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说完,苏煦松了口气。
  “苏大人最好信守承诺。”萧灼同苏煦击掌,若不是苏煦早有准备,萧灼这一掌差点将苏煦逼退,一掌过后,萧灼的眼角弥漫出一丝威胁的笑意:“否则,本相绝不轻饶。”
  眼尾的笑意还没有消散殆尽,又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大人,不好了,北渊……北渊起兵了。”
  “知道了,下去吧!”
  萧灼接受的很淡然,好像早就猜到了露太妃的死,就是挑起北渊和大周战争的导火索。
  说不准露太妃就是死在北渊人手中。
  越想就越觉得不对劲,萧灼和苏煦又回到乾元殿。
  太上皇已准备就绪,英洪帝让苏煦随太上皇出征,而萧灼执意要随军出征。
  “萧爱卿这是何意?”英洪帝不明白萧灼为何想要随着太上皇去平定北渊叛乱,“为何要随军出征?”
  露太妃的死还没有调查清楚,北渊此时起兵叛乱也是疑点重重,英洪帝不放心萧灼前去。
  “陛下,微臣想要一个真相,求陛下成全。”萧灼沉着的眸子一眨一眨的扑闪着,像是坚定了某种信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西域好战,南蜀与西域连年征战,北渊与西域却自古交好,微臣总觉得北渊与西域之间,还有某种看不见的密谋。”
  他们之间的密谋一直藏在萧灼的心里,渐渐的已经化作执念,在萧灼的心中根深蒂固了。
  “微臣也觉得,微臣也能查清真相。”听了萧灼的一通分析,苏煦觉得有道理,但他不想让萧灼去冒险,战场是残酷的,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几番思量之下,苏煦请旨道:“陛下,还请让文相留守京城。”
  这话正说在英洪帝的心坎上,他不想放萧灼走,也不会舍不得苏煦,苏煦出的这个主意,也坚定了英洪帝的安排。
  “苏大人,京城应当交给你。”萧灼侧眼对着苏煦,冷静道:“本相随太上皇出征。”
  “行了,都不要争执了,武相出征,文相驻守,就这么定了。”时不我待,这般情急之下,两个人还争来争去的,太上皇听不下去也看不下去,索性直接发话道。
  萧灼既为文臣,就守好文臣的本分,随军出征像什么样子,怕是会遭人耻笑。
  “是。”萧灼应了下来,没再继续争辩下去。
  按照计划,萧灼和苏煦兵分两路,萧灼负责查案,苏煦跟随太上皇带兵反叛。
  临走之前,苏煦交给萧灼一封信,并嘱咐萧灼回府再看,一定要打开,说这信中的内容,便是那日萧灼答应过苏煦的比试。
  比试这事萧灼倒是记得清楚,但一封信能比试出什么来?
  还是说苏煦事故意这么说的,为的就是让自己打开这封信?
  此情此景,萧灼也顾不上想那么多,尔虞我诈都抛向一旁,萧灼回到文相府拆开一看,信上写着:“萧寻安,形中有度,秀外慧中。初识温儒惊鸿,再见旭日朝光,此后经年,凡尘渡仙,超脱独立。婉约龙章,冠首凤姿,艳覆红梅,颜压海棠,如精雕玉栏杆,如世外隐桃源。目若灿星,眉如春松,唇如丹灼,齿如鲜贝,远望如清高侠杰,迫赏如华耀天仙,流风霁月,霜凌朗寒,不似尘中人,倒似天上仙。
  长远仙容不可攀,近窃媚骨蝴蝶,徒留迎新荷初举,步履邂溪晴潋滟。隔空眺之,亮染星河黯淡,瑰掷奇丽珍宝,妙姿千秋绝代。接踵察之,飘逸萤虫灵动,衣袂旷野悬筝,体态万古长青。指尖微露,勾触人心弦,一颦一笑,为之癫狂。怒如洪坝决堤,喜似花团锦簇,吾心慰之,悦之,念之。
  急转日下,春花楼一瞥余生,十指相扣,烈血似心神喷涌。私不得志,齐整新规,心目濯濯。弛似勾栏亵玩,缥缈悠回,如芙蕖动春波,整若四季更迭,气定淡然,如浩瀚平山海。细腰烟柳遮袖,颈项去端之月,双股夹动爽风,臀翘绵延云端。娇比柔雾散,壮比冰雪寒,逢世见犹怜。
  惜春华秋实,品芳香赤体,隔羡纱幔,视若无睹。白肤体端,漾流雪雨霏,水墨砚洗,孤绝天外。银簪简冠,风流自成,素袍封腰,韵致无双。情愫裹挟,遮羞心头血吻,私定终身。佛说清心,僧言寡欲,凡见天上仙,心难自控。
  其芳泽千转不灭,清傲百世流芳,如幽兰之华,似清竹之意,散如动川琴弦,合如星阎利刃,破青云笼日月。锦绣落霞山上鹤,婀娜仰山之清露,翩翩辗转相思成疾,唯盼待君归。”
  “这个苏明筠,还真是……”萧灼端详着信中的内容,无奈的摇了摇头:“有病。”
  可这文采,确实出众,看完一整封信,萧灼又欣赏的笑了。
  有病归有病,可这最后一句话倒是说的没错,唯盼待君归。
  ……
  春秋交替,重逢仲秋。
  一身是血的苏煦随着太上皇杀了回来,而露太妃之死的真相也被萧灼查清。
  凶手既是北渊人,北渊王也不会找大周的麻烦,自此,天下安宁。
  乾元殿
  人逢喜事精神爽,帝迎盛世精神也爽。
  “朕今日找两位爱卿来,是告诉你们个好消息。”英洪帝俯下身,让萧灼和苏煦附耳过来,“朕已经彻底废除了锁四方之约,南蜀,西域,北渊之质皆可归乡,现如今皆已回归故土。”
  “陛下圣明。”萧灼和苏煦同时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