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只要没有被直接拿住,那就算排查起来,也是兵部监管不力。
何况……
有了这样强悍的武器在手中,许多事情压根构不成阻碍。
因为,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的筹谋都不过是空谈。
唯一还算好的消息,便是这东西制作工艺复杂,是不能够在短期内大量生产的。
第一批子弹,在魏昌宏反复催促,整个兵部都绷着一根弦的情况下,也不过堪堪生产了上千枚子弹。
这个数量的子弹,造成一定的威慑还能过得去,想要直接在朝中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来,是断不可能了。
而到目前为止,谁也不知道,工匠和兵部官员在脱离了施元夕的指导后,制造出第二批需要多少时间。
施元夕本人倒是做过一定的估算,大梁没有机器,更没有加工厂,生产效率是格外有限的。
以兵部现在能动用的工匠来计算的话,第二批面世,至少也需要两至三个月的时间。
不过,这个问题对于魏家来说,倒不是太过困难。
魏家手底下的人手众多,材料……施元夕估计在他们进行研制的时候,魏家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如果加大了人力投入,时间可能会进一步地缩短。
但问题就在于,这子弹到底是个精细活,不是挖矿,也不是伐木,只需要体力劳作就能做到。
这东西的制作就是有一定门槛的。
受限于这些因素,就算是魏家再如何压迫底下的人,想要在短时间内造出第二批来,亦是行不通的。
她能毫无保留地将这东西制作出来,也是算准了这一点。
在没有大型机器代替人力生产的古代,生产力就会成为最大的限制。
当然,若能等上个三年五载的,等到工艺完全成熟后,整个大梁的军事实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问题就在于。
眼前的这些人,谁有这个隐忍的耐心?
她目光在各怀心思的官员身上一一划过,神色尤为平静。
而今日,注定会是个不眠夜。
子弹研制成功后,朝中各方势力都集中在了这个事情上,从今日,不,或者说从早几日开始,对于各方势力而言,最重要的事情,都变成了谁能尽快造出第二批。
谁又能尽可能地造出更多的子弹。
这将直接决定了日后谁能在朝堂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夜幕下的京城看起来尤其的平静,而隐匿在了平静底下的,则是滔天翻涌的巨浪。
这等情况,在施元夕的身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今夜不太平。
施元夕静坐在了书房中,房间大门紧闭,窗户也被影三从里边卡死了。
从入夜到现在,已经有三批刺客杀入县主府中了。
张妈妈、乐书还有府中的下人,在今日之前就已经被施元夕安置在了别的地方,眼下人是安全的。
她本人却没有跟随他们离开,而是留在了这县主府中,将剩余所有的事情尽数安排了下去。
明日就是定好的晋升考试日。
时间一到,施元夕就会进入国子监中。
国子监内有官兵驻守,且还有着众多的官员,有着整个京城的人关注,相对而言是比较安全的。
影三影四两人会贴身保护她。
但考试的时间比较久,她这一进去至少就是七天,有些事情,需得要在考试以前做好了安排。
昏黄的灯光下,施元夕将手里的密信递交给了影三,缓声道:“这里边详细记录了兵部所生产的火铳、子弹的数量。”
第一批子弹,明面上说是上千枚,实际上的话,应该要高于这个数目。
施元夕只能得到记录在册的数据,再深入的便不行了。
不过有这个便足够了。
第一批的产量不高,但上千枚的子弹送到了边疆去,运用得好的情况下,也必定能造成极为可观的效果。
怕就怕……有人压根没打算将这一批火铳和子弹送往京城。
“务必要将密信带给王将军。”
她口中的王将军,便是此前周瑛在边疆联络上的那位副将,也属于先帝手底下的人。
影三接过以后,看向了她:“此事,需要告知路副将吗?”
这段时间,施元夕这边做了不少的事,路星奕也同样在边疆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他武艺高强,又极善用兵,战事一起,建功立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短暂的几个月内,便已在军中屡立奇功,一路晋升到了副将的位置上。
虽眼下还不是边疆主力军队的将士,但已是小有名气。
当初他去往边疆前,周瑛特地交代过王溪要好生提拔他。
有王溪的帮助,加上他自己也格外争气,如今在军中也有了些不错的影响力。
火铳和子弹这么重要的东西,影三觉得,也该告知路星奕才对。
施元夕却是摇头:“不必。”
她眼中带着异样的光彩:“他能在军中这么快混出功绩来,也是因为他目前看起来,并没有投靠任何一方。”
“背景干净,父亲又是朝中大员,且没有明确的偏向,最为主要的是……”施元夕定声道:“还会使用枪支。”
“你说,第一批火铳到了那边,若你是严广海的话,会不会重用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