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后来苏天翊离京,慕容宁改嫁,谷夫人把苏钰接去小住一段时间,与苏家关系才算近些。
这也就造成了苏略与谷夫人的不认识。
苏略在京城时,苏家与谷夫人几乎是断联状态。
后来关系好了,苏略跟随苏天翊走了,不在京城。
苏略与谷夫人这是第一次共同守岁过年,也是头一回见面。
“你放下前程,跟随父亲东奔西跑,如此孝心,实属难得。”谷夫人笑着说。
苏略唇角勾起一抹笑意,心里有几分高兴,“老太太过奖了。”
“爷们外头的事要紧,知道你呆不住,打算什么时候走?”谷夫人好像闲聊似的问着。
苏略道:“还没确定,估摸着要留一阵子。”
慕容宁搞出这么大的事,他当然得留京城。
“噢,要留京啊。”谷夫人笑着,有几分意味深长,眼中却透着担忧。
关氏笑着道:“是我疏忽了,不知道大爷要久住,房舍也没好好整理,明天我就让小子们把前书房收拾了了。”
苏略这些年回家也就是点个卯,在苏天佑的书房凑和几晚就过去了。
现在要长住,自然得好好收拾屋子。
“前书房就不用了。”苏略笑着说,“我还住原本的住处,静怡轩。”
关氏微微一怔,笑着点点头,“也好,明天我就着人收拾了。”
静怡轩是国公府中轴建筑澄怀阁左侧的小跨院。
而澄怀阁是苏天翊与慕容宁的住处,他离京后一直空置状态。
静怡轩也跟着空了下来,因国公府一直在做房屋维护,倒不至于漏雨,但也好不了多少。
“大哥要在京城久住?”苏钰有些意外。
苏略是住过静怡轩,但那是很久以前了。
据婆子们说,苏天翊把苏略带回来的时候才四岁,分派了奶妈婆子安置在静怡轩。
后来苏天翊与慕容宁成亲后,苏略年岁稍长,就搬到书房住了。
苏略突然提出要住静怡轩,是挺意外的。
“嗯。”苏略笑着说,“正好静怡轩与你住的听雨楼是挨着的,我也方便照看你。”
想到上回谢无衣的夜访,苏钰不由的一阵心虚,又有几分安心。
跟苏略做了邻居,晚上是真安全了。
闲聊中,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去。
鞭炮声响完,想到明早都要进宫,便散场各自回去休息。
至次日五鼓,苏钰起床,以最快的速度填饱肚子。然后坐在妆台前,开始梳妆。
关氏提醒过她,最好别喝水,因为朝贺吃席非常花时间,在宫里更衣又十分麻烦。
收拾完毕,苏钰坐车去二门。
两顶八抬大轿己经准备好了,小厮牵着马,苏略一身正装,身侧是衣貌整齐的护院小厮。
“今天我送你们。”苏略说着,他亲自护身,倒要看看哪个敢动手。
“嗯。”苏钰笑着。
苏略护送,是真不用担心了。
两人说话间,关氏也到了。
虽然大品梳妆后,脸上的粉十分厚,苏钰依然注意到关氏脸色不太好。
过年对于当家太太就是受累日,昨天还受了惊吓。晚上要守岁,今天又要早起,关氏有点撑不住了。
“我没事。”关氏说着。
就是有事也得等领完宫宴回来,晕也得晕回程的轿子里。
这是京城贵妇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两人上轿,大轿出了二门,仪仗就摆出来了。
初一的朝贺,除了按品梳妆之外,还要摆出国公府全副执事。两边街道早己净街,外人莫入。
随着开道小厮叫喝声,苏钰定定心神,苏略给了她安全感,至少不用担心再被刺杀。
苏天翊的养子,国公府的大爷,只凭身份是不值得关太后问一句的。
苏略是公认的天才,文武双修,十二岁中解元,刷新了大周朝的科场记录。
除了才气,苏略更是手腕更了得,非常会经营。现下京城的这些才子,就是新科状元叶峰,都没有当年他的风头。
骑马游街,万人空巷,随便一句诗词佳作,就能被仕子们传颂,多少人以与苏略结交为荣。
就连京城的大儒对苏略的评价也极高,认为他有可能是本朝第一个连中三元者,将来前程可能还在苏天翊之上。
苏略却不喜欢被人如此评价,他多次公平表示,苏天翊是他这一生中最敬仰之所在,也是他这一生追逐的目标。
这些话苏略说时,众人也没太当回事,毕竟苏天翊是他的养父,他还需要苏天翊扶持。
后来苏天翊因故把他出族,与他断决关系,苏略苦苦哀求,差点跪死在国公府门前。
许多大族看中他的才华,向他伸出橄榄枝,都被他拒绝。
苏天翊对他有养育之恩,做为养子他必须回报,不管姿态多低,都是应该的。
在文人当中,名声是非常重要的。
直到苏略放下京城一切,十年过去,再没拿起过书本,再没人与谈诗论画,而是跟随苏天翊东奔西跑,所有人才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