提琴声,也没有刚才那样刺耳了。
10班合唱团的声音越来越柔和,又恢复了之前的“猴山欢乐剧”中好像无关痛痒的合声吟唱。
观众席上有人赞叹:“哇,高一10班有两把刷子的。面对突发情况,居然也没有丝毫慌乱。换成我在台上,要是我精心准备的灯光道具突然出故障,肯定急得满头冒汗。而他们呢,合唱演员的队伍都没有乱!”
有人感慨10班运气好:“切,他们还挺幸运的嘛。本来以为灯光坏了,结果只是短暂失灵,坏了几秒钟又恢复工作了。”
“你有什么好不服气的?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再说了,他们的表演的确好看,灯光效果那么美,和声好听,小提琴拉出的猴子叫声惟妙惟肖。说真的,要是让一些场外因素——比如灯光故障——毁了这场表演,我还觉得今天逃课亏了呢!凌茜,你觉得呢?”
这位同学说完,看向了坐在身边的一位高三女生。
别看这个女生个头娇小,还戴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看起来像个文弱的乖乖女。她偏偏是高三年级著名的“金属黑嗓学姐”郭凌茜。
三中的摇滚社团,她是创立者之一。由于早早被首都音乐学院录取,已经高三的郭凌茜依然活跃在摇滚社大大小小的排练、演出中,担任主唱。
此时有同班同学征求她的意见,郭凌茜却一言不发,眼神好像锁定在了舞台上。
另一个同学连忙说:“小声点。凌茜已经沉醉在表演里了,别打扰她。”
从郭凌茜创立摇滚社、上高三依然不放弃社团活动,就可以看出她对音乐的无上热情。此时,同学们想,肯定是她在这场表演中找到了共鸣,不愿分心聊天。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那个打鼓的女生,郭凌茜想把她招进摇滚社团。
对着台上瞪了好一会儿,同学们的议论声渐渐低沉,郭凌茜这才缓缓开口:“我的猜测:你们都说错了,他们根本没有出现任何道具故障,我们看到的都是精心设计。”
啊?还等着郭凌茜一番高论,讲述高一10班如何临危不乱,或者讲讲10班同学的演唱技巧、演奏技巧呢。
“什么意思?设计好的?”同学们惊讶地重复着郭凌茜的言语。
郭凌茜语气平静,但任谁都能听得出,她内心无比激动。
“你们不觉得灯光忽然暗掉之后,刺耳的小提琴、尖锐短促的架子鼓,也是某种音效吗?”
她继续启发着身边的同学。可是,和她一起逃课跑出来看表演的同学,多数是来凑热闹的,谁也没有郭凌茜那么强大的对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终于,有一位高三男生怯生生地开口:“不是我骂那拉小提琴的女生,但是实话说了吧,灯光刚熄灭那一会儿,她的小提琴拉的不像猴子叫,却像……锯木头。”
周围几个高三同学听了,都忍俊不禁。郭凌茜却猛地一拍大腿,随即又揉揉因为力度太大而有些痛的大腿,严肃道:“对,就是锯木头。”
大家消化起郭凌茜的话来。没等周围人对郭凌茜这番高论再有任何意见,舞台上的灯光逐渐变暖,好像黄昏的余晖洒满猴山。
10班合唱团再次由和声无词吟唱,变成了有歌词的合唱:
“机器响声轰隆如雷,猴群紧张慌忙狼狈。隔壁山头树木残毁,猴群忧心家园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