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丁公子不必多礼,我只是来猜个花灯。”姜初笑道。
  “那大人可要猜上面的了。”丁饶历大笑。
  越上面的越好看,谜底也就越困难。
  姜初非常自信,“尽管念来,我有师父和孔主簿在呢!”
  “十面空山外,千行雁阵南。”
  姜初扣着脑袋想了一会,然后求助的看向孔华,孔华摇头失笑。
  朗声道:“中秋节。”
  所以最后的结果其实是孔华为自己和乌先生猜到了花灯,至于姜初,太难的,她不会。
  分离了孔华和先生,她们自己玩,她不敢在高调,只敢猜底下简单的。
  三个臭皮匠凑在一起,还是勉强猜到了几个不是很好看的花灯。
  谢辰全程不参与,他只参与吃小吃活动。
  此时几人正围着一个香气四溢的烤羊肉的摊子旁边。
  摊主割肉的速度根本跟不上吃的速度,站着一旁等半天的小孩,直接馋哭了。
  孔能只能不舍的让出一份,谁让他吃的最多呢!
  县衙的灯山也围满了人,大家的灯山都被猜走了好多,还有机灵的书生,猜下许多,便宜卖给猜不到的人。
  灯山不再好看,但是换来的是街上的星光点点,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提着花灯,孩子们都兴奋极了。
  头一次拥有自己的花灯。
  姜初几人直接游玩到人群散去,才回了县衙。
  县衙后院也挂着好多花灯,姜初把自己的宫灯请孔能挂在她的屋檐下,才睡去。
  第83章 求助
  玩得太晚,姜初坐在书房里念书都不精神。
  然后就被乌先生罚到院子里站着念书了。
  来往忙碌的人,没人看姜初,毕竟姜初不是第一次被罚了,她还有过在乌先生眼皮底下打瞌睡的壮举。
  院子里一站,果然清醒多了,姜初大声的开始念书。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
  “大人,泽城县尉来求见大人。”李石硬着头皮打断了念书的姜初,不敢看乌先生。
  姜初也用眼睛去偷看。
  “去吧!”乌先生颔首,他知道没急事,不会有人来打扰姜初读书的。
  姜初把书放回书房,才跟着李石走。
  泽城县尉正在孔主簿办公的小书房里,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
  孔华也没冒然询问,只叫人上了茶水,就继续看自己的文件等着。
  泽城,是青州的邻县,所在面积只有青州的一半,没有码头,所以没有青州富饶。
  姜初才踏进屋子,泽城县尉立刻站起来行礼,“下官周济,拜见姜县令。”
  直接一揖到底。
  姜初赶紧扶人,“周县尉请起。”
  周济再抬头,已经红了眼眶,声音哽咽,“姜大人,我们言县令叫人谋害了,求姜大人到泽城主持公道。”
  周济语出惊人,姜初惊呼,“何人如此大胆?”
  “不知,下官们一点线索也没有。”周济摇头,又道:“言县令生前对姜大人赞不绝口,恨不能相交,下官常听言县令夸姜大人是如何的高风亮节,令人敬佩。”
  “此次实在是走投无路,特来向姜大人求救啊!”
  周济眼角还挂着泪,一脸崇拜的看着姜初。
  姜初挺直了腰背,就要应下。
  孔华打断,询问:“可上报刺史府了,刺史府可派人去了?”
  周济面露难色,“不敢瞒大人,言县令和刺史府关系恶劣,若是上报,恐被随意处理。”
  孔华接着道:“这不合规矩,姜大人和言县令同级,又无调令,不能擅离职守啊!”
  姜初咽下要说的话,安静的听着。
  周济早有准备,掏出一封信递给姜初,“大人,这是卫大人的信。”
  孔华闻言也不再说话,等着姜初看完,自然而然的接过信。
  “是卫大人的笔迹和私印。”孔华看完信,信里并没有说明原因,但还是希望姜初去泽城一趟。
  他重新开始打量周济。
  李石一直不敢插话,此时终于有机会了,他小声道:“大人,孔主簿,李石以人头担保,周哥是好人。”
  “认识啊,怎么不早说,快坐下细谈。”姜初拉着周济落座。
  李石有些不好意思,“是他不让我说的,不瞒大人,他是我表姐夫,我娘是泽城人。”
  周济赶紧解释:“怕影响大人,也怕石头被私情左右,大人见谅。”
  姜初指了指孔华手里的信,这才是真的私情好吧!
  她不一定会为了李石去泽城,但是卫大人嘛,就不能不去了。
  此时的姜初,全然忘了是谁被夸得立即要点头的。
  “周县尉是想看我们大人是否值得托付吧!”孔华淡淡道。
  周济也坦然,“是,毕竟事关重大,孔主簿慧眼如炬。”
  孔华不留情面,“你是想看我孔华,是否真心相帮姜大人吧!”
  周济怀有戒心,人之常情,可是他和李石如此亲近的关系,还叫李石不说,让孔华很不高兴。
  李石也察觉到自己的错了,立刻跪下向姜初请罪,“求大人责罚,我不该隐瞒我和姐夫的关系,也不该公私不分。”
  “罚你一个月的月钱吧!起来吧。”姜初根本没生气,因为没损失,而且李石也很快就说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