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天色擦黑。
一道人影轻盈飞出山道碑亭,惠风吹绿秧田,夜色凉爽,迎风飞翔的感觉令人身心舒畅。
那道人影正是徐涛,两年的时间,他不仅初步掌握了徐家重剑的武技技巧,甚至学会了飞跃山林的轻功。
只要身边没人,他就忍不住想飞。飞翔在众林之巅,拥有睥睨天下的豪气,仿佛自己已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父亲总说秦择木是个眼皮子浅的家伙,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利益就替人卖命。其实徐涛很能理解小叔。谁都有自己朝思暮想也要实现的心愿。他的心愿就是做一个打遍街头无敌手的街霸,老爹没有办法,堡主有。
徐涛走进家门,守门僮子告诉他少爷回来了。
徐涛给了他脑门一下:“少爷回没回来少爷自己不知道?用得着你说?”
门僮说,是那个姓谢的少爷。
姓谢的少爷是所有人的少爷,姓徐的即使在自己家也是个衣来伸手的少爷,走出家门还是只有做那人的跟班。
不必再做别人的跟班,这也是徐涛朝思暮想的心愿。
“什么时候回来的?”徐涛警惕起来。
门僮想也没想:“就刚才,后脚刚进门,少爷您就回来了。”
他不是跑去住客栈了吗?怎么会突然回来?徐涛狐疑地走进院子,暮色四合,郊田灯火稀疏,光线昏暗里,谢致虚坐在院前台阶上低头擦拭清净天的剑身。
他有没有发现自己是从山上下来的?徐涛忽然有些紧张。
“回来了?”
谢致虚闻声抬头,似乎有些闷闷不乐,鼻腔里嗯了一声。
“怎么了?”徐涛坐到他身边,“这么晚回这边过夜,把你师兄晾在客栈?”
谢致虚没吭声,铮然收剑回鞘。
徐涛便了然一笑。他太了解谢致虚了,毕竟是穿一个裤衩长大的。这人从前和庄里置气也会到他家过夜。
“我说的没错吧,除了我没人能理解你,回到江陵你还能依靠谁呢。”徐涛游刃有余道,哥儿俩好地拍拍谢致虚手臂。
谢致虚侧头看了他一眼,眼神有些古怪。但徐涛没注意到,他正捉摸着城里有什么合适的去处。
“去逛逛佛殿街夜景吗?晚上宝庆寺有灯会。散散心吧,你不是很久没去过了?”
谢致虚思索片刻,欣然答应,并让徐涛稍等,他要给客栈回一封信。
徐涛谨慎道:“什么信?”
“告知一声,我不回去住了,免得他们等我。”谢致虚回答。
这个可以有,徐涛松了口气,看着下人将信揣进怀里,纵马往城里去。
谢致虚走在他前面,露出毫无防备的脊背。徐涛勉励克制住自己怜悯的眼神,不让谢致虚察觉到他送出去的那封信将自己真正推进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江陵的夜集市没有苏州熙攘,但毕竟是谢致虚从小看惯的景致。他和徐涛并肩在人群中随波逐流,像小时候背着爹娘溜出来偷闲贪玩。
“你小时候叫我爹什么,还记得吗?”谢致虚随口问。
“大伯啊,这个忘不了。后来改口叫庄主,你爹还经常纠正我。”
“为什么改口了?”
“老头不让,觉得有失尊卑。”
“山庄都是一家人,原来还分尊卑吗。”
“嗐,那是你大少爷不知民情。要不怎么你和我们玩儿,大家都说是我们把你带坏了。庄主虽然允我叫他大伯,也没说要把你们谢氏基剑传给我。”
徐涛开了个玩笑,自己哈哈笑起来。
笑完才发现谢致虚一点反应也没有。
“不好笑吗?”徐涛心情似乎很好。
谢致虚摇摇头。
他们已经到了宝庆寺外,前朝建筑标志性的飞檐四角挂着金纸灯笼,通红明亮,前院佛寺灯火璀璨,后院陵寝没入黑夜。
“进去吧。”徐涛说。
第55章
佛说施灯功德,彼善男信女,於临终前更复得见四种光明,见日轮,见净月,见诸天众,见如来坐菩提。
大观浮屠的陵寝前,佛殿长灯经年不休,每到夜晚便成为临终者引路的光明。
谢致虚在佛殿前站了站,听众僧念晚功课,弥勒大慈悲像在明光中熠熠生辉。
“我们到后院去。”徐涛催促他。
后院沉睡在一片黑夜中,与前殿的华彩仿佛分割出两个世界。更是连一个游人也没有,显圣门已经关闭了。
“翻墙进去!”徐涛兴奋地说。
谢致虚搞不懂他想干什么:“后面是陵寝,你进去做什么?”
“你以前说过想进去看看,忘了吗?”徐涛提醒他,“整个江陵府,要说还有什么地方是我们没去过的,那就是这儿了。你想留下遗憾吗?”
他们两人从前都是少爷做派,天不怕地不怕,好奇心异常旺盛。没想到徐涛到现在还保留了这种冲动,然而谢致虚已不是从前的大少爷了。
“算了吧,人家明令禁止入内——喂……”
徐涛已翻身骑上院墙,对他比了个噤声手势,环顾神道周围无人,招呼谢致虚也赶紧上来。
距离神道两百步外有一间小庙,窗下亮着豆大灯光,是守陵人的寝居。他俩翻墙进来,连夜里栖树的枭鸟都没有惊动。
神道两旁镇守着石兽,往里走,是南平王朝的文臣武将,文臣执笏,武将仗剑,任凭陵寝之外已是几番改朝换代,这些石雕仍天长地久地守护着皇帝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