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边洲八部的人伪装成了赤燕军旧部,之前一直在校场的兵不认识他们,等回到京城,除了禁军就再也没有对手了,师父。”
  常晚风站起身抬胳膊抻了个懒腰,浑身骨头都酸,绕了一圈儿拍拍江忱肩膀,走了出去。
  江忱跟在他的身后,嘴里还在不停说着。
  他觉得有很多情况自己还没说清楚,索性一开口就把事情始末全部完完整整但顺序错乱地说了下来。
  常晚风在陵淮城墙上找了个没人的地儿坐下,饶是他已经完全清楚了怎么一回事,却还是没有打断,就这么听着。江忱也在旁边坐下,继续喋喋不休。
  天已经黑了,城楼亮着火光,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江忱坐在地上,靠着常晚风,不知不觉睡着了。
  远处的京城有他魂牵梦绕的人,常晚风从不自认厉害,但只是一个疏忽,便险些丧命。
  若是他死在了这里,张自成登上皇位,第一个死的是李相,第二个牵连的便是林家。
  韩立言的穿针引线,果然把大家绑在了一起。一个都跑不了。
  可常晚风也在想,再来一次或许还是无法发现破绽,因为几乎没人去质疑军报是真是假。
  江忱的呼吸有些重,好像是累极了。
  七日到了陵淮城下,一日布防,一日打仗,通往边洲,找到长风营,又去与边洲八部周旋,而后来到了这里。
  常晚风起身,又背过去蹲下,把江忱胳膊搭在自己脖颈上环着,然后缓缓站起来背着他往回走。
  他走得很慢,莫名地想起了很多从前的事。那时候江忱每天跟在他屁股后面,烦得他不行,但打不走也骂不跑。
  常晚风无声的笑笑,谁没有烦人的时候呢!
  江忱虽然只比他小三岁,但在他十三四的年纪,最不驯,也是最烦人的时候,江忱也不过十岁上下,他好像总欺负小朋友来着。
  常晚风从城楼往下迈着台阶,一步一步。江忱迷迷糊糊地睁眼,含糊不清地说,“我自己走。”
  常晚风轻声问,“几天没睡了?”
  江忱没说话,常晚风往上拖了他一下,“你小时候我还背过你呢。”
  “嗯……”
  “可你背着我,闻昭会不高兴的……”
  沿路火把的光照在他们脸上,城楼两侧站成一排的守卫目不斜视。
  江忱疲惫的小声说,“林墨羽也会不高兴的。”
  常晚风侧过头用余光向后看,笑道,“不会的。”
  “可我会的,师父。”江忱疲惫的声音逐渐变得更加含糊,带着一丝难过,“我看到他对别人好,我会不高兴。”
  常晚风轻叹了口气,没再接话。
  第68章 解救
  “林大人,几时了?” 闻昭胳膊支在桌上,以手抚额,闭着眼问,“韩大人有消息了吗?”
  林汉书唤来下人,命其送上两盏醒神的浓茶。
  他目光顺势投向门外,瞧了眼天色,摇头沉声道,“就快寅时。”
  闻昭虽看不到摇头那一下,却也知道定是尚无消息。他直起身子片刻,又歪向另一侧撑着,轻抿几口浓茶后大口喝完,苦得他皱眉。
  张自成进宫当日,闻昭便住进了林府,江忱临行前对林墨羽千叮万嘱,定要护他安危周全。
  其实他的身份在此,无需旁人多言,单是林汉书与韩立言,便定会于乱局之中力保他的性命。
  然而江忱仍絮絮叨叨,平日里寡言少语的人,在这事儿上却啰嗦得紧。
  因为江忱根本不管闻昭是什么身份,且固执的认为,天下人或许会护佑皇室遗脉,但只有他能为常晚风去保璟泽,不问因由,不惧生死。
  而江忱心急如焚地赶赴陵淮,心中除却惦念着要给他师父带兵,自然还有自认为在京中的责任。
  责任一词不知何时框在了他的身上。
  于是当他在陵淮城门下看到常晚风拎着刀,满身的肃杀之气立于密密麻麻的尸首中时,血和杀气映在他眼中竟似虚浮飘荡。他像是看到了他师父的魂在到处乱晃,恨不能即刻将其抓住。
  闻昭住进林府当晚,林家在京中联合诸世家,宫内与刑部众要员暗箱操作,截断了张自成与宫外的联络,往来信函皆被掉了包。
  “闻家孩儿,今夜过后,你有何打算?” 林汉书抬眸问道。
  听到声音,闻昭睁开了疲惫的眼,好一个闻家孩儿……他语气波澜不惊,“今夜过后,等江忱和常晚风回京。”
  林汉书凝视对面的人,只见闻昭面容隐于烛光之下,又被手臂遮去大半,实难分辨那张脸上有几分真假虚实。
  “那回京之后呢?” 林汉书继续问道,“此话你我二人往昔从未谈及,今夜恰是良机。老夫但求问个明白,将事情也做个明白。”
  闻昭轻叹,他被养得娇气,从不曾这样彻夜忧心焦虑,不过区区一杯苦茶,便使他蹙眉良久。
  他徐徐开口:“皇上现今尚在,此刻论及此事,恐怕不是恰当时机。”
  林汉书与闻太傅迥异,他没有太傅殊死一搏的心。
  林家行事向来求稳,且以利益为尊。饶是他一颗臣子之心忠而不二,也曾想过挽救朝堂于水火之中,但他从未真的这样做过。
  与刑部相关之事尚可计较一二,张辛带走林墨羽他亦能略施报复。但若说到彻底做上一番事,权衡利弊之后,他断不会贸然行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