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胤禛低头看耿文华:“你那纺织厂,可要做一些棉被棉服试试?”
  耿文华叹气:“做不是
  问题,但皇上也知道,军中所需,也并非是我们做出来做不出来的事情,而是军中采买看不看得上的问题。我们用上好的棉花,上好的棉布,那军中能买得起吗?”
  胤禛一时之间并未说什么,但大约是和耿文华说到了这事儿,胤禛第二天就忍不住留下了户部和兵部两位尚书,问起来这军需的问题。
  单单问,是问不出来什么的。
  所以没过几天,弘昼从山西回来,胤禛就一摆手,又将人给打发出了京城,命他往边疆去了。
  耿文华是不太操心的,胤禛儿子少,对每个都十分珍惜,再者,弘昼又不是上战场去了,他就是到各处走一走,看看各处的棉被棉衣,询问一下价钱之类的,能有什么危险?
  她将顾答应和陆答应给安置好,纺织厂那边就开始热热闹闹的培训活动了,耿文华虽说已经将纺织厂的事儿,大部分都交给了塔纳,但她也并不是什么都不过问的。
  趁着这机会,又找了怡亲王来:“你们军营中,可有那种出身不算很好……但自己又比较争气的士兵?”
  怡亲王有些反应不过来:“娘娘的意思是……”
  “我想举办个相亲会。”耿文华直接说到,纺织厂那边大多是女工,加上纺织村,现在大概有人口两千多,别看这个数字不算大,但在大清这都能算一个上上村了。
  这两千多人里面,又有一千是女工。
  除了逃离家庭的,还有寡妇,还有宫里年龄大的被放出来的,这一部分加起来,又有三四百。
  这么多人,总不能大家都不成亲吧?就算有一些确实是看遍了婚姻冷暖,不愿意成亲,但三四百里面也有一两百还是愿意成亲的。
  耿文华难道还要拿了名册来,一个个的给她们指婚吗?
  所以她就想到了这个相亲,要问这世上,哪儿没成亲的男人最多,那肯定就是军营了啊。
  她掰着手指给出几个条件:“身体康健,相貌端正,家世不用太出众……否则家里不一定愿意儿媳出来做女工,我让她们相亲成亲是为了夫妻和睦繁衍子嗣,可不是为了让她们辞工回去伺候公婆的,本人要有出息,不能赌不能嫖。”
  怡亲王沉吟片刻:“这条件倒是不难找,不过,需得多少人?”
  耿文华暂且给了个数字:“暂且五十个吧,这五十个若是成了,日后再说第二次,若是成亲后日子过得不错,那自然也就有第三次第四次了。”
  怡亲王顿时笑起来:“那这相亲的地点和时间……”
  “眼看快三月,就定在三月初五。”三月三是上巳节,有些人家是要过清明的,就不好选在这时候,但踏青春游,也就是三月里,所以选初五就行。
  至于地点,耿文华沉吟了一下问道:“十三弟可有什么好地方推荐?”
  怡亲王也沉思了起来,过了片刻说道:“不如选在法华寺?那边有一片后山,山上之后青草,亭子,流水,并没有其他遮挡物。”
  毕竟是相亲,要是有树林之类的,怕到时候闹出来什么不好的事儿了。
  就算他从军中挑选的人,人品都还算过得去,但谁都有打眼的时候对不对?万一就有人隐藏的很深呢?对男人来说,出一次事儿,顶多是被革职没了前程,但对女人来说,那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
  耿文华点头笑道:“可行,既如此,也需得制定些相亲的流程,总不能大家伙儿去了,就是你看我我看你,设置些小游戏,男人能玩儿的,女人能玩儿的,既能展现男人的能力,也能展现女子的长处。”
  相亲嘛,男的看上女的,女的也要能看上男的才行。
  怡亲王就笑道:“不如娘娘将这事儿交给兆佳氏?”
  兆佳氏是十三福晋。
  耿文华就是打着这主意呢,立马点头应了:“好,回头你和十三弟妹说一声,让她有什么想法,只管进宫来找我。”
  两个人很快就定下了这事儿,头一批只五十个人。所以纺织厂那边也需要报名挑选,这个事儿交给塔纳是不太合适的,她虽然聪明,但毕竟没开窍,挑选夫婿这种事情,她再说的头头是道,也是照本宣科,过日子要总照本宣科,那是没法子过的。
  所以这事儿照样是拜托给十三福晋,谁愿意去,需得报名,然后十三福晋来挑选,先从年龄上挑选,年纪大些的,比较着急的,放在头一批。
  这一批里面,也是有几个寡妇的。
  朝廷并不禁止寡妇再嫁,但康熙时候,有许多当地上折子给自己管辖地的妇人申请贞节牌坊,康熙也当真是批准了几个,所以在民间,其实是倾向于寡妇守节的。
  但到了胤禛这会儿,有耿文华横插一手,十个请封贞洁牌坊的,有八个能被耿文华拦住。再者,天下谁不知道纺织厂是耿文华的产业地盘呢?
  耿文华只要让这些寡妇露头,让她们相亲,百姓也就知道这什么意思了。
  所以,这名单是必得要有几个寡妇的名字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