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魏太后声色冷硬地道:“哀家乏了,先退朝吧,此事容后再议。”
  裴济西的出现确实让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无论如何,魏家都不愿意让周瑛回到宫中。
  魏太后径直起身,便要让身边的魏忠宣布退朝。
  裴济西面色微沉,正欲开口,却见前面的官员队列里,走出来了一人。
  一个在这件事开始以后,便一直都游离在外的人。
  徐京何缓步向前,声色冷淡地道:“还请太后留步。”
  他眼眸轻垂,神色平静地道:“新任刑部侍郎徐京何,有要事禀报。”
  开口之前,还特地报了他如今的职权。
  朝野上下安静了下来,那刑部侍郎四个字,直接踩在了所有人的心头上。
  不等顶上的太后开口,徐京何便直接道:“郑奇明郑大人的审讯,经由赵尚书亲自审讯,臣未参与其中。”
  赵尚书神色难看地看向了他。
  “但臣昨夜在审讯其他案件时,抓到了几位意图将郑大人灭口的刺客。”徐京何微顿,抬起眼眸,直视着不远处的魏昌宏。
  “事关重大,臣本欲将此事告知赵大人,不料审讯当中,有人招供,说……”
  “指使他们入刑部天牢,将郑大人灭口的幕后之人,正是赵大人。”
  他简短的一番话,直接在整个朝堂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尤其是那刑部尚书赵觉,当下险些喘不上气来。
  指使刺客灭郑奇明的口?
  他何时做过这样的事?
  赵觉主管刑部多年,向来许多事情的黑白曲折,都是他来分说,这是第一次,他亲自感受到了被人构陷栽赃的滋味!
  徐京何抬眸看向了他。
  这件事情,赵觉确实没做。
  或者说,是还没来得及做。
  他如今在刑部之中,大概此事也在施元夕预料之中,是以不论是魏家还是赵觉,轻易都不会对郑奇明动手。
  但以魏家的行事风格,今日在朝上受挫,魏太后强行退朝后的下一步,必定是灭口郑奇明。
  赵觉是魏家的走狗,这样的事情可替魏家做过无数次,早已是驾轻就熟。
  郑奇明从入狱开始,就被赵觉的人控制着,半点都不让徐京何插手。
  徐京何要想完全掌权刑部,赵觉就是最大的阻碍。
  偏巧。
  施元夕遇刺的当夜,他的人也在,还不小心在那边抓到了几个活口。
  魏家派出的死士,自然不会招供。
  但这人既然抓了,便该派上了用场才是。
  从施元夕那里抓到的,便原样还给施元夕。
  都是魏家的走狗,徐京何只需要用些手段,便能得到一份完美的供词。
  而他这段时间在刑部之内,手里也确实握有赵觉其他的证据。
  赵觉仗着手中的权柄,没少干屈打成招,栽赃陷害的事。
  既是如此,那便也让他尝尝这个中滋味。
  “臣入刑部的时间不多,但也想问问赵大人,你口口声声说,在具备这么多证人及证词的情况下,仍旧不能证明郑大人的清白。”
  “那你派出众多刺客灭口,想来,便是为了不让郑大人自证清白吧?”
  “大人好手段。”徐京何淡声道:“下官受教了。”
  赵觉险些被他的话气到昏厥,当下高声道:“臣从未做过这等事情,还请太后、皇上明鉴!”
  “此事俱是徐京何无端构陷!”
  王瑞平反应过来,不咸不淡地道:“从方才赵大人的态度来看,可半点不像是构陷啊。”
  “启禀圣上,郑奇明乃三朝元老,可人身处刑部中,却遭遇了这等事情,臣以为,此事需得严查。”
  “不光如此,刑部这等主管刑罚之地,都能出现刺客,臣以为,此事不能再交给刑部。”
  “原本官员审讯之事,就当交给大理寺才对。”徐京何抬眸,同魏昌宏对视:“魏大人以为呢?”
  魏昌宏冷下了面孔,目光在他、裴济西和王瑞平等人身上游移,他静默片刻后,直接道:“不必了。”
  “郑奇明乃三朝元老,实不该受此责罚,先帝遗诏之事仍有存疑,当扣留圣旨,容后再查。”
  赵觉究竟干不干净,经不经得住细查,魏昌宏自己是最清楚的,有之前的教训在,此番赵觉绝不能在眼下进入大理寺。
  何况案件一旦迁徙到了大理寺,那份先帝遗诏,便会直接过了明路,成了周瑛最大的倚仗。
  魏昌宏当断则断,直言道:“刑部监管不力,当立即释放郑奇明。”
  光是这样可不够。
  裴济西道:“此事悬而未决,太妃无辜受其牵连,眼下又危在旦夕。”
  徐京何面无表情:“太妃若有任何闪失,亦是赵尚书之错。”
  无数目光之下,赵觉只觉得窒息,他张口想要辩驳,就被顶上的太后直接打断。
  魏太后常年平静缓和的声音,带着些难言的怒意,她站在了殿上,冷声说道:“来人,传令青云寺中——”
  她高高在上俯视着所有人,声音却仿佛从牙缝中挤出来的,艰涩刺耳:
  “即刻将周太妃接回宫中休养。”
  “退朝!”
  第67章 必定出自兵部
  周瑛既是这么费尽心思地想回来,那便让她回来。
  此前就是将她放出宫去,才让她在背地里谋划了这么多事情,甚至还跟镇北军勾结在了一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