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他微顿,随即起身,在另一张桌前落座。
  旁边静坐着的人端起酒盏,声色浅淡:“酒菜是府中张妈妈备下的。”
  她端起面前的茶盏,平静地道:“张妈妈说,当初我们背井离乡,得谢大人派人保护周全。”
  “如今,也该还了这份情才是。”
  谢郁维垂眸,面对一桌珍馐,却难以落筷。
  他们皆清楚,施元夕当初遭遇的一切,皆因他而起。
  他在权势和爱人间,选择了前者,明知魏青染手段阴狠,仍旧将她置于水深火热中。
  他才是那个始作俑者,又怎能让他们承情?
  关押在天牢内许久,他已许久不曾和人说话,声音里带着些嘶哑,他缓声道:“虽说如今再谈这些,已是枉然。”
  他转过头望向她,目光深邃幽远:“但我当初确实想过,在一切落定后,将你接回京中补偿与你。”
  所以在她被送往越州之前,他才会特地传信给她,让她等他。
  边上的人却道:“谢大人的补偿,便是在手握权柄之时,娶我为妻?”
  他对上她淡漠的眼神,一时无言。
  是啊,同她如今所拥有的一切比较起来,一个谢氏家主的正妻之位,又算得了什么?
  她终究是靠着自己,从处处受制于人,走到权力顶峰。
  他掌控权势多年,对一切都有着强烈的主导欲,仿佛让她备受煎熬,叫她苦等多年,又受尽欺凌后,只要轻轻地将她捧上妻位,便能将从前所有抵消。
  若真按照他所预设的走,大权在握的是他,实现野心抱负的人也是他,甚至到得最后,抱得美人入怀的亦是他。
  施元夕眼眸淡淡,轻声道:“谢大人的一句等你,若我真应了,便成了我之失权。”
  若没有那番奇遇,纵是谢郁维真的赢了,他所得权势又与她有何关系?一个被家中厌弃,娘家无能,名声尽失的女子,便是他真排除万难娶她过门,她便能就此与他尽享荣华了?
  不,以这等身份嫁入高门,才是她失权凋敝的开始。
  谢郁维设想中的结果,所满足的都是他,而非她。
  施元夕轻抿了一口茶,语气平和:“你我都清楚,谢氏这等名门望族,又怎会让一个失智之人做谢大人的妻子。”
  谢郁维对上的,是一双透亮明澈,能够洞察人心的眼眸。
  他目光沉了下去,再也说不出一句辩解之语。
  在他眼中,他们二人之间,是施元夕先断的情。
  可施元夕这番话,却直白地戳破他心中所想。
  那句等他,是在先帝登基以前,朝中争斗最为激烈之时,而那时的施元夕,还是个神志清醒明晰的正常人。
  后来她去到现代,留在大梁的身体呈现出失智状态。
  她失智后,先帝登基,谢郁维已经大权在握,先帝忌惮谢魏两家联合,他那时便已经可以断掉婚事。
  他派人保护施元夕,又冷眼看着魏青染毁掉她的名声,何尝不是在为日后谢魏两家断绝关系做铺垫。
  他清楚先帝疑心甚重,所以想要权势美人都尽在手中,迎娶施元夕,不仅能满足他的私情,还能让先帝消除戒备。
  若没出现那等意外,他的谋划几乎堪称完美。
  偏偏施元夕得了机缘,失智三年。
  他作为朝中权臣,可以娶一个名声扫地的女子为妻,但他的夫人,决不能是一个失智之人。
  他这份情分,也就只是到保护她的性命安全为止了。
  谢郁维对她的情,才是这个时代下最为浅薄的存在。
  但施元夕今日来,并不是为追究昔日种种,亦或者要看谢郁维如何痛哭流涕。
  她只是以同样浅薄的方式,来还他的这份情。
  她轻声道:“谢大人从前予我的,便以此宴两清。”
  “朝中事忙,不便久留。”她起身,轻声道:“谢大人保重。”
  她转身将要离开,却听得身后的人声色压抑地道:“从前之事,是我对不住你。”
  施元夕闻言,却只是回眸轻笑,在这漆黑幽沉的牢狱中,为谢郁维留下了此生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看着她神色豁达,情绪平和地道:“你我之间的情分早已消亡,如今所存在的,也只有一种关系。”
  成王败寇。
  他怎么想怎么做都不重要。
  她已身处高位,无需任何人怜惜,掌握着她人生的主权。
  她着一身明艳耀眼的衣裙,一步步走至谢郁维此后都永远无法触及的世界。
  第133章 晏安侯
  施元夕走出天牢,抬眼就看见有一人负手而立,站在院中那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下。
  她微顿,缓步走过去,笑道:“都这个时间点了,徐大人怎么还在此处?”
  黄昏日落,橙黄色的夕阳洒落在面前人的身上。
  徐京何闻声回头,眸色淡淡地看着她,道:“施大人不是去见老朋友吗?”
  他扫了眼天牢方向,语调冰凉。
  施元夕与他对视,难得从这人那一惯寡淡的眼眸中看见几分情绪,她轻挑眉道:“好歹相识一场,还曾有过婚约,徐大人高风亮节,风光霁月般的人物,怎会这般小心眼?”
  徐京何都要被她气笑了,他什么话都还没说,便得了个小心眼的评价。
  他抬眸看她,从袖中取出一物,递到她的手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