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姜初站在最后面,嘴角弧度不变,看着这感人的一幕。
杨谙同无数的父亲一样,对着谢辰嘘寒问暖,拉着谢辰,要带他去吃饭,厨房早就忙碌起来。
杨丞岱压抑心中的嫉妒,也在一旁对这个弟弟嘘寒问暖的。
“姜大人见谅,我们杨大人高兴坏了。”季管家客气道。
姜初很有自知之明,她立即道:“我也很为杨大人高兴的。”
姜初就跟着季管家安静的在偏厅等着,季管家招呼着她吃东西,身边只剩了孔能和周行。
周行从进入杨府就安静如鸡,紧紧的跟着孔能,连步调都争取一致。夭寿哦,这谢大哥居然把他带京城来了,不不不,不对,是杨大哥?
其他名义上都是杨府的人,肯定是要去复命的。
就在两人说话间,传来了大骂声,“姜初,滚出来。”
卫诤气势汹汹的闯进了杨府,他这张脸就让杨府的人,不是很敢拦他。
杨谙正在满脸慈爱的看着谢辰吃饭,听到喧哗声有些不悦的看着侍卫,“怎么回事?”
“大人,卫大人来了,叫着,姜初,滚出来。”侍卫回答道。
杨谙这才想起,是姜初送他儿子回来的,不过,这位卫诤怎么回事?没听说两人有仇啊!
谢辰连忙起身,“父亲,我们去看看,姜大人一路上很照顾我。”
“姜初,乌先生受皇命去教你学文识字,是你的先生,如今你到了京城,乌先生尸骨未寒,不去跪拜先生,你的书,读到狗肚子里了么?”卫诤愤怒的指着姜初。
杨谙到的时候,他刚好听到这段话,也算是了解了卫诤来的原因。
只听姜初震惊的声音:“什么?乌先生仙去了?我……我不知道啊!”
“哈……”卫诤冷笑,“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卫大人,姜初才到京城,她是送我儿回来的,卫大人可不要随意污蔑。”杨谙出声回护,这卫诤为了打压自己,真是什么帽子都乱扣。
“杨大人……”姜初几步上前,恭敬的行礼,“下官姜初,拜见杨大人。
杨谙满意的点头,“辛苦你送协儿回来了。”说着又瞥了满脸怒容的卫诤,他才故意道:“乌先生身死,他教过你读书,你就去看看吧!”
姜初乖顺的应下,“是,大人。”
姜初带着孔能,周行,跟着卫诤出了杨府,脸上可见不悦。
卫诤是坐着马车来的,姜初跟着钻了进去,一进去她就感激的看着卫诤,若不是空间不够,她高低得行个大礼。
“多谢卫大人,我本以为明天才能顺其自然的去看乌先生的。”
卫诤无颜面对面对姜初,他担不起姜初的感谢,他愧疚道:“子初贤弟……”
姜初险些没反应过来是在叫她,毕竟这个被她临时起的字,已经快被她遗忘了。
卫诤不需要姜初搭话,他实话实说,“乌先生病的突然,等不及我带去太医就没了,我让吕仵作做了检查 ,又问了曾经给杨珛把过脉的太医,乌先生的死因和杨珛很像。”
卫诤找不到证据,但是根据他这段时间的查访和验证,他肯定道:“乌先生是被人害死的。”
姜初握紧双拳,她控制自己,咬牙问道:“为什么?先生一介书生,杨谙为什么要害先生?”
卫诤看着姜初,“没有理由,杨谙杀人不需要理由,或许只是乌先生让他不高兴了。”
他暂时动不了孟相,就拿乌先生出气了。
姜初靠在马车上,”原来如此啊!我给先生准备了很多药的。”
卫诤看着失魂落魄的姜初,更是愧疚,“对不住,我答应过孔华照顾乌先生的。”
可是他没照顾到,他们都以为杨谙会对孟家下手,心神都在孟家身上,谁知道杨谙居然如此狭隘。
他无法去解释,因为听起来就是推卸责任的借口。
姜初咬住下嘴唇,控制自己的哭意,“卫大人,这不怪你,只怪杨谙太过狠毒。”
卫诤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只能低声保证,“子初放心,杨谙已经没有底牌了,太子要赢了。”
第137章 安息
卫诤带着姜初来到祁府,乌先生的灵堂设在祁府,就是祁先生才停留过不久的地方。
祁同存眼眶红红的看着姜初,“你就是师弟吧!我听师叔提起过你。”
明明师叔说要带他们回青州,那里有他的爱徒,可是现在师叔也长眠了。
“师兄。”姜初行了个礼,看着眼前的素白,突然有些胆怯,仿佛她不去看,就能再欺骗自己一样。
“大人……”乌先生的两个随从看到姜初就跪倒在地,哭道:“大人,是我们没照顾好先生。”
姜初越过两人,一步一步的向棺椁走去,凉意袭来,乌先生神情安详的躺着,周围的冰块,让乌先生看起来像是睡着了一样。
姜初搓搓手臂,趴在棺椁边缘,她低声道:“先生,我好冷啊!”
姜初仿佛听到乌先生的责怪,怪她穿衣少,说她调皮。
“先生,姜初来带你回家。”姜初的眼泪一滴滴落下,被她努力压制的悲伤,再次席卷了全身,让她感觉喘不过气来。
孔能已经像个孩子般仰头大哭起来,周行被感染,在一旁抹眼泪。
“呜呜……”哭声一片,卫诤不忍,背过身,走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