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在文武百官眼中,张自成虽独揽大权,但叛军之势更是不容小觑,皇帝屡屡弃朝政与子民安危于不顾,朝中大臣们又开始各怀心思。
  战事吃紧不利,皇帝寝殿内奏章堆积如山,张自成住进宫内已有五日,关乎战事的折子皆被堪堪压下,可怜了皇帝一颗风雨飘摇的心,日夜忧惧难安。
  “林爱卿……”
  皇帝张口,刚一抬头就看到旁边的江忱带着怒意看他,继而大步朝他逼近。他心中一时五味杂陈,混乱之际,甚至都分辨不清叛军究竟是谁。
  “您可赶紧走吧,陵淮屁事没有,但张自成率禁军杀至明太殿了。”江忱不耐烦的揪起皇帝的后脖领子,拽着他便往外走。
  越是靠近明太殿,喊杀声越是清晰,逐渐震耳欲聋。宫灯在混乱中被打翻,火苗四处乱窜,江忱实在不知道,生死关头哪还有那么多废话要说。
  他一路拽着皇帝往明太殿走,林汉书担心礼节有失,但却阻拦不住,只能匆匆跟在其后,脚下步伐如飞。
  林汉书在后方急急解释,“陛下,援军已入了京,就快赶到!但此事说来话长,一时难以尽述。禁军兵力有限,抵挡不了太久,让陛下受惊了!”
  皇帝被搡入殿内,大殿门被“咣”的一声闭紧。只剩下了他和江忱二人相对,皇帝刻意绕开几步走远了一些,不去与刚刚杀了人的江忱站在一处。
  林汉书转身拐出殿外,举目四望,支援来的边洲各部却迟迟不见踪影。
  此刻,张自成已带着禁军杀到了门口,他怒目圆睁,直视着近乎孤掌难鸣的林汉书,“数十载间,皇帝于天下之功业平平,我又何曾有大过?林汉书,昔日你曾救我赤燕军于水火绝境,今日若你肯让开路,来日必成大功之臣!”
  世家的护卫没有真刀真枪的经验,且兵力悬殊,不多时,张自成身后已站满了人,阵列齐整。
  林汉书直面张自成,仅有寥寥数位护卫在身侧,北安王府的军队已经离京,韩立言行事小心,绝不会让自家军马携刀觐见。
  他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张自成后方,强自镇定心神,开口说道:“你我同朝为官数十载,若你今日弃刀……”
  “哈哈哈哈!” 张自成蓦地仰天大笑,截断林汉书的话,满脸皆是不屑与鄙夷,“老子当年为这朝廷在沙场之上浴血苦战,尚且都能被断了粮草,今日你竟要我弃刀?且不说我会不会听你的劝,你便说说,若我当真弃了,又能如何?”
  如何?
  林汉书亦一时语塞,他本想顺着多说一些话拖延时间。
  昔日的边洲外敌特来相援,按照既定时辰,理当已经抵达,常晚风和韩立言在守着城门口,援军越是迟迟不到,他的心就越是惶惶难安。
  忽然,几排参差不齐、高矮胖瘦各异之小兵乱哄哄地冲过来,在不远处立住,又回头去张望。
  随后,一跛脚老头姗姗来迟。
  林汉书定眼仔细一瞧,饶是他刑部审过成百上千人,救驾时波澜不惊,跟一帮小的理论也能翻涌血气,此刻竟是看着下面的人半晌合不拢嘴,又说不出话。
  张自成回头一瞥,先是愣了下,随后冷笑出声。
  李茂升摔断的腿始终没长好,现在走起路来仍是有点跛脚,他站定之后深吸一口气,竭尽毕生之力高声呼喊,“皇上!崽子们!你们爷爷我来救驾了!”
  禁军原本目不斜视的盯着明太殿的大门,刚一听到这句话,不禁冒了身冷汗。他们是在造反的,但敢说自己是皇帝爷爷的人还是没遇到过。
  禁军总管见了李茂升激动道,“李老!”
  李茂升嘴角抽搐,想啐一口他的脑门子,怒道,“如今我虽已不再统领禁军,但尔等皆是堂堂好男儿,当真要沦为谋逆之辈吗?”
  禁军已被张自成接管十多年,所行诸事如今身不由己,但皇帝都不反抗,他们若想成为下一朝的功臣,此等劝说怎么能让他们退缩?
  张自成凝视李茂升,二人年岁相仿,如今一个持刀纵横,一个跟破败的布条子一样颤巍着说些滑稽之言。
  张自成于高处扬声呼道,“禁军只有三千,我赤燕军旧部却有万马雄师,陵淮已经举兵进京,今日我念及往日情分给你们放出一条路,若你们二人仍旧执迷不悟,那便要提前送你们二人上路。来日你们与皇帝一同被陵淮叛军所杀,便由我来肃清朝野!”
  林汉书心急如焚,张自成还不知道他的往来信件被掉了包,虽然林墨羽一早就将陵淮叛乱的假消息送到了宫中,但援兵究竟为何还是不来!
  他一次次抬眼去看城门处的方向,李茂升那一嗓子喊破了喉咙,他旁边的小兵扯着嗓子大骂,“狗贼!陵淮的吴北江都死了!你们赤燕军旧部早就死在边洲了!别做春秋大梦了!”
  皇帝在殿内听他们言语交锋,不甘心委身藏匿于此。他踉跄着身形,伸手触碰殿门,却被江忱眼神逼退,只得悻悻然作罢。
  张自成对 “死在边洲” 四字满心狐疑,正要再次开口,就听到外面传来兵靴声和纷杂脚步声,顿时心下大喜。
  张自成以为来的是赤燕军,旧部有万人,质子在府上,骁勇能战的赤燕军怎么能死在边洲?
  不管陵淮是否举兵进京,既然已经到了明太殿,无论如何今日都要杀出一条路。
  但等他见到了冲进来的一行人,面露愕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