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四哥在进行一场苦战,我和儿子也一定能熬过这个生死关。
不要怕。
她如是安慰着自己,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
**
半个时辰后,皇帝的圣驾来到了国公府。周家子弟在灵堂里跪了一地。丧服让场面显得异样的肃穆,令人感到一种悲情的崇高。
皇帝一到,就扶住老国公的棺材哭了。想起这个老臣一身忠骨,眼泪就一滴一滴洒在了灵堂的砖上。他是真的伤了心。
像当年坑杀了兄弟一样的伤心。
为了千秋万代的伟业,他真的......牺牲掉太多的人间美好啊。
可是,做帝王的怎能顾念一时仁义呢?秦始皇一统天下时死过多少无辜?说到底,伟大的历史背后都是千尺高的白骨山啊。
然而,在后人的眼里,他将永垂不朽。
朕就是要做这样一个皇帝。朕要让大夏的王旗插在世界的每一座山头。日月所照之处,皆是我大夏的王土。
千秋万代的大夏后人,将会永远以朕为荣!
老国公,你九泉之下长眠安息吧。切莫怪朕的无情……朕小节有失,大节不亏啊。朕对不住你,可是对得起这个天下啊。
皇帝的泪是豪情万丈的。
哭了十分痛快。哭完了,追封老国公为“忠顺王”。公爵之位由长子袭承,赐封号“卢国公”。又赏下了一堆的抚恤和赏赐。
这荣宠大得要了命。
皇恩浩荡,满屋子周家人感激涕零。(除了三个心里哇凉的周家媳妇儿)
之后,皇帝开始亲切“慰问”每个人。近距离地安慰,连门口的小黑也没放过。周家四代人养出的大运,被吸得一滴不剩。
“诶,为何不见四夫人?”皇帝温和地问。
大嫂低着头,淡定地回道:“启禀皇上,四妹今日一不当心绊在门槛上,小产落了胎。臣妇怕冲撞了皇上,让她在西府歇息着。”
所有不知情的人大吃一惊,心里都想:老四也太惨了。回来了得多伤心?
皇帝一阵狂喜。这话他是相信的。没了气运的人就是这么倒霉。一点都不奇怪。他故作惊诧道:“怎会如此不小心?”
“想必为了祖母伤心过度......恳请皇上恕罪。”
皇帝长叹一口气,“哎,四星二十好几了才得了个孩儿,真是可惜了。哎,诸位务必好生照料四夫人,莫让她伤悲过度。”
“臣妇遵旨!”
“起驾,回宫。”皇帝转过身,脸就无情地挂了下来。无悲也无喜了。此刻,周家对他来说已是一座活坟墓,一眼也不值得多瞅了。
他有一个伟大的传奇要去谱写,已等不及地要开始了。
第二日,皇帝下诏要御驾亲征。
集结粮银,江湖剿匪,讨伐南烈和西齐。
虽然一帮老臣竭力反对,仍执意孤行。因为他要让那帮江湖杂碎见识到,何为“帝王之怒”,何为“天子雄威”。
数日之后,由周大将军一手练出的大夏雄师,在皇帝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开拔了。
向广袤无际的世界进军,开始了一场铁血的征服.......
第83章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自从意生身被皇帝杀掉,后果是令人疯癫的。
各种感知七零八碎,都错乱了。除了视觉褪色,声音失灵,嘴里也没了酸甜苦辣。吃啥都一个味儿,像烧焦的纸。
更重要的是,意生身没有了。飞不出去了。
千里眼也只剩下半里之远。
雪砚认为,一半的她已死去了。
还剩一半的她藕断丝连地苟活着。
但是,要说这事儿有多严重也不至于。一半活着也是活着。既说五蕴皆空,所谓的感知错乱也不过是流幻而已。
正常又如何,不正常又如何呢?
她现在有一种良好的牲口心态,能捞一天是一天。
好赖都往下活吧......无我地活着。
那一日皇帝走后,嫂子们一起来探望了她。见人没事,各自都松了一口气。娘们儿挨在一块儿哭了一场。
家门不幸啊,倒霉透了。想想往后的日子,就得虫豸一样在黑暗里爬行了。每一步都可能被人一脚踩死。
雪砚十分惭愧地落了泪。丧气地说:“我真没用……”
三嫂“嗨”了一声,不以为然道:“别把错儿全往自个儿身上揽。你又不是神!”
“咱家四代人荣享富贵,该有这一劫了……想开一点吧。”二嫂说。
失败是苦涩的。
妯娌们傻坐着,满屋子气氛像浸在黄连里。
但是,苦涩里有真情的幸福。这共患难的情份把妯娌关系变成了姐妹。对雪砚而言,也是人生的一场不可多得了。
哭过以后,大家很快振作精神,互相勉励着往下活。
再倒霉的日子也得过。
周家开始了一场低调的、玩命式的行善。把国公爷、老祖母的财物悉数变卖,统共近八十万两银,全都捐了。
一部分去地藏庙,剩下的在各地建“慈济堂”。
两个老的死得太可怜。
这样做功德,也是祈愿他们能享天福。另一方面,家里要把气运养起来,有个行善的基地总便利些。日后的救孤、义诊,施饭,赈灾,济贫……都走“慈济堂”了。
反对声是非常激烈的。
哥哥们不信邪,开始听说时都暴跳如雷地唱反调。大哥差点没把大嫂宰了,“爹头七还没过呢,家底就要被你败光了。混账娘们儿我看你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