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家具阵设并不多,摆放的十分整齐,打扫的一尘不染。
“你这屋里好冷清。”苏钰忍不住说着。
这是一间标准的书房,就像外头的院子一样,太标准了,反而少了点烟火味。
难道这就是现实与虚构的反差吗?书信里的他,虽然时尔阴郁,时尔刻薄,但很会享受生活,活得十分精致。
“这边坐。”薛迟招呼苏钰到罗汉床上坐下。
小丫头端来热茶,婆子拿来手炉和碳火,屋里顿时暖和起来。
苏钰抱着手炉,喝着热茶,烤着碳火,终于觉得自己活了过来。
“你这屋里的地龙是不是碳不够,总觉得冷些。”苏钰说着。
也可能是她怕冷,下人便把她屋里的地龙烧的格外暖和。
“我倒觉得还好。”薛迟说着,“你若是怕冷,再让婆子加些碳火。”
“不用,这样就够了。”苏钰笑着说,却不自觉得歪头打量薛迟,“你与我想像中差了许多。”
薛迟轻轻笑着,问:“那你想像中,我该是什么样子?”
“这个嘛……”苏钰笑着,却是话音一转,“我不告诉你。”
一封封书信,真实中带着虚幻,仿佛雾里看花。而眼前的薛迟,却是真实存在。
没有必要为此纠结,她知道自己喜欢的是薛迟就够了。
薛迟轻轻笑着,却没有言语。默默喝着茶,享受着这一刻的愉悦。
苏钰,太有活力,扑面而来的热情,几乎要把人烧起来。只是这样看着她,就觉得很高兴。
兴奋中的苏钰继续说着,“我昨晚想了半夜,还想着中午去品花楼吃饭,结果大雪下个不停,真讨厌。”
“雪天出行是有些不方便。”薛迟说着,“等放晴了再去也是一样。”
“那就说定了哟,等放晴了,我们一起去。”苏钰笑着说,“说起来,你去过品花楼吗?我好像从来没有见过你。”
她是品花楼的常客,不但上上下下都认识,常去宾客也都相熟。以薛迟的知名度,他若是去了,老板肯定得大肆宣扬一番。
“去过。”薛迟说着,“与户部尚书李大人同路,谈完事情就离开了。”
“呃……”苏钰顿时哑然。
她倒是认识李大人的儿子,薛迟与人家老子同路,跟她完全不是一个圈子里的,就是同去一个地方,也不会碰上。
“我见了你挂在品花楼的诗句。”薛迟称赞着,“好诗,好句。”
苏钰的诗句在品花楼名列三甲,被裱起来挂在品花楼最显眼的地方。
潇洒豪放之中却带着几分婉约,他看到时就有几分赞叹。
苏钰虽然行事与众不同,但是她的才华也是高人一等。
“我可是很厉害的。”苏钰笑着说,“你也不错啊,只是从来不外露。”
书信来往中,他写了不少诗句。虽然不是句句精品,但不管数量还是质量,放在京城才子圈里也是超一流的。
这些诗句从来没有外露过,也是觉得没必要吧。薛迟本身并不走才子科举的路子,他的仕途早就一片光明。
信手拈来的诗句,写过好友看看就好,犯不上传到外面博名声。
“公务繁忙。”薛迟淡淡说着。
他与一般世家公子不同,他没有时间玩,没有时间交朋友,所有同龄人做的事情,他都没有做过。
孩童时他还写过几诗首,赢得薄名声。但随着渐渐年长,他也越来越没有空闲。
“大人……”
突然一句从门口传来,一个身着七品官服,文书打扮的人抱着文卷进来。
外面雪花正紧时,他身上也沾了许多,整个人好像雪人一般,声音都有些发抖。
苏钰看看他手里的文卷,不禁道:“不是吧,这么大的雪,还把公文送到家里来。”
该说文书敬业?还是薛迟敬业?
薛迟微微皱眉,问:“很重要的事吗?”
“重要,都很重要。”文书说着,声音中带着哭腔。
苏钰见状,便起身道:“我刚才过来时,看到旁边院子里的梅花开的不错,我去折一枝来给你插瓶。”
薛迟点点头,对屋里的婆子道:“好生跟着。”
“是。”两个婆子应着,跟着苏钰出门去。
苏钰从临流草堂出来,左转过桥就是梅园。园子并不大,花儿却是开的密集。艳红的花朵,配着这白雪格外有趣。
薛迟的书房太冷清了些,借他家的梅花送给他,也给屋里添些色彩。
“姑娘喜欢哪枝,奴婢帮你折下来。”婆子见苏钰要自己动手折枝,便连忙说着。
苏钰笑着道:“哪里需要你们,我自己来就好。”
婆子顿时急了,道:“那如何使得,若是伤了姑娘的手,岂不是我们的罪过了。”
这是薛迟的第一位女客人,将来弄不好就是大奶奶了。若是怠慢了,吃罪不起。
“我还怕闪了你们的腰呢。”苏钰笑着说,“不要在我面前啰嗦了,快去后头找了瓶子来,要装梅花。”
说话间,苏钰径自动手,折下一枝梅花。
苏钰抱着梅花正想回去,就听身后传来一声,“苏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