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北凉人有动静吗?”袁淼问。
谢云溪摇头,自上次偷袭之后,围城的北凉大军往后退了数里,但仍时不时靠近骚扰。不过晋州守军有望远镜在手,那边一动,这边什么都知道了。
打有准备的仗,自然从容不迫。袁博文已经把这些来回当成了磨砺士兵的机会。
“晋州城里情况还好吧?水够用吗?”
袁淼担心只一台过滤器无法支撑晋州全城的用水。
说到这个,谢云溪就笑了:“够用,你上次传过来的过滤壶,我们现在摆在米粮店在卖了。”
有了大型过滤器,每天发放的水已经能基本满足晋州全城的用水了。一千过滤壶,给府衙和军中送了些,剩下的她还以为会浪费,考虑再三了,决定放到米粮店售卖,有人问就介绍,想要就卖。
没想到销售还不错。只这两天,就卖了大半。连袁归都在说,好多人过来询问,根本就不愁卖。
购买的都是城内有钱有势的大户。
过滤的水更好,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烧开之后没有水垢。
袁淼愣住了,没想到这也能卖。不过转念一想,父母那边的人们以往用水,都是直接从河里或井里取用,且不说安全与否,只干净这块就肯定没有现代的自来水好,更别说她先前购买的纯净水和过滤的水了。
“那……你们怎么卖的?多少钱一个?”
谢云溪笑着回答:“一两银子一个。”
定价是她跟袁博文一起商量的,现在晋州城里每日发放的水能满足个人基本需求,一般人家完全没问题,但有钱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更追求生活的质量,所以过滤壶的定价就是为了他们量身定的。
袁淼呆了,因为要的量大,这些过滤壶她买到手也就六七十元一个,还包括了过滤芯在内。现在父母转手就卖一两银子一个!
那边的一两的银子差不多就是这边的二千元左右!
这价差!
“呃……那还要吗?”袁淼问。
谢云溪点头:“要!”
有钱人的钱为什么不赚?他们不缺钱,可有人缺。再说了,还可以给老百姓们灌输安全卫生用水的观念。
这里的人们从前根本就这个观念,直接喝生水的比比皆是,讲究一些的会烧开了饮用,井水溪水倒还好,河里的水人畜共用,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生病。
现在有纯净水和过滤水做对比了,口感不一样,肉眼可见烧开之后,纯净水和过滤水连水垢都没有。
很多人已经发现了这点,城里已经在传发放的水更好,大户人家排队领水相当积极。
“要多少?”
谢云溪想了想:“你再买五百。”
一两银子一个的过滤壶,稍微有钱的都买的起。
袁淼记下了:“还要其他吗?”
“水果和蔬菜……”
谢云溪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水果和蔬菜。这里的蔬菜水果品种并不多,北地这边更是贫瘠。以前的寒冬腊月,蔬菜水果在这边都算是奢侈品,一般人家吃不起。
所以,他们也没将售卖价压得过低,基本跟以前的差不多。
可即便是这样,对于他们来说,那也能赚不少钱。
现在谢记粮行每天的销售至少上百两银子,门店已经扩张到四家了。
第64章 好友
袁淼记下来后,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妈,你们那边天气怎么样?”
谢云溪往外面看了一眼:“今天上午开始下雪了,怎么了?”
入了寒冬,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发艰难。
“你知道盆栽蔬菜吗?”袁淼兴奋说,“小白菜、香菜、菠菜、生菜都可以盆栽,这几样蔬菜耐寒,生长的速度也不慢……”
晋州全城的百姓,有钱的毕竟是小部分,即便是他们将售卖的蔬菜价格压得再低,也有很多人买不起。只看米粮店的销售就知道,购买米糠的人比购买粟米黍米的人多得去了了。
连粟米黍米都买不起的人家,怎么可能购买价格不菲的蔬菜?
长期不吃绿色蔬菜,营养肯定跟不上,这样的身体素质想要在战争中活下来太难了。
谢云溪的眼睛也亮起来了。
她怎么没想到这些?
北地的蔬菜匮乏,现代的不啊,不仅品种繁多,种植的方法也多种多样,除了常规的种植方法外,还有盆栽、水栽、大棚种植等多种方法。
现如今晋州城外去不了,城内也有土地,只不过面积较小而已。这里的人们依旧延续着传统种植方式,逢寒冬腊月,土地几乎荒废了,仅有少量的萝卜白菜等种植。
不知道是品种缘故,还是种植培育的方法不同,这几样蔬菜产量并不高。
他们完全可以把现代的蔬菜水果引进到这边来。
种子不用担心,现代到处都有卖,种植培育的方法也不用担心,这些知识的获取在现代太便捷了。
“好!你找人问问,哪些蔬菜耐寒耐冻?生长周期较短,我们在这边试一试。”
“嗯!”袁淼决定明天就去集市看看。
等到袁博文回来,谢云溪便把母女俩讨论的话题告诉了他。
袁博文也觉得很好。在这边推广蔬菜等种植,不仅可以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还可以给他们找点事儿做,也许还能因此让他们多一条生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