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加上江太妃那边的想法,谢郁维便只能先一步下手。
  他示意之下,一名武将走出队列。
  那将士在殿中站立,开口便道:“启禀皇上,边疆军中传来消息,第二批武器送到后,战事并没有像是第一次那般得到缓解。”
  “北越大军似乎已经清楚大梁手中的武器不多,虽被暂时击退,可却并没有撤离的意思。”
  裴济西父子通敌叛国,将那图纸送到了北越手里。
  虽说以北越的工艺来说,短时间内造不出来东西,可到底是清楚了这武器的制造难度。
  这样一来,无需他人传信,北越也能知晓大梁手里的武器不多。
  在伤亡人数还能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大军不愿撤退,倒也实属正常。
  只是这名将士的话,在这个纷乱的早朝上,让许多人都想起了一个许久没被提及的名字,边疆主将——严广海。
  周太妃那边是整顿了大部分的魏家官员,可严广海的身份特殊,他率领重兵镇守边疆,朝廷却因内斗要将主将处置了。
  这番话传出去,只怕人人都以为朝上的官员们疯了。
  特殊情况下,严广海有着一层天然保护。
  还不止如此。
  严广海若打输了,大梁边疆受损,他受到处置,但战火波及下,朝中也无法幸免。
  他若是赢了……便是驻守边疆打赢胜仗的大将军。
  朝中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也绝不能够随意斩杀有功之臣。
  他的位置,令他成为了魏家残党中,最为棘手之人。
  这等情况下,那将士微顿,直接开口道:“边疆严将军送来急报。”
  “严将军的意思,是想要征得施大人的同意,借出眼下京中所有的双管突击火铳及子弹。”
  借!
  好一个借。
  话说得好听,可在场之人都听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
  这是要让施元夕把手里最强势的武器拿出来,以应对边疆之急。
  战争一起,国之危难,施元夕若在此时回绝,那便是眼睁睁看着边疆将士去送死。
  可她若应下……
  似这等武器,她自己造起来也困难,若真的将其借了出去,那她凭借武器建立的朝局优势,便会立即被抹平。
  她虽掌握着制造工艺,但这么多把双管突击火铳,不是那么轻易地就能造出来的。
  否则的话,她与周瑛也就不必蛰伏那么久了。
  当下,无数目光落在了施元夕身上。
  谢郁维回身看她,眸中晦涩不明。
  施元夕微顿,于众目睽睽之下缓步走出,缓声道:
  “大梁与北越的战事刻不容缓,武器之上,臣必当倾尽所能,协助边疆将士赢得胜利。”
  这是应下了?
  朝中官员面面相觑,倒是没想到她这么好说话。
  没想到的是,施元夕只停顿片刻,便补充了一句:
  “所以臣在今日早朝之前,便已差人将武器送往边疆。”施元夕抬眸,目光一派明澈透亮:
  “送到王溪王将军的手上。”
  王溪,边疆前一位主将身边的副将,也是先帝留下的旧部。
  施元夕直接越过那严广海,把东西给了副将!
  第107章 太后薨逝
  这个名字,对朝上的许多官员而言,是极为陌生的。
  顾安仲站在百官队列,下意识抬头望向谢郁维。
  别人或许不清楚这人是谁,谢家一派,尤其是谢郁维,同在先帝麾下,他自然是认识王溪的。
  行事之前,谢郁维就曾提及此人。
  都知道周瑛手里有着先帝留下的人手,朝中有,边疆自然也有。
  原边疆主将吕成坊还在时,王溪只是他手底下的一名普通副将。
  此人出生平庸,也曾跟随吕成坊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
  吕成坊这人性格直爽张扬,不拘泥于小节,身边的人也大多都是这样的性情。
  唯独这王溪行事内敛,也不擅与人来往,吕成坊那一堆将士中,王溪的存在感是最弱的。
  先帝驾崩后,吕成坊获罪,身边的将士大部分都被严广海清理了。
  像王溪这样寻常不显山不露水之人,反倒活了下来。
  只是吕成坊死后,王溪在边疆军中越发不显眼。
  谢郁维知晓的是,因为他是吕成坊的旧部,所以在严广海上任后,被多次打压,如今在军中担任的都不是什么要职。
  被严广海及其心腹孤立,几乎是触及不到军中要务的。
  谢郁维觉得,此人怕是一早就已跟周瑛搭上了线,也是他将军中消息尽数告知,施元夕才能在严广海坐拥二十万兵马的情况下,仍旧拿下了魏家。
  顾安仲的意思,是此人已经被边缘化多年,所能掌握的消息有限,便是能打听到些什么,也不会比他们的动作更快。
  唯一怕的就是施元夕会利用此人身份,扶持对方和严广海对立。
  ……这番猜测应验了,周瑛那边不光要抬举这个王溪,施元夕更是大手一挥,在他们行动前就把武器给了出去。
  这武器若正常送到边疆,王溪已经被边缘化,是绝无可能从严广海手里分得东西的。
  但现在施元夕不按牌理出牌。
  顾安仲面色一沉,迈出队列,直接道:“战局焦灼,大人手里的武器是对战北越的关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