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羁押着魏昌宏的影十三和影海二人都惊住了,徐京何动作极快,他们两人就在旁边,注意到他的动作时,他已经下手了。
  影十三惊骇之时,忙回头去看施元夕,却见施元夕就这么看着,面上并无阻拦之意。
  他瞬间了悟,给身后的几个影卫传递了眼神。
  犯下重罪的犯人,在行刑之前都会受刑,魏昌宏却没能经历这样的事,也是遗憾。
  徐京何本身就是刑部侍郎,他动手,施元夕就当他给魏昌宏用刑了。
  只是施元夕也没想到,徐京何竟是会当着她的面直接下手,这等行为其实是十分危险的,他们二人只是短时间内的同阵营,他这么做,等于将把柄递到施元夕面前。
  施元夕晃了晃神,那生得一副极好容貌,皮相极美的徐大人,抬手将那匕首迅速抽出,复又再次毫不犹豫地将那把匕首扎进魏昌宏的大腿。
  鲜血飞溅,沾染在了他的衣袍和那张没什么情绪的面孔上。
  徐京何取出一张帕子,一边擦拭着面上的血,一边用那双宛若深海般的眸看着他,道:
  “这把刀,是兄长入京前我赠予他的礼物。”
  他注视着魏昌宏那张痛苦的面容,冷声道:“他至死,都未能用出这把刀。”
  “今日我便代他动手,将你曾加诸于他的痛苦,尽数还于你。”
  他说罢,手起刀落,再次将匕首深扎进魏昌宏的身体里。
  徐京何没有像之前一样,立即将匕首抽出来,而是道:“你处心积虑接近兄长,靠他之才,为先帝攒下半壁江山。”
  “却在先帝大业将成时,踢他出局。”
  如魏昌宏所说,徐民安和徐京何一点都不像。
  徐民安谦逊,温和,乃是真正的翩翩公子。
  而徐京何则是不同,徐民安的温润如玉,他只学了个表象。
  徐民安是个真正的君子,有文人的高风亮节,他当初入京时,是怀揣着满腔抱负和理想,欲为生民开太平而来。
  得当年还是恒王的先帝重用后,他还给徐京何写信,称遇到了一位极为难得的明君。
  他得恒王重用时,未曾想过,这经世之才,会成为他的亡命书。
  徐民安在京中的后半程,已经很少给徐京何写信,最后一封信里他说,魏昌宏在先帝面前,说他私下与朝臣往来,说他居心不良,说他另寻新主。
  彼时,誉王已死,恒王呼声极大,淮康帝已将其立为储君。
  这些事,徐民安一件都未曾做过。
  魏昌宏有心构陷他,自是准备了大把证据呈递先帝面前。
  徐民安所选择的这位明君,并未选择相信他。
  先帝看到证据后,革除徐民安身上的所有职务,命他回府思过。
  徐民安万念俱灰下,写下这封信送至江南。
  徐京何自收到信件后,立即收拾行装赶往京城。
  可他还未入京,京中便已传来噩耗。
  徐民安连续多日求见先帝,都没能见到人,所等来的,只有一道问罪的旨令。
  从前徐民安处心积虑为先帝谋划得来的一切成果,均被谢、魏两家瓜分。
  他反倒成为罪人,不光丢掉官职,且还将连累家人。
  他连先帝的面都没见到,便锒铛入狱,在狱中饱受折磨,重病身亡。
  留给徐京何的,只有一具冰冷的尸首。
  徐民安死后,先帝终是彻查了他的案子,为他洗清了冤屈,可到底没将主事的魏昌宏如何。
  此后先帝登基,徐民安之事,便只能是意外病故了。
  先帝仍旧是天子,谢魏二家大权在握,唯有徐京何家中再无兄长。
  徐京何靠近魏昌宏,在他耳边道:“你处心积虑害死我兄长,以为从此以后便能大权在握。”
  “如今你大肆把持朝政,却还是落得这般下场。”
  他将那把匕首深深地插进魏昌宏的腹中,声音冷沉且不带情绪地道:
  “这份沾着人血的功业,你吃得下吗?”
  他语气很轻,下一刻直接退至几步开外,冷声道:“行刑时间到了。”
  施元夕看了他一眼,命人将那只剩下半条命的魏昌宏拖入刑场。
  她没去问魏昌宏,徐京何究竟跟他说了些什么。
  没想到魏昌宏到死都还不死心,在她离开前,捂住伤口,用尽浑身力气抬头看她,神色阴沉地对她道:
  “……当初在你献上图纸时,便应当杀了你。”
  徐京何的话,激起了他心中最后的不甘,魏昌宏从头到尾都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如果有,那便是没能及时杀掉施元夕,才会一步步让她成长至此。
  不想,施元夕听到这番话后,却是平心静气地看着他,淡声道:“那魏大人应该在更早些的时候动手才是。”
  剧痛之下,魏昌宏痛苦不已,神智昏沉。他一时没想明白施元夕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就听她在身侧低声道:
  “魏大人还不知道吧,你儿子魏青行,便是被我亲手射杀的。”
  魏昌宏骤然反应过来,双目怒睁。
  弩箭、武器……那天她用出来的火铳。
  他一时情绪失控,惊怒不已,口中溢出大量鲜血,口中吐着含糊不清的话,似是咒骂似是惊慌,可一抬头,就看到刽子手已经行至跟前。
  “啪!”施元夕在他惊骇,恐惧又暴怒的眼神中,扔出令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