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姚青山心里感激,客气了一番,便把这边交给管事和袁府派过来帮忙的人。
  郴州城门口的班车早已出发了,府衙门口排队买票的人还是有很多。姚青山昨日夜里派出来的福贵依旧在队伍后面。
  姚青山让身边的小厮把福贵换下来:“你们不是从夜里就开始排吗?怎么还在这里?”
  福贵叫苦:“老爷,这不能怪我们,属实是买票的人太多了。这些人都是排了好几天的,我们来的有些晚了。”
  姚青山愣住了,抬眼看了一会后,果然发现队伍里的人大多数都是昨日见过的。
  他一时无语。但班车实在诱人。
  “好了,你们继续排吧,买到了票赶紧回来。”
  丢下几两碎银子,姚青山离开了。
  梧桐巷姚记的两间铺子依旧关着门,这里原是郴州城最热闹的地方,如今萧条了许多。
  不过,走到巷子口时,人突然多了起来。
  姚青山停下脚步,看向旁边的两家铺子。
  谢记粮行,谢记布庄。
  这应该是一家开的。东家姓谢吗?
  姚青山在脑海里过了一遍,郴州城姓谢的人不少,但开粮行和布庄的并没有。
  新开的铺子,生意居然这么好!
  姚青山走进了谢记粮行。里面人头攒动,墙上挂着今日售卖的米粮种类和价格,粟米黍米米糠大豆等都有,价格也不算高。
  姚青山又看向旁边的米粮,愣了愣,弯下腰身后,明白了这家米粮铺子为何生意这么火爆了。
  米粮的品质好!
  不管是粟米还是黍米,竟然都颗粒饱满,一点杂质都没有!颜色也很好!米香浓郁!
  米糠也干干净净,米多糠少,份量实在!这很难得,米糠便宜,制作起来也简单,石碾子碾过,怎么都少不了杂质。一般是穷苦人家才吃。
  有些商家为了多赚钱,还会将石碾子碾过的好粮收起来,再加些杂碎进去。这种米粮原本就只能保障裹腹,品质好不好,口感如何,并没有多少人在意。
  姚青山暗暗点头。东家实在,童叟无欺,难怪生意火爆了。
  有人从旁边过去,姚青山被她抱着的一个东西吸引了,不由得也跟了过去。
  那妇人把东西放在柜台上:“掌柜的呢?袁掌柜在不在?”
  柜台里的伙计笑着回话:“掌柜的今日不在,您有何事?”
  妇人把面前的东西往前推了推:“这是在你们谢记买的过滤壶,过滤芯我们用完了,这里有卖吗?”
  伙计摇头:“您这是在晋州买的吧?对不住,郴州这边的谢记并没有过滤壶和过滤芯卖。”
  “晋州和郴州的谢记不都是一家吗?”
  伙计依旧笑着:“我们是一家没错,只不过郴州这边暂时只卖米粮和菜。”
  姚青山跟着旁边,实在好奇,忍不住问:“这过滤壶是做什么的?”
  妇人看了他一眼:“这是过滤水的。不管是河的水,还是井里的水,都不干净,都不能直接喝。用过滤壶可以过滤掉水里面不干净的东西。”
  “这说法倒是新颖!我们一直都在井里打水喝,也没见谁出事!你这个东西,是糊弄人的吧?”旁边有人说道。
  妇人反驳:“你没见过,那是你见识少!这过滤壶是袁大人从海外带过来的!当初北凉人往泗水河里投毒,我们晋州就是靠着这过滤壶安然渡过了那段时间!”
  晋州?袁大人?
  姚青山心里一动:“你这过滤壶能让我看看吗?”
  妇人毫不客气拒绝,抱着过滤壶离开了。
  姚青山看着妇人远去的背影,心里的好奇依旧没散,又问伙计:“刚才那过滤壶真能过滤掉水里的杂质吗?北凉人往泗水河里投毒,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儿?”
  “千真万确!只要您用过过滤壶就会明白。平日里,我们从河里井里挑的水看起来干净,其实并不是,里面有许多看不见东西。不过,只要烧开了饮用,也不要紧。”
  “不知道您有没有留意?无论看起来多干净的水,只要烧过后,底下都会留下一层水垢。但是用过滤壶过滤后的水就没有这种情况,而且,用过滤壶过滤出来的水口感也更好一些。”
  姚青山点头。河里的水不干净,他老早就知道了。肉眼看不见,并不代表了水里没东西。
  “至于北凉人往泗水河投毒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晋州被围的那段时间里。您到晋州随便找个人打听就知道了。”
  姚青山又问:“这过滤壶真的是袁大人从海外带过来的吗?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了吗?”
  伙计笑着摇头。
  姚青山又问了几个问题,伙计如实回答了。有人要买米粮,伙计这才走开。
  姚青山从谢记粮行出来,又进了旁边的谢记布庄。里面也很热闹。他跟着人流走了几步,就听到好几个人在询问,还有没有棉衣卖?周围的人也都在念叨棉布棉衣。
  姚青山心里奇怪,他名下的姚记就有布庄,什么布帛都卖过,就没有听说过棉布棉衣这两个词。
  有买到的人从旁边过去了,赞誉之语不绝于耳。
  姚青山更好奇了,走到棉布棉衣的分区,眼睛就直了。
  布好不好,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