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听你的意思,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
  杨陶璐的态度很好懂,高松然连猜都不用猜。这个课代表,相处一个学期下来,高松然对她相当了解:心思单纯,没那么多弯弯绕。
  杨陶璐说这话的时候,“不情愿”三个字已经跃然脸上。
  “高老师,国旗下讲话时,顾青丽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有的人会成为伟大的人,叱咤风云。像我这样的,没有太多本事,能当一个平凡的人,不给这个本来就挺混乱的社会添乱,就挺不错了。”
  第165章
  高松然表面平静,但内心已经激动得想要直拍大腿了。承认自己的平凡,承认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变身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这是高松然希望他的学生能够认识到的。
  大多数人认识到这一点,是通过成长路上的挫折。高中生,尤其是像杨陶璐这样,在城市里长大的独生子女,被家长保护得很好,对世界的广阔充满了无尽的向往。
  在走上社会摸爬滚打之前。高中生受到的挫折很有限。如果孩子们一定要在受到挫折后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平凡,高松然希望,让挫折的时间点留在高中、大学,放在孩子们还能家长和社会保护、优待的年纪。
  至于杨陶璐,好像已经不需要这样的挫折教育了。
  和顾青丽一样,她已经做好了做一个普通人的准备,对未来的期望值不会太高,今后若是过得不顺利,失望地摔下来的时候,也不会太痛。
  “就学习而言,我好像还就最喜欢英语这门学科。这一次英语竞赛,倒是让我看到了一种新的职业生涯的可能性。不过,我不想当外交官,不想出现在电视上,只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译员。不管是翻译书也好,还是在外贸公司工作也好,总之,我对自己的抗压能力并没有太多信心。”
  尽管杨陶璐的天赋词“异口”,让高松然联想到“同声”,进而猜想她的天赋会是同声传译员。但是,如果她自己不愿承担同传译员工作的高压,高松然也不会为了实现系统的期望而去强迫她。
  “很不错的规划。既然你有了初步的想法,就去努力吧。对了,口语大赛的评委胡驰老师这两天还待在三中。今天是高二年级的英语文学创作比赛,他也担任评委。能找到机会,就去跟他聊聊,以后若是想当翻译,可以提早取取经,少走些弯路。”
  “去跟他聊聊”。
  只不过,聊天的对象是一位业界权威。虽然胡驰的年纪并不大,但杨陶璐心里没底,瞳孔瞬间紧张得缩成一团。
  “高老师,我一个高中生,就这样去找他,不合适吧?要不还是算了,我现在才高一呢,等以后上了大学……”
  发觉高松然的脸色似乎板了起来,杨陶璐知道,这话高老师不爱听。
  于是,话没说完,她便止住了。
  “有了目标,就去争取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大道理,我也不用多说。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要对未来的自己有多少执行力报太大希望——一个月后、一年后、上大学后……没错,过来人的话,肺腑之言。”
  希望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学会保护自己,不随意逞能,又害怕这会让孩子失去探索世界的勇气。
  高松然不免有些担心,自己对于“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尽早接受挫折教育”的认知,是否有些过于保守,让杨陶璐这样本就普通的学生,变得更加唯唯诺诺。
  于是,他改换了更加和缓的口气道:“去找一下胡老师,你没有任何损失。可能你会担心你耽误他的时间,可三中花了钱,请大佬来当评委,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帮助咱们三中的学生更好更快成长吗?学校的资源,不用白不用。”
  确实,除了开口求人损失的一丁点面子之外,没有任何损失。杨陶璐下定了决心,说干就干!
  打听到了高二年级英语文学创作比赛的时间地点,比赛一结束,她就等在门口。
  不知是错觉还是什么,胡驰在比赛场所出口见到杨陶璐时,有那么一秒,他的脸上竟浮现了一丝惊喜神色。
  来找大佬的决定下得匆忙,杨陶璐也没有准备什么问题请教胡驰,只简要表达了自己未来的愿望,也想走翻译这条道路。
  可胡驰感兴趣的似乎远不止这一点。担任评委期间,他就观察到了杨陶璐自己发明的速记系统。
  邀请杨陶璐坐回了会场评委席,胡驰回答了她的问题,还夸她记性好、反应快,但更多的赞美,都围绕杨陶璐做笔记的能力展开。
  “这个句子那么长,你居然用三个符号就能表示,后来复述的时候还能记得一清二楚……哦,原来是这样,你的缩写逻辑竟然这么奇特……”
  从礼堂出来,杨陶璐的脑子还有些懵。
  两人的对话,与其说杨陶璐在向大佬请教“想当翻译该做什么准备”的一些列问题,不如说胡驰一直在鉴赏杨陶璐做笔记的方法。
  当杨陶璐终于找到机会告诉胡驰,她是来请教,如果想成为翻译需要学习什么技能时,胡驰眼中的惊喜更盛,忽然说:“杨同学,你的速记能力,以及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外语信息的能力都很强。我觉得你不光有成为一名优秀翻译的潜质,更可以考虑往同声传译方向发展。”
  同声传译?自己刚开始展望翻译的工作,大佬就把自己的天花板拎到这么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