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待里正回去后,叶采苹走进堂屋,见叶老头在抽水烟。
  叶采苹趴到他的椅子扶手上:“爹,明天一早,咱们去挖木薯。”
  那几棵黄心木薯叶采苹很宝贝。她怕挖断了,叶老头可是挖木薯的一把好手。
  “是你上次种在菜园那几棵?”
  “嗯。”
  现在她又弄了个家具作坊,这个应该会比胡辣汤作坊更挣钱。
  胡辣汤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接受的,所以销量有限。但家具却是新房子的必需品。
  所以她得找个靠山,否则钱越挣越多,就怕招人眼红。想要生意做长久,必须跟上面的人打好交道。
  上次的苦木薯,给她带来的东西太少了。
  这次的黄心木薯,希望能在上面那些人面前刷刷脸,再换得县令的照拂。
  叶老头道:“那行,明天辰时左右,我跟你一块挖,晚些我还得到田地里看着呢。”
  叶采苹坐到他下首的椅子上,倒着茶:“有啥好看的,不是有长工在地里忙活吗?”
  家里的八十亩地早就开荒好了,该插秧的插秧,该种木薯的种木薯。
  作物种下后得打理,平时还得浇水拔草啥的,这些都得由长工来做。
  叶老头笑道:“我就喜欢看。每天瞧着那些田地,我心里舒服。”
  翌日,叶采苹便跟叶老头一块去挖木薯了。
  五棵木薯,叶采苹舍不得全挖了,只挖了一棵出来。
  那棵木薯有九个根块,每个都有二三斤重。
  叶采苹把那九个木薯全装到筐子里,待叶里正来了,便一起前往县城。
  第211章 见县令
  半个时辰后,叶采苹和叶里正来到了衙门。
  二人随着衙差走进衙门后堂,那是县令和师爷办公的地方。
  罗师爷正在桌案前写东西,看到叶采苹便停了笔:“呦,是叶东家,有失远迎。”
  叶采苹道:“什么东家,罗师爷唤我一声叶娘子便是了。”
  罗师爷哈哈大笑:“请坐。来人,看茶。”
  一旁的衙差连忙下去倒茶。
  罗师爷自然知道叶采苹搞了个胡辣汤作坊,这种规模的生意他也不少见,一个月挣个一千几百两,在越安县里,算是中等水平。
  但因为叶采苹上报过木薯,所以罗师爷记着她,而且叶采苹长得好看,很好认。
  叶采苹和叶里正在案桌旁的圈椅落座,衙差上了茶。
  罗师爷说:“二位今天来是……”
  叶采苹说:“我打算开一个家具作坊,今天特意来登记的。”
  罗师爷点头:“哦。想不到你一个小女子,挺有胆量的。家具作坊……可不好弄。”
  “到时就指望师爷和县令大人多多关照了。”叶采苹拿出两个木盒来,“这是孝敬师爷和县令大人的。”
  说着,打开其中一个,罗师爷一看,便轻吸一口气,这是人参!而且看这皮纹,年份不低,怎么也有个二三十年。
  罗师爷脸上情不自禁地漫上笑意:“放心放心,到时一定会好好关照你们的。”
  叶采苹笑道:“那就谢过师爷了。那个……不知我们可不可以见一见县令大人?”
  罗师爷神色有些为难。
  虽然这人参挺有心的,但就为登记作坊这等小事就见县令大人,会不会显得过于谄媚?
  叶采苹见他神色为难,连忙说:“是关于木薯的事儿,我找到了一种无毒的木薯。”
  “什么?”罗师爷激动地跳了起来,“这么重要的事你咋不早说,我这就去请!”
  说完,罗师爷便快走离去。
  看着罗师爷那急匆匆的背影,叶里正目瞪口呆,低声道:“采苹,无毒的木薯,是真的吗?”
  “对。”
  叶里正倒抽一口气:“你刚咋不早点拿这个木薯出来?白送了他们两棵人参。”
  叶采苹道:“该送东西还是得送。我先给了木薯,便是有功的,再送东西,对方也不会要,甚至还会给我赏东西。但送东西是诚意。”
  叶里正一想,也是,想跟别人拉近关系,上门自然得带礼物。
  道理他是懂的,但因为叶采苹送的东西太贵重了,两棵二三十年的人参啊,价值几百两!所以叶里正才有点忘了该有的礼节。
  叶里正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全,怪不得你能挣这么多钱。”
  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叶采苹和里正连忙站了起来,只见一名年近五十的男人走进来,穿着常服,留着胡子,长相端方俊朗。
  “见过县令大人。”二人一眼就知道这就是他们的父母官,卢县令。
  卢县令笑道:“快快请起。”
  还虚扶了一把。
  叶采苹二人站直,卢县令看着叶采苹,有些惊讶:“这就是去年发现木薯的叶娘子吧?想不到叶娘子这般年轻。”
  去年因为木薯之事,他大受表彰,自然就记住了青河村有个叶娘子。
  当时只知道她是个三十左右的妇人。
  三十的农妇该是长相粗糙,脸色要不是黄就是黑,哪想到这叶娘子长得竟这般标致,那皮肤水灵灵的,像细养出来的。
  叶采苹见她瞅着自己发愣,不由蹙眉:“县令?”
  “哦,哈哈。”卢县令回过神来,“你说发现了无毒木薯,是不是真的?”
  朝廷向百姓推广木薯后,虽然解决了多个地区的饥荒问题,但有些人就是不听劝,做事马虎,最后中毒而死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