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你们这边是有什么特殊处理方式还是怎么着?这羊怎么这么香?”陈睦嘴里塞满了,只能乌拉乌拉地说话。
  杨糕快要被她气死:“你要这么爱吃就再点一份,你老跟我抢肉干什么?”
  陈睦也是才发现他不会用筷子,正确的用法是让两根筷子像夹子一样把菜夹起来,杨糕的筷子是x型握着的。
  可怜他还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夹菜没有陈睦利索,只能干着急。
  “再点一份干嘛,不是你说两个人一起吃可以多吃几样的吗?再等等别的菜呗。”陈睦又夹了块土豆,“问你呢,你们这里的羊为什么没有膻味?”
  “因为羊好。”
  “哇,这个土豆也跟我们那儿的不一样!这个土豆好香——是因为品种不同吗?”
  “我哪知道,我又没去过你们那。”说到这儿杨糕想起来问了,“哎,你们杭州是不是也特别美啊。”
  “是啊,不然古代皇帝老来干嘛呢?”陈睦随意地抬抬筷子,“有机会来玩,我带你去西湖边转转,水肥的时候那湖面就像绸缎一样——逛西湖可不挑天气,晴天好看雨天更好看。”
  杨糕张口就来:“哦,就是欲把西湖比……”
  “打住打住。”陈睦赶紧讨饶,“不要动不动就念诗,我遭不住。”
  杨糕只得扁扁嘴偃旗息鼓:“你这人真没劲,你一点都不像江南水乡的女孩子。”
  因为陈睦暂且被土豆吸引注意力,他也终于吃上了肉:“哎,那你们那边是不是没有这么多的大山啊?”
  “山?山其实也有,但都是长大树的山,不是长草的山。尤其开高速的时候,大山一座接着一座。”
  “这样啊……”这有点颠覆杨糕对江南的印象,但他很快反应过来,“哦我知道了——‘环滁皆山也’嘛!”
  *
  这诗就非念不可吗?
  陈睦也不知道哪里戳到她的笑点,一下子乐得不行:“其实你真的挺有意思的,有种幽默而不自知的气质。”
  杨糕皱起眉头撇撇嘴:“感觉不像好话。”
  “怎么会呢,你这人就是太敏感了。”陈睦说完,赶在杨糕发飙之前抬手道,“你好,麻烦拿两瓶啤酒!”
  “好嘞!”随着热气腾腾的一声应和,两瓶啤酒就上了桌,顺带留下一枚起瓶器。
  杨糕赶忙捂住其中一瓶:“你干嘛,你一个人喝两瓶吗?”
  “那瓶给你点的。你不喝吗?这么好的下酒菜。”
  “我才不喝呢,这玩意难喝得要死。”‘
  “你不懂享受。”陈睦说着先把自己那瓶起了,“喝点吧,酒算我请的。”
  “一瓶啤酒我要你请?你要能把整顿饭都请了还差不多。”杨糕说着就要去把这瓶退了。
  但陈睦已经叫住他:“行行行,这顿我请,你陪我喝两杯。”
  *
  德令哈是戈壁滩上的一座小城,一条巴音河穿城而过,被视作德令哈的母亲河。
  诗人海子的一首《日记》,让这原本默默无闻的城市声名鹊起,诗中描绘的苍凉孤寂,吸引着众多游客造访。如今这座城市早已今非昔比,热闹
  的夜市闪着各色的霓虹灯光。
  陈睦和杨糕的宾馆是分开订的,但巧的是都在巴音河畔的一条街上,相距并不远。于是这家炕锅羊肉店也选在了附近的地方。
  也就是说,今晚吃完饭后是不用开车的。
  那不喝两杯就有点说不过去。
  杨糕第一杯几乎是闭着气灌下去的,喝完头倒是不晕,就是特别想喝口白水漱漱口。
  陈睦则是神清气爽地“哈”了一声,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喝了杯雪碧:“爽!人活着就图这一口!”
  “那你活得也太廉价了。”杨糕一边吐槽一边担心地留意着其他桌看他们的眼神,他可不希望自己也被当成一个游手好闲的酒鬼。
  陈睦才不在乎小屁孩的评价,继续愉快地给自己倒酒,仔细听好像还哼上小曲了。
  杨糕才注意到:“姐,你这就喝多了?怎么脸都有点红了?”
  “这有什么,喝酒就是为了多,不多我还喝什么酒啊。”陈睦好笑道,“放心吧,我自己有数,我的酒量就这一瓶啤酒,喝完我就打住。”
  “行吧……”杨糕将信将疑地应着,又给自己续了一杯。
  两人面对面吃饭本来就很适合聊天,更别说这还喝上了。
  杨糕其实也没多考虑,就是脱口而出了一个不太需要保密的问题:“所以你到底为什么一个人来旅游啊?”
  “这年头一个人旅游的不是很多吗?”
  “但是你也不像那种很喜欢自己待着的人啊,我觉得你朋友应该还挺多的。”杨糕继续吃菜,“而且大环线本来就不太适合一个人自驾,无人区啊,高反啊都难顶,实在不行你跟团也行啊,孤身自驾大西北还是挺少见的。”
  这个陈睦倒不刻意瞒:“因为朋友都有朋友的事,这几天他们忙着呢。”
  “那怎么不等他们几天?”
  “因为就想这几天出来。”陈睦说着又用啤酒配了一块酸萝卜,“而且以前的朋友,现在也不太想来往了。”
  杨糕真没看出她还有这样的一面:“你一次性跟所有朋友闹翻了吗?”
  “差不多吧。就是回不到过去了。”
  “包括那个徐来?”
  陈睦差点被啤酒呛着:“你还没把这名字忘了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