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施元夕自己应当也清楚这东西的价值,虽说今日就是她不主动呈上来,魏家也会逼着她就范,可她这么主动,就实在令魏太后好奇了。
  “说吧,想要什么?”
  施元夕在她的注视下,神色平静,闻言轻抬起了眼眸,对上了上首太后的,随后缓声道:“回太后的话。”
  “学生和国子监的所有学子都一样。”她微顿,面不改色地道:“学子十年寒窗,日日不敢懈怠,所求的,便是功名!”
  魏太后微怔。
  她对施元夕这个人的名字,还是有所耳闻的,也曾听说过她的三门婚事。
  别说,今日她拿出这么一份图纸,若是要太后给她指一门婚事,不论这人是谁,哪怕是眼下已经定了亲的镇北侯世子裴济西,太后也能满足了她。
  可她千算万算都没有想到,施元夕竟是想要求功名!
  她身上现在可是有着举人出身的,求功名这三个字,可就不是单纯的再要个头衔了。
  她所求的——是真正的官身!
  第35章 平陵县主
  慈宁宫中安静了下来。
  那方运反应过来,诧异地看向了施元夕。
  这立下功劳的女子不计其数,她算是第一个提出来了这样的要求的吧?
  可时下压根就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就算是她此番当真将新火铳改制成功了,也当不得这样大的奖赏啊!
  尤其,她面对的人可是魏太后。
  魏太后算得上是京中上位者里唯一的女人了,然而这份权力也是从夫婿从儿子的身上得来的,正经来说,主要掌控朝堂的还是魏昌宏。
  魏太后也不是那般好说话的人,她怎么会觉得,魏太后能够同意这等事呢?
  方运在京畿营多年,对魏家顶上的这几位都尤其了解。
  魏昌宏自己的亲女,也得要按步就班地嫁人。
  施元夕的话……就更没有可能了。
  果然。
  他看到魏太后脸上的表情冷淡了几分,看着施元夕的目光里,还带着些许的冷意:“……哀家是受群臣所托,替皇帝守着大梁的江山。”
  “平日里,便是哀家也得要遵守祖制。”魏太后微顿,此前的和善消失殆尽,只留下了上位者的冷傲:“你如今拿着这么一份图纸,就要让哀家为你开这个先河。”
  “你也是读过些书的,怎么如此糊涂?”魏太后冷笑:“自来大家女子该当如何,你家中的母亲应该也教过你才是。”
  “她难道没有同你说过,这般行为,才叫做真正的僭越吗?!”
  整个大殿内骤然安静了下来。
  身边伺候的宫人见状,俱是都垂下了头来,不敢轻易妄言。
  施元夕轻垂下了眼眸,对于魏太后的反应,倒是半点都不意外。
  这条路如若能有这么简单,那她何必绕了那么大的圈子,去考什么国子监,去投奔什么周太妃,直接拿目前手里有的双管突击步枪来找魏家不就得了?
  在开口之前,她就知道魏太后并不会同意。
  但不管她是个什么样的态度,施元夕都会说出口。
  这只是她跻身朝堂的一个信号。
  他们怎么想不重要,她只需要表述清楚自己的需求即可。
  施元夕朝着魏太后的方向轻躬身,道:“学生知晓,此举唐突。”
  “可国子监整个甲等院的学子,都能入仕,唯有学生不能。”她微顿后,朗声道:“学生读的是圣贤书,交出火铳改制图纸,也都是想着为国效力。”
  “朝堂上确实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可女子并非就毫无作为。”
  她这话,指代的就是魏太后了。
  如果女人要野心要权势没有作用的话,那魏太后何苦守着别人的儿子,也要牵涉进了朝堂之中?
  这话施元夕并没有说得过于直白,但是在场之人都能听得懂她的意思。
  魏太后闻言冷笑。
  她身后站着的,是整个魏家,施元夕与她之间,如何能够一样?
  但这个道理,魏太后也不会直接说出口。
  她只道:“仅一份不知能不能改制成功的图纸,远没有到达让你青史留名的地步。”
  多余的就不用说了。
  为她开这个先例,是绝无可能的。
  “你若改变了主意,此前的话,就当哀家没有听到过。”魏太后看着她,眸中暗含警告。
  方运忍不住看了眼施元夕。
  她若是足够清醒的话,此时也该做出让步了。
  当真惹怒了魏家,她不仅什么东西都拿不到,魏太后想要在她的头上随便安一个罪名,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而她,除了这份已知的图纸外,手里再没有任何的筹码了。
  施元夕垂眸,思虑了很久。
  魏太后摆弄着面前盛放的花儿,也没有催促她。
  过了许久,才听她道:“学生另有所求。”
  方运听着,终是长松了一口气。
  这改制的办法还没有完全落到了实处,他也不希望施元夕这个时候开罪了魏太后。
  日后火铳改制,少不得还需要她在一旁协助。
  她能够知晓事理,便是最好的。
  等施元夕走出了宫门时,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她回首看了眼深夜里的皇宫,跟在方运的身后上了马车。
  和里边的魏太后不一样,方运对她的态度倒是格外热络,一路领着人,将她护送至施府门口,这才上马离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