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回答在意料之中:“你进去看看吗,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了。”
  陈睦仰头看着天空叹了口气。
  *
  在自负和自闭之间左右横跳,片刻之前的欢乐已经一扫而空。
  陈睦颓然坐回车里,麻木地看着面前的方向盘。
  毫不夸张地说,她想大哭一场。
  印象中她以前没遇到过这么难的处境,她总是能够冷静判断什么时候能再快一点,是否还能再迟几秒松油门;她总能把其他赛车远远甩在后面,然后下车后故作谦逊地跟对手握手,心里暗嘲对方真是个废物。
  但现在她已经连只羊都找不到了。
  是全西北的羊都在躲着她走吗?她是想抱小羊又不是要吃小羊,她难道是什么很坏的人吗?
  为什么她不能在最擅长的赛道上继续走下去啊?一个人能在某方面展示远超常人的才能,而且还坚定地选择了在这条路上深耕,这是多么幸运、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凭什么剥夺她继续竞争的权力?
  如果终有一天要收回她的天赋,那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给她,为什么要在她挣扎过、努力过、奋斗过之后,在临门一脚的时候,突然让她前功尽弃?
  这太不公平了,太欺负人了,老天为什么这么戏弄她,难道她是什么很贱的人吗?
  身体也越来越不行了,以前绕着体育场一圈圈地跑都能跑上瘾,发汗也只觉得舒服,这才在山头上跑了一趟,就喘得跟拉风箱一样。
  陈睦是真不想在这儿哭,就仰头睁着眼睛干喘,可能是因为憋眼泪憋得太用力,头还疼了起来。
  她想按住自己的太阳穴忍耐,但连手指头都使不上力气,那些年对别人的轻蔑如潮水般报应回来,她甚至往自个儿额头上捶了一拳,痛骂:“废物!”
  眼泪终于再也忍不住了,伴着鼻涕哗啦啦地往下流,陈睦崩溃地到处找纸,才终于在后视镜里看到了路边那个醒目的巨石。
  上面写着——“橡皮山,青藏第一关,海拔3817米”。
  哦,原来是高反了啊。
  *
  陈睦躺在驾驶座上吸氧,又喝了瓶可乐补充体力。
  自己并不是体能废,只是高反了而已——这样的认知让她轻松了不少。
  但是赶紧恢复一下把车开下山去是正事。
  陈睦之前比赛时没少去高原地区,但是每次海拔刚升上去时都是先适应再活动,不会上来就这么疯跑。
  这次是临时起意偏离路线,事先没想到橡皮山会这么高,不过好在她准备充分,应对高反的措施倒是都做了。
  就这么躺着缓了一会儿,感觉状态差不多了,陈睦才把氧气放下,起身重新调整座椅。
  这个时候她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橡皮山门口公路上的游客车几乎都在往同一个方向行驶,她就觉得往这边开准能返回大环线上,再加上她急于趁着状态好下山,所以就随大流上了路。
  然后在行驶过程中,她才试图打开返回青海湖的地图。
  没有网,根本没有网。
  *
  陈睦确实下了离线地图,但这东西的用法是,在有网的时候选好路线,之后开车过程中哪怕路过没网的无人区,导航也可以一直持续。
  但它没法在没网的时候进行定位和规划路线。
  不过此时的陈睦依然不慌,因为外面横竖就一条路,大家都在往这个方向开,她还能跑丢了不成?
  直到头顶蓝色的公路牌开始显示“茶卡盐湖”的字样,她才反应过来不对劲。
  公路上不能停车或突然减速,她只能一脚油门下到路边去。
  这时候是下午4点,道路两边开阔无际,不见山体。
  海拔应该是已经降下来了,但这地貌分明也不再是草原,已经仅剩光秃秃的土地和那种低矮的球状植株。路两旁倒是零星有
  几棵算得上是树的,枝干冲天树叶整齐,陈睦怀疑这就是她在支付软件里种的那个梭梭树。
  这是到了戈壁滩了。
  外面烈日炎炎,但车内20度;沙石荒凉,但公路上热闹的车流又冲散了这种孤寂。
  陈睦停在路边思考——
  她以为橡皮山是环线之外的某个点,所以就想着既然偏离环线了,只要跟着车流开回去就好了,但现在看来好像不是这样。
  如果说她从青海湖开到橡皮山,再从橡皮山随大流走,目的地却是下一景点茶卡盐湖,那意思就是橡皮山其实就在环线上,它是一个处于青海湖和茶卡盐湖之间的景点,只是比较小众,通常不被提及而已。
  也就是说她如果想回青海湖,出了橡皮山之后应该往车流的相反方向开才对,但她现在顺着车流开,就离青海湖越来越远。
  现在她有两个选择——
  第一,继续开下去,放弃青海湖直接去茶卡盐湖,然后按原计划抵达德令哈,弊端是没法近距离欣赏青海湖的风景了。
  第二,现在逆车流返回青海湖,但这样要走两遍重复路线,多花费近两个小时时间。
  一丝丝纠结。
  陈睦是个不爱走回头路的人,她更喜欢横冲直撞不管不顾地向前,通常来说她肯定油门一踩就开走了。
  但是该说不说青海湖是真的很美啊!
  都知道她出来玩了,完事儿人家问她去哪了?她说去青海了。那一般人也不知道青海有啥,顶多问她青海湖去了没?她难道说她就远远地看了一眼?因为她走错道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