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耿文华眼不见心不烦,将名单给合上,交给了知春:“给塔纳送去,她若是想去见见,趁着这会儿在京城,赶紧去见一见,若是有喜欢的,就先指婚,等过两年成亲。”
顿了顿,到底是怕亲闺女受委屈,又说道:“成亲也并不可怕,她自己有公主府,若是不愿意和婆家多接触,就住在公主府,若是日子过的不开心,有她汗阿玛在呢,和离也是小事儿。”
知春悄默默看胤禛神色,见皇上并不觉得娘娘说的不妥当,就忙接过来了名单,急匆匆往公主所送过去。
耿文华又说起来宫里的事儿:“顾氏接了自己娘家侄女儿进宫,那孩子有六岁了,聪明可爱,顾氏带来给我看了,我瞧着也喜欢的很,顾氏的意思是想让她宫里住半个月,再回家住几天。”
孩子到底是有亲生的父母,不好让孩子和父母太疏远。
顿了顿,耿文华说道:“回头等这孩子长大了,要嫁人,皇上不如封赏个爵位?”
胤禛笑道:“好,她陪着顾氏在宫里,也算是尽孝心了,回头朕就给个爵位。”
这会儿给更合适,因为给了爵位,就能表示是晚辈了,也不用担心长大了会在宫里传出来什么流言蜚语了。胤禛示意了一下苏培盛,苏培盛就将这事儿给记住了。
陆氏那边也是接了个娘家侄女儿进宫,不过,她接的这个是没有了父母的,父母双亡,往日里是跟着她大嫂在家过活儿。本来她挑选孩子进宫陪伴,这是个荣耀,就好像耿文华刚才提议的,那到最后必然是有些赏赐的,就算不敢奢求一个册封,那至少陆氏手里的东西也会留给孩子。
再者,在宫里长大,不说别的了,那规矩礼仪,在外面谁敢挑拣?日后嫁了人,她在这方面,就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了。
又是宫里长大的,就算是不能和阿哥们有什么感情,那宫里娘娘们会不护着呢?赏赐个金簪手镯之类的,出了宫遇上事儿了,这些东西也能救命用。
所以除了不能在父母跟前之外,进宫是利大于弊的——当然,也是因为耿文华在外面还有个菩萨的名声。耿文华要是个善妒不容人,性情暴虐的,谁敢将孩子送进宫来?
但她那大嫂,就有些转不过这弯儿,总觉得陆氏在宫里不得宠,没有个子女,叫孩子进宫也是陪着坐冷板凳,所以就不愿意将这事儿给自家女儿留着。
于是才落在这孤女头上。
胤禛一视同仁,不等耿文华说完就点头:“也给个封号,既然是在宫里长大的,总不好什么也落不着,让陆氏好好养着,回头这婚事,也她们自己看着办。”
这意思就是不抚蒙。
不抚蒙,这才是最大的恩典。
耿文华就忍不住笑:“皇上这几年少有将公主嫁给蒙古了。”
“有别的路子,何必非得和亲呢?”胤禛说道,他虽然不喜欢打猎,但是每年也往蒙古那边送不少火器营那边快被灰尘给盖住的火器。
有这样的东西在,蒙古岂敢有什么二心?
再者,不管是羊毛还是牛皮,或者羊奶牛奶,蒙古还要仰仗大清。人嘛,只要快活不下去的时候才想着拼命,都有好日子过,能吃饱穿暖,还能有钱喝酒玩耍,谁喜欢打仗呢?
所以这几年,对蒙古那边,胤禛也是略改变了些策略的。
宫里也已经有两三年,没有再收养过宗室格格了。
两个人正说着话,外面
小丫鬟就急匆匆的来了:“钮祜禄答应生了病,想请娘娘过去见一面。”
耿文华就有些吃惊:“前几天不还好好的吗?是生了什么重病?”
按照固定思维,必然是病得快要死了,这才想要见一见故人。
耿文华话问出口,小丫鬟就有些无措了:“说是受寒,有些着凉了。”
耿文华就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摆手:“既然不是什么重病,你就回去说一声,本宫这里正忙着,抽不开身,让她好好养着,回头病好了,我再去看她。”
又叫了知春:“我记得库房里有柴胡?拿一些给钮祜禄氏送过去。”
小丫鬟带着一把药材回去,钮祜禄氏瞧着有些发热,双颊通红,看见小丫鬟是自己一个人回来的,脸上就有些遮掩不住的失望:“娘娘不愿意来探望我?”
小丫鬟就点头:“奴婢去的时候,皇上正和娘娘说话,娘娘要陪伴皇上,自然是没空来的。不过小主您别担心,娘娘说了,等您病好了,她就来探望您。”
钮祜禄氏张张嘴:“她是怕我过了病气给她?”
这可说不准,小丫鬟没敢应声,钮祜禄氏就开始落泪:“我还以为我们多年交情,她能看在我生病的份儿上,和我说说话呢,没想到,她倒是将我当瘟疫了。”
小丫鬟更不敢吭声了,钮祜禄氏本就有些鼻塞,这一哭,更是喘不过气来。
她现在可不是熹妃了,身边大丫鬟尽心尽力,她这身边就两个小丫鬟,那都是属算盘的,不拨不动,哭半天,没人搭理,还是自己喊道:“还不快些给我拿了帕子来,要温热的。”
她要不说清楚,那小丫鬟拿来的就是干的。
湿热的帕子捂在鼻子上,没一会儿,就觉得有鼻涕要下来,忙捏着鼻子使劲擤一下,又带了几分厌恶的将帕子丢掉:“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