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魏家做梦都想不到,施元夕并非是身后无人,且她现在能用的人,偏偏就在这至关重要的翰林院中。
  郑奇明在翰林院早已经没有了实权,但只是打探一些消息的话,他亦是有着自己的门道的。
  尤其是翰林院原先的那群老臣都尤其尊敬他,也与他私交甚好。
  科考出题人,按照往常大梁律令,在春闱放榜以前,是不能够对外公布的。
  知晓这件事情的人,只有翰林院的官员。
  秉承着一切保密的原则,官员自己也不会主动惹祸上身。
  往常担上这件事的官员,都会尤其谨慎。
  郑奇明会知道,并不是他们主动告知了他,而是他与其中一位官员来往甚密,对方在春闱之前,突然闭门不出,对外称自己身体抱恙。
  他在翰林院待了这么久,如若这还看不明白,也就白瞎了这三朝老臣的名号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郑奇明带给了施元夕一条非常重要的消息。
  那就是负责本次科举出题的翰林,并非是魏家的人。
  朝上的人都知道,翰林院乃是魏家的天下。
  除夕夜那道大臣们都不知道的圣旨,就是最好的佐证。
  这几位老臣能够熬到了如今,也不过是依靠着一口硬气在支撑着。
  而且,这些官员跟京城其他人,如谢家、徐京何等都没有关系。
  就是淮康帝留下来的忠臣。
  这样的立场,再加上了魏家这样随意的安排,施元夕几乎立即就明白了过来。
  魏家不只是要借着她的手,去除掉徐京何这个主考官,甚至还希望她将试题直接泄露出去。
  科考漏题,这可是死罪。
  一旦泄露出去,无论何等情况,不管是谁泄露的,出题人都免不了一死。
  试题流出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对方如何争辩,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就必然要上断头台,否则要如何向天下学子交代?
  魏家已经不满足于目前的局势了,魏昌宏的眼里甚至容不得半点的反驳。
  逆他者死。
  这就是他给那些效忠了大梁一辈子的老臣最后的路。
  兔死狗烹,郑奇明昨夜知晓这件事情后,几乎一夜都不能安睡。
  他身处在了翰林院,也唯有他最为清楚,那些个老臣究竟在用什么样的想法与魏家抵抗。
  强权之下,他们已经做好了随时赴死的准备。
  可——
  这实在不该啊!
  他们兢兢业业多年,半生清苦,到了最后,却得要背负着天下读书人的骂名而去死。
  比之死,更让他们难以接受的,必然是这泼到了身上的脏水。
  郑奇明无法对这件事情视若无睹,天蒙蒙亮时,他便已经起身,打算去见昔日的好友。
  没想到刚打开门,就见到了影三。
  听到影三所说的话时,郑奇明心中格外震撼。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施元夕竟是给出来了这么一个解决的办法。
  ……当初周瑛选择了她时,郑奇明有过的怀疑和不理解,在这一刻,终究是烟消云散。
  此等人物,莫说只是身为女子,便是再有什么别的问题,也该伫立在了朝堂之上。
  他按照施元夕的计划,提前入宫等候。
  一直等到了早朝结束,翰林院中只剩下了零散几人时,他接到了影三让宫人传递进来的消息后,便回到了翰林院中。
  他并没有亲自将这件事情告知好友,而是让宫人给对方送了一盘糕点。
  他们往日关系不错,这等事情也尤其常见。
  一碟糕点还没有吃完,里边的人就已经冲了出来。
  京中因为科举的事情,近些时日尤其热闹,特别是国子监。
  这边是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又有本次主考官在其中,往来京城的各路考生,皆有不少人汇聚在了此地。
  有的人是想着来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撞见徐司业,给对方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而有的人,则纯粹只是来这边沾沾运气。
  总归,国子监比之寻常时期要热闹非常多。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行身穿着大梁官袍的人,快步从国子监内走了出来。
  其中为首之人,面容沉肃,又生得一番极好的面容,很是年轻。
  当下,就有许多人认出了他来,人群里,不知道何人高喊了一声:“是徐司业徐大人!”
  整个国子监内外都沸腾了起来。
  考生尤其躁动,在连声的欢呼中,竟是一路跟随到了顺天府外。
  顺天府,京城最高衙门外,此刻立着三人。
  三个只穿着中衣,卸下了身上的官袍,将官帽放到了旁边叠好的衣服上,沉着一张脸的老臣。
  “于翰林,吴翰林,张学士!”顺天府尹出来看到了这一幕,当即两眼发黑,脚下一个不稳,险些就这么栽倒在了地上。
  他为官多年,这等场面便是在那梦里边都没有见到过。
  三个朝廷重臣,脱掉了官袍官帽,站在了顺天府外,敲响了那申冤的巨鼓!
  顺天府尹都快撅过去了,申冤?他们向谁申冤,他吗?
  当然不是了。
  朝中官员就算是有冤假错案,也是应当去到了大理寺中,或者是到了天子的面前辨驳才是。
  今日三个翰林来此处,是在向天下人申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