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这般场面,今日但凡换一个人都做不到。
  朝上的官员都清楚,大权旁落,小皇帝并无实权。
  他应下的事,也没几个人胆敢去做。
  徐京何敢。
  他身后有着整个大梁最为强劲的水师,身边还有夏莱这名猛将,此前只是受制于官位,以及师出无名。
  今日小皇帝这一声应下,徐京何下了早朝,直接带着人,将整个刑部搬空。
  不仅直接闯入天牢,带走了这几日遭受严刑拷打,苦不堪言的李侍郎,还直接带走了刑部官印。
  有官印和小皇帝的口谕在身上,他顶上虽还有一个赵觉,却已经可以将对方完全架空。
  且他行事果决不留任何余地,又有着侍郎头衔,那夏莱拎着巨斧直接将天牢大门劈开,刑部官员是半点都不敢阻拦。
  施元夕收到消息时,徐京何已经下令,将她府邸周围的所有官兵撤走,他让夏莱去传的令,手持刑部令牌,若有不从者,直接当场斩杀。
  逼不得已,这些官兵只能够暂时从施元夕的县主府中撤离。
  施旭那件事情,人证物证俱在,他洗脱了罪名,便是朝中官兵,也没有监视施元夕的理由。
  徐京何若不让人撤离,施元夕也会动手。
  当天夜里,李谓也得到了释放。
  他本就是国子监生,也算有功名在身,加上如今并没有进入朝堂,在王瑞平的保释下,才能得以暂时离开刑部之中。
  施元夕让影卫将人接到了她的府中来。
  也就几天时间,李谓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下巴上冒出了一圈青色的胡茬,整个人看着憔悴非常。
  国子监内,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几乎一夜长大。
  他静坐在了石桌旁边,人也变得尤为沉默,只安静地听着施元夕和王恒之商议着事情。
  “喝口姜茶吧。”施元夕将张妈妈煮好的姜茶,往他的面前推了下,她刚有动作,面前形容憔悴的人,便直接抬起了头来,声色嘶哑地道:“还请你代为转达。”
  施元夕微顿,抬眸与他对视。
  却见他脸颊凹显,经历了这几日的牢狱之灾后,整个人都呈现出了一种灰败之色。
  唯有那双眼眸,在这寂静的黑夜里,熠熠生辉。
  李谓正声道:“国子监李谓……及其父李志成,愿为太妃效力。”
  边上的王恒之,亦是陷入了沉默。
  这次的事情,对李谓影响实在过大,他做出这样的抉择,也是情理之中。
  不说李谓,连他那个最为油滑的父亲,此番也不免动摇。
  施元夕听了这番话,却没有立即应承下来,而是道:“此事,待日后李侍郎出狱后,你们再行商议。”
  “眼下更为主要的,是要尽快为李侍郎洗清罪名。”
  徐京何今日已经表态了,由他主审,必定会还李侍郎一个清白。
  可对施元夕来说,光这样还不够。
  她要让这把火,烧得更旺,烧得更烈,烧到魏家难以招架才好。
  夜里风凉,施元夕与他们二人商议到了三更时分,才洗漱睡下。
  之后几日,他们皆是早早地起身,做足了准备。
  这几日里,刑部当中尤其精彩。
  赵觉等人不愿意放权,与徐京何那边产生了数次摩擦。
  朝上的魏太后那日被小皇帝截断,次日小皇帝便称病没有早朝。
  周瑛让宫中的影卫传递消息出来,只说让施元夕放心。
  施元夕却从尹骸那边听说,小皇帝身边的宫人死了一个。
  被发现时,人已经没了声息。
  这个宫人并不是周瑛放在小皇帝身边的人,但却是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小皇帝身侧照顾他的宫人。
  小皇帝对此人尤其依赖,知道宫人没了以后,大病了一场。
  病不是假的。
  而是魏太后用这样的手段,恐吓一个六岁的孩童,硬生生逼出来的。
  听闻此事,施元夕再也忍耐不住,当天夜里,她书房内燃了一夜的灯。
  次日一早,在早朝开始之前。
  施元夕穿上了国子监的学子服。
  她已晋升到了甲一,身上还佩戴着专属于甲一的令牌。
  与她一起的,还有十来位有功名,或者同是国子监出身的学子。
  在清晨第一抹光洒落在了宫门口,早朝官员齐聚宫门外时。
  施元夕领着这些人,又给京中各大书院、举子释放了消息。
  她站在了喧闹的人群的最前方,开口便道:“李侍郎为官清廉,自入朝起,从未收受过任何人的银钱。”
  “此前更是为了政务,屡次昏倒在了入朝路上。”
  “往来同僚家中,便是得了一包茶叶,也必定会回以同等礼物的人,如何会行那等贪墨受贿之事!?”
  “世人不知,李侍郎所娶夫人家中家产极厚,这些年,李侍郎府上皆是在用夫人的银子养家。”
  施元夕微顿,抬头直视着宫门:“朝中搜寻出来的所谓赃款,实则乃是李夫人的家私。”
  她说罢,用力一抬手,将一本账册重重地扔到了面前的地上。
  李侍郎一案中,最说不清楚的,就是他府中搜出来的大批现银。
  这些东西皆是在早些时候,被人一车车地拉入李府当中的,当时因为东西很沉,还引来了周遭许多人的注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