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941节

北宋穿越指南 第941节

  这相对要文明一些,但对基层组织力要求较高,往往也会夹杂着武力逼迫。
  西夏搞坚壁清野,主要偏向于第二种。
  因为他们的基层组织为部落,各部酋长有能力组织百姓迁徙。而且又是全民皆兵,青壮都被抽去打仗,百姓皆为士兵家眷,如果胡乱驱离百姓会搞得兵无战心。
  黄河西岸,怀州城外。
  郊野地区有成片成片的幕梁,这是一种西夏小帐篷。可利用野外树木做支架,也可使用木料搭建支架,再盖上毛毡就能遮风挡雨。
  行军打仗之时,3个西夏兵共用一个幕梁。并配发一匹骆驼运输辎重,驮运这三个士兵的基本装备。
  现在,数万士兵都进城了,十多万百姓住在郊外幕梁之中。
  他们这些坚壁清野迁来的百姓,由于占用了郊外大片农地,跟本地百姓经常发生矛盾。
  穿过大片的帐篷区,李存惠独自骑马回城,亮出军官腰牌就进去了。
  并没有被怀疑。
  他带着小队骑马出城侦察,遇到明军跑散了很正常。
  当晚,岳飞再次率兵来到兴庆府城外。不但每个骑兵都举着火把,每匹马的马鞍上也绑着两支火把,继而吹号呼喊装出要攻城的样子。
  城内军民大惊,李仁忠再次把李仁孝请来,登上城头组织军民守城。
  对于西夏军民来说,夜晚反而更可怕。
  城外本来黑漆漆一片,现在却被无数火把包围,看样子似乎来了好几万敌军。
  岳飞又让熟悉水性的士兵,趴在门板上游过护城河,去点燃城外那些附郭民居。
  门板是从乡下民房拆来的。
  火把也是从方圆二十里的民房,获取木料、布匹、油脂来制作。
  三更天,兴庆府城外的民房,多处开始燃烧起来。火势越来越大,整条街整条街被引燃,甚至把城墙的外皮都熏黑了。
  西夏军民不敢出城救火,只能眼睁睁看着附郭民居被烧毁。
  全城百姓都一宿没睡,并且开始谣言四起。
  作为西夏的首都,兴庆府城内的大明细作,人数至少在十人以上。而且大都是单线联系,互相之间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他们这两天一直在城内造谣。
  谣言五花八门,内容如下:
  大明此次一共出兵百万。
  朱皇帝御驾亲征,已经在攻打灵州。
  王枢在克夷门全军覆没,所以明军才能从北方杀来。
  明军不是从北方来的,而是从东面来的,是李察哥全军覆没了。
  城外明军不止数千,来了足足有十万人,主力驻扎在定州等待粮草,最多三五天就能杀到兴庆府。
  灵州主帅任得敬已经投敌,这厮本来就是汉人,明军一来他就投降了。
  其实罔存礼才是已经投敌,手握三大军司却不战而退,还把二十万明军放来兴庆府……
  各种谣言,乱七八糟,而且还互相矛盾。
  岳飞这一拨夜间恐吓,让城内谣言传播更快。甚至都不用大明细作造谣,处于恐慌当中的西夏军民,已在自己制造谣言并传播开来。
  来自民间的谣言,很快影响到官员和士兵。
  天亮之后,虽然岳飞已经率军消失无踪,但兴庆府城内依旧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李仁忠遴选壮士,再次派人出城求援。
  求援者分往三個方向,一些走西南前去顺州,一些走正南前去静州,一些走正东前去怀州。
  岳飞故意把这些信使放走,他还是没放弃围城打援。
  ……
  怀州城。
  第二拨求援信使已经来了,把李仁爱的亲笔信交给罔存礼。
  罔存礼读罢信件,内心更加纠结。
  岳飞逼近兴庆府的当天,罔存礼就已经收到求援信。他一边派遣轻骑出去打探,一边派人去通知李察哥。
  李察哥带着两万骑兵,此时在沙漠边缘,屯驻在几处草场。
  李彦仙目前在盐州坐镇,居中调度粮草和军队。种彦崇、萧合达做先锋,正在朝着怀州城进发,但行军速度极慢,因为运粮队遭到好几次袭击。
  双方都打得很不顺利。
  由于李彦仙率主力在盐州不动,李察哥只能一次次小规模袭粮,想把盐州明军给引诱得更深入。
  而李彦仙之所以窝在盐州,是因为粮草运输出了点问题——罔存礼那厮败退得太快,李彦仙麾下部队追得太急,粮道骤然被拉长,辎重有点跟不上。
  并且李彦仙麾下将领,一个个都在请战,想要快点追杀过去,攻占怀州就能直取兴庆府。
  罔存礼打仗太烂了,明军赢得太轻松了,全军上下都弥漫着轻敌自大的情绪。认为根本不用管什么粮草问题,只要一路追杀,敌军必然溃败,轻轻松松就能攻灭西夏!
  “李将军,昨天又有一批粮草运到,已经可以全军开拔了。”张宪建议道。
  李彦仙摇头:“还不够,须在此囤积更多粮草。然后带上更多民夫,随军运粮一直到怀州。”
  姚平仲说:“从盐州到怀州,也就三百里而已。留下一支军队驻守盐州,让后续粮草源源不断运来。至于前线部队的粮食,从盐州三百里转运就是。敌人怎么断我们的粮道?就凭那罔存礼?他敢出城断粮吗?他派出的兵少了,护粮队就能解决。他派出的兵多了,我们正好回师将其全歼!”
  “姚将军说得对。”张宪也忍不住了。
  姚平仲着急说:“我们这一路不赶紧进兵,兴庆府就要被友军拿下了!”
  他们为了抢功,已经失去理智。
  或者说,明明知道可能存在危险,但为了抢那灭国之功却要赌一把。
  李彦仙安抚道:“三天,再等三天。你们两位派遣部将,多带些骑兵去四处打探,俺总觉得哪里还藏着敌人。盐州城如果坚固些,我会同意你们的打法。但盐州城又矮又破,如果把这里作为粮草转运点,我军主力离开之后,是很容易被敌军攻破而断粮的。”
  张宪说道:“城内多留震天雷便是!”
  李彦仙摇头:“罔存礼麾下有很多步跋子,他们擅长翻山越岭、攀爬城墙,而且打起仗来还不要命。若有悍将带着步跋子,不计伤亡强行攻城,盐州城不一定能守住。”
  姚平仲说:“那就让聚集在盐州的驻防军和民夫,假装精锐跟随主力杀向怀州,诱使敌军来攻打盐州这边。我们悄悄留下几千精锐,城头也不安排多少兵,等敌人来了突然杀出!”
  李彦仙露出笑容:“这主意不错。”
  李彦仙麾下“主力”终于动了,由于他们“急着”赶路,没有撒出大量骑兵遮掩,很快就被李察哥的轻骑给“探查”到。
  “不着急,再放他们行军两日。”李察哥觉得自己抓住了明军的漏洞。
  “哒哒哒哒……”
  一骑快马奔来,信使把求援信交到李察哥手里。
  这是第一拨求援,第二封求援信还没送到。
  李察哥读罢信件,并不十分焦急,他立即给西夏朝廷回信。
  回信内容可以概括为:
  第一,克夷门就算会被攻破,也不可能这么快,明军肯定是从沙漠绕过来的。
  第二,如果是从沙漠绕来的,那么肯定人数不多,而且粮草也带得不多。
  第三,明军缺兵少粮,不可能攻下兴庆府,也不可能攻下重兵驻守的怀州。
  第四,所有城池的守军,都不要胡乱出兵救援,防止被南下明军(岳飞)围城打援。兴庆府,死守。怀州,也死守!
  第五,克夷门应该分兵南下,但不是去夺回定州,那样太过危险容易兵败。而是西渡黄河立下营垒,堵死岳飞缺粮逃跑的退路。
  如果西夏真能严格执行李察哥的方案,那么岳飞在银川盆地啥都干不了,甚至有可能因为粮尽而全军覆没。
  但李察哥有两点算漏了。
  第一,他没把怀州城外的被迁百姓当人看,因此下意识的就忽略掉了。
  第二,他没有意识到西夏首都的君臣、官员、军民有多恐惧,皇帝会一封接一封的发出求援信。李察哥若不回去,罔存礼肯定扛不住压力,迟早是要带兵救援兴庆府的。甚至,任得敬可能也扛不住压力,导致静州分兵回援而失守,让邓春那路大军长驱直入。
  这两点,任何一点都极为致命。
  但李察哥没有选择,他手里的筹码太少。
  眼下是他击破一路明军的唯一机会,他不可能带兵回去的。
  否则的话,就算李察哥回去全歼岳飞,李彦仙大军也能趁机杀到怀州城下。
  明军手里满把炸弹,四个二、四个a还带两王,李察哥手里却只有这四个3。
  他怎么可能把仅有的四个3拆了,然后打一套连子和三带,并且手里还剩一堆散牌?
  “逆贼,逆贼,他怎敢不回军救驾?”
  怀州城里,收到李察哥回信的罔存礼又惊又怒。
  罔存礼很想率军去救兴庆府,但他被明军打怕了,担心自己被围城打援。所以才龟缩不动,让李察哥赶紧回来带兵。
  可李察哥居然不回,把罔存礼气得要死。
  府邸外面突然传来吵嚷声,罔存礼把亲兵叫来询问:“外头出了什么事?”
  亲兵刚好正在跑来汇报:“国丈,诸部酋长求见,说控制不住麾下士卒了。城外十多万百姓,从数百里外坚壁清野而来,都是士兵们的家眷或族人。现在城里谣传有三万明军南下,如果不能攻破怀州,就会杀光城外的百姓。”
  这个谣言,正是李存惠在传播。
  闻得此言,罔存礼头大如斗,他是真不知该如何处理。
  怀州城凭空塞进来五万大军,而且还腾出民房堆放大量粮草,哪里还能容纳十几万百姓?更何况,百姓远道而来都还带着家当,仅牛羊牲畜就有四五十万头。
  这些百姓,本来是要送去兴庆府城外安置的,因为岳飞突然杀来才留下不动。
  让百姓进城,牛羊就得进城。
  只进百姓,或者只进牛羊,都要闹出大乱子。
  但又不能真留在城外,留百姓在外面,城内士兵会闹事儿。留牛羊在外面,那就是给岳飞送粮食。
  罔存礼招进诸部酋长,一番商议之后,决定把百姓和牲畜都放进城里。
  再拥挤也能挤得下,街道上人挤人挨着睡觉就是。
  罔存礼撒出大量轻骑,先观察附近是否有敌军,接着再小心翼翼把百姓放进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