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谢云溪吃了一惊:“今上病倒了吗?什么时候的事?”
  “算起来有几天,如今朝中是太子在主持大局。朝廷与北凉和谈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书院的学子聚集在宫门口上书抗议割让北地十六州,群情激愤,今上一急之下就病倒了。”
  “割让北地十六州?也不知道这是谁想出来的?咱们北地尚有数州没有沦陷,怎么能轻易割让给北凉人呢?难怪民怨会这么大了!”
  谢云溪近来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春耕上,不知道外面的局势居然变成了这样。
  京都的皇帝病倒了!太子监国!书院的学子们抗议和谈!
  这些可不像是威远镖局的贺师傅他们能搞出来的动静!
  她知道袁博文让贺威等人跟随商队南下,就是要把和谈的事情搅得天下皆知,为他们的要做的举旗造反造势。
  但是贺威等人只是行走江湖的镖师,或许认识不少人,在民间掀起一些风波倒是能够做到,但是朝廷上他们绝对触及不到。
  第131章 虐待
  谢云溪没有接庄静的话。
  一来,她对朝廷的事情知道的不多。袁博文中举之后,她才开始了解这些。北地的政治环境又与京都又不一样。
  二来,他们都打算造反了。言多必失。这件事情还没有公开,她也不知道庄静届时会怎么抉择。
  庄静的背后还有一个岭南关家呢,那可是百年世家大族,族中子弟众多,在错综复杂的朝堂上都有一席之地。
  不过,庄静像是没有注意到这些。依旧有些愤慨。
  “袁大人他们还在收复沔州,朝廷却如此决断,实在草率了!”
  她的话提到了袁博文,谢云溪不好再回避了。她叹了一口气,轻描淡写:“是啊,北地还有那么多人呢!”
  庄静也跟着叹了口气。
  “不过,眼下是太子殿下监国,他素有贤名,想来一定会好好考虑和谈的事情。”
  谢云溪附和说了几句。
  其实,她对当朝的太子也不熟悉,只知道是已过世皇后的嫡长子,很早就立了储位。
  至于大顺与北凉和谈,现在已经在进行中了。她觉得太子能扭转的可能性不大。
  北凉毕竟占据了不少的地方,现在在南边的推进速度虽然慢了下来,但他们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到手的好处。
  庄静终于听出意思了。
  她先前的话是试探,关轩派过来的管事关许到现在还没有走,这几天岭南那边陆续有信送达。
  朝廷与北凉和谈的事情已经宣扬开了,连和谈的内容在南边都不是秘密了。
  原本南边民众以为北地十六州尽数沦陷了,不知道是哪方势力爆出了晋州守军不仅扛住了数月围困,更是反扑拿下郴州贺州等事。一时间群情激愤,不仅陆续有大臣上书不能割让北地十六州,更有京都一带学子聚集在宫门口抗议。今上一急之下病倒了,朝中事务全交给了太子处理。
  关正的死因也有人递了上去。
  朝局动荡,关家那边虽然透露的不多,但这里面肯定有他们的手笔。
  关许刚来到这里的时候,还催促让他们早做决断,现在不说了。
  由此可见,岭南关家也在观望中。
  以后的事态会怎么发展,她现在完全没底了。
  所以,才想着过来探一探袁府口风,看看他们有什么打算。结果谢云溪根本没接话茬。
  庄静不好再试探下去,又将话题转到农事上来。
  谢云溪陪着庄静等人说了一会话,回去后就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了沔州。
  袁博文的回信是伴随着沔州收复的消息一起到达的。
  信是谷雨带回来的。
  念荟和贺天凤在问谷雨话。谢云溪则在看信。
  沔州的收复虽有些波折,但晋州军的伤亡并不大。原商州军中长枪营主将程士杰投靠了他们,在沔州城里与晋州军里应外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至于朝廷上的事情,袁博文也知道了。他还知道已经有人把关正的事情捅到了太子那里。
  这件事情当然是岭南关家的手笔。
  先前关轩向他们透露朝廷要和谈的事情时,还说他也是两方和谈的重要内容,这里面挑拨的意味已经很明白了。
  岭南关家就是想把水搅浑。
  至于他们的意图是想给关正报仇,还是其他。这些并不重要了,他们已经决定了自己干,朝堂上的事情随便这些人折腾。
  谢云溪看过信后,收了起来。
  “老爷是不是还让你带了些东西回来?”
  正和念荟等人说话的谷雨连忙让人抬两个箱子进来。
  谢云溪愣了愣。
  袁博文在信中提及他已经去过了他们以前在沔州的宅子,并且把宅子里的一些东西让谷雨送了回来。
  但眼前的两个箱子不小,而他们在沔州的库房可没有那么多东西。
  不过,谢云溪并没有马上打开看看:“西峡山下来的人什么时候到达?”
  “约明日就能到了。”
  “这些人怎么安置,老爷交待了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