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他刚踏入其中,就听见前边的人说:“郑大人。”
  郑奇明轻应了声。
  给他抬轿的年轻人,名叫阿拓,是施元夕手底下的人。
  今日随同所有的下人一起,侯在了盛江楼外。
  宴席开始后没多久,阿拓就已经收到了消息。
  ……消息是他父亲传来的,今日给施元夕驾马车的人,正是阿拓的父亲清叔。
  施元夕入席后,让乐书去拿了三次东西,都是些孤本和她所写的策论之流,拿来和国子监的学子正常交流。
  但实际上,却是让乐书把消息传给了清叔。
  让清叔带给了阿拓。
  此刻,阿拓一边抬着轿子,一边回忆着施元夕传递来的消息,轻声道:“主子想问您,可知道永昌伯都贪墨了些什么?”
  郑奇明微蹙眉:“大理寺只对外说是贪墨,具体罪状还暂未公开,呈交给陛下的折子上应当有写明。”
  只是他如今在翰林院中,已被架空了大 半,想要接触到了这等机密奏折,只怕不是件易事。
  阿拓压低了嗓音,继续道:“……主子让小的告知您,永昌伯一案,只怕还有后续。您若是有机会的话,可否查探一下永昌伯此前与京中各处的关系。”
  郑奇明闻言,沉吟片刻。
  魏家没有彻底当权时,他手中还是有些权力的,身在翰林院中,经手的都是朝中奏折或者是皇帝的亲笔,自然知晓的事情更多些。
  但他对这个永昌伯确实没太多的印象,想了许久后,方才开口道:“永昌伯与朝中各勋贵走得近一些,和目前朝中主要的几方势力,倒是没什么牵扯。”
  他忽而想到了什么,微妙地停顿了片刻,随后沉声道:“……前几年里,他有段时间天天往皇上的跟前递折子,反复提及了户部侍郎空缺的事。”
  郑奇明提及此事,手中都渗出了汗来:“当时提及此事的人诸多,随后先帝便钦点了一人为侍郎,此人……便是魏青行。”
  魏青行。
  所以永昌伯背后的人,竟然也是魏家。
  郑奇明之所以对这封折子有印象,是因为当天的折子呈上去后,先帝发了极大的火。
  他被叫入宫中时,永昌伯的折子便和许多官员的折子一起,扔到了他的脚边。
  他把折子逐一捡起来时,看到了永昌伯所写的折子。
  ……对方的字迹,实在是不堪入目。
  阿拓记住了他的话,便没再多言,稳稳地将他送回了郑府中。
  那边,谢师宴已经到了后半程,离开了许久的裴济西,才折返回到了席间。
  他入席后,面上已经看不出什么情绪来了。
  只那双眼眸黑压压的,偶尔落在了施元夕身上的眼神,带着些冷。
  裴济西并不是个强人所难的人,施元夕既是这般不甘愿,那他成全了她便是。
  虽是这般想着,可他心头却并不好受。
  后半程上,他再没有说过任何一句话,只沉默着喝了许多酒。
  谢师宴散了以后,他回到了镇北侯府上,当夜便下令,让府中的人着手准备婚事。
  次日一早,江静婉还在家中,收到了消息后,她满脸惊喜:“当真?”
  “千真万确。”她身边的丫鬟喜不自胜地道:“您快些出来看看,聘礼都已经送到了院子中。”
  江静婉去了前院,果真看到了满满当当系着红色丝绸的聘礼。
  她和裴济西的婚事筹备了许多年,这些东西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所等的,不过就是裴济西的一句话罢了。
  江静婉悬在了半空中的一颗心,到底是安定了下来。
  可还没有高兴多久,就听到了侯府来的人报了一连串的礼单,最后却道:“聘礼已经备齐,只待侯府准备好,便可择日成婚了。”
  择日成婚。
  江静婉脸上的表情顿时冷却了下来。
  这意思是,他仍旧没有准备好要娶她。
  这些东西,只不过是对她前些日子说的话的一个回应罢了。
  江静婉放在了袖子底下的手,当下握得很紧。
  她父母早亡,自小就跟着哥哥长大。
  兄长跟在了他的身边有多少年,她就爱慕了他多久。
  只是没想到,会被他人捷足先登。
  后来总算是如她所愿了,却没想到他心里始终都没有她。
  他大概太过清楚她对他的爱了,所以才会这般剜她的心。
  江静婉看着这堆东西,嗤笑不已,静了许久以后。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面前的人:“昨日世子去了什么地方?”
  派来送聘礼的人,是裴济西的心腹,闻言眼眸闪烁。
  这般表现,他不说,江静婉也能猜到裴济西见了谁。
  她收紧了手,指甲掐进了肉里,却半点都没觉着疼。
  看来,这个妾室,是不管她用尽了什么办法,都无法摆脱掉了。
  既然是这样,那她不妨大方一些,亲自帮他将施元夕纳入府中。
  江静婉这些年在裴济西的身边,倒也不是白待的,她到底是从小厮的口中,问出了裴济西昨日的失态。
  裴济西和施元夕那番对话,小厮不敢说,只说了裴济西见过施元夕后,便情绪不佳的事。
  江静婉大概猜到了他们二人的对话内容,当即起身,叫来了身边的丫鬟,给施府的大夫人萧氏,送去了一封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